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六一章 新规(跪求鲜花、收藏、打赏)

    中校手里的盒子炮不断开火,眨眼之间又被他打死了两个小鬼子:“会用手枪吗?”

    “报告长官,会!”

    “拿着……”中校说着将一支毛瑟二十响塞到这个士兵的手中,接着又塞给他两个弹夹:“用这个解决小鬼子,别傻傻的和小鬼子拼刺刀,小鬼子的拼刺技术可是在东北拿活人练出来的……”

    “是,长官……”听中校说到东北,这名士兵眼中露出仇恨的眼神。(*0小-}说-+网)

    中校虽然分了一把手枪给年轻的士兵,但是他手里的枪却没有少,原来的枪套里还有一把m1911。

    “能用枪的尽量用枪,别和小鬼子拼刺刀……”中校一边开枪一边大吼道。

    年轻士兵一手抓着铁铲一手拿着手枪,“啪啪”两枪打掉了一个小鬼子,又一名小鬼子端着步枪大喝一声向他刺来,他连移动枪口的时间也没有,左手铁铲抡起,“砰”的一声砸开了小鬼子的步枪,毛瑟步枪进而对准小鬼子的脑袋“呯呯呯”三枪,将小鬼子的脑袋打开了花。

    在中校的提醒下,守军纷纷拿起了别在腰间的手枪,阵地上手枪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这名中校的呢子军装和他的喊声在战场上实在太吸引仇恨了,很快便有数个小鬼子如嗅到腐肉气息的苍蝇一般围了上来。

    中校和新任警卫员手下毫不容情,三支手枪形成一道密集的火网,转眼之间便解决了这几个小鬼子。

    然而更多的小鬼子却乘隙冲了上来,“呯呯”数枪之后,三支手枪弹药相继告罄。

    “长官小心……”年轻的士兵扑倒了中校,嘴里大叫着抡起手中铁铲将刺来的小鬼子步枪格开,随即数个小鬼子手中的步枪如同缝纫机针头一般急速刺下,中校和年轻的士兵在地上一连滚了好几圈,锋利的刺刀几乎贴着他们的脸庞刺下……

    虽然避开了小鬼子的一轮急刺,但是他们的处境仍危在旦夕,此时他们手中枪依然没有完成上弹,而小鬼子已经狞笑着恶狠狠的追了上来!

    就在两人以为即将殉国之际,耳边突然专来汤姆森冲锋枪特有的“哒哒”声,围攻他们的几个小鬼子胸口喷涌着鲜血接连倒毙在他们身边,那飞溅的鲜血浇了他们一脸。

    一个上校军官一手提着枪管尤冒青烟的汤姆森冲锋枪,一手拉起了中校了,关切的道:“参座,您没事吧!”

    “没事!”中校抹掉了脸上的血渍,道:“如果不是这个小兵蛋子,我可真要光荣了!”

    年轻的士兵有些腼腆的挠了挠自已的脑袋:“刚才长官才把我从小鬼子枪下救下来……”

    “你小子啊原来是不愿意欠人情啊……”中校笑着拍了拍新任警卫员的脑袋,扭头对旁边的上校说道:“不过这次我们都要欠你李西开一命!”

    上校原来是教导总队第三团团长李西开,而中校却是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

    李西开拉着廖耀湘进了战壕:“刚才警卫员跟我们参座您上来跟小鬼子拼刺刀了,可怕我这小心脏吓的够呛,参座,要是您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总座和旅座交待啊?您还是到指挥部去吧,您放心,有我李西开在,小鬼子别想占领咱们的阵地!”

    “这我相信,不过你别管我了,去组织部队,一定要把小鬼子打下去……”廖耀湘道。

    “参座……”

    “快去吧,小鬼子杀我的子弹还没生产出来呢!”

    “这……是……”李西开无奈的道,他知道这位参座向来说一不二,临走前他将自己的汤姆森冲锋枪和几个三十发弹匣一股脑塞给了廖耀湘。

    廖耀湘和他的警卫员给手枪换上满满的弹匣后,端起汤姆森冲锋枪“哒哒”打个不停,转眼间又有两个小鬼子倒在了他的面前!

    “这枪还真是不错……”廖耀湘一边嘀咕着一边熟练的换了一个新的弹匣。

    小鬼子在教导总队的阵地上呆了不到半小时便被成功击退,离去之前,留下了数以百计的战友的尸骸!

    守军轻重机枪追着小鬼子的屁股一通猛揍,直到把小鬼子撵到了千米之外,这才停了火,一面打扫战场一面加固阵地,他们都很清楚小鬼子只是暂时的撤退,不会留太多时间给他们的,他们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加固阵地,阵地越牢固,他们活着走下阵地的机会就越大!

    小鬼子靠着人海战术突上了紫金山阵地,但是他们想用同样的办法攻进雨花台阵地却是痴心妄想了!

    暂一师除了狙击手外,清一色的自动、半自动武器,火力密度十倍于敌,雨花台各阵地到处都是无尽的杀戮场。小鬼子甚至冲不进冲锋枪射程——两百米,凡是跃过两百米这条红线舍死无它!

    撕裂者通用机枪这款元首的骨锯从来不辜负他的使用者,自然也不会放过他的对手!泼水一般的密集弹雨成为了战场上绝对的主角。防御作战时该枪使用三角架、重型枪管和三百发弹链,理论射速一千两百发每分钟,既每秒钟二十发子弹,如此密集的火力下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抵挡,实际射速当然不会这么高,否则枪管很快就会报废了,但即便是点射,一个合格的机枪手依然能够打出约六百发每分钟的战斗射速,只要机枪手扣下扳机,他前面的一切敌人就会消失!

    这天的战斗中,暂一师的一名通用机枪手在战斗中打出了一万五千多发子弹,打废了三根备用枪管,据说倒在他面前的小鬼子超过了一千人,甚至有人说超过了三千人!这名上等兵战后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勋章的普通士兵!只是这个士兵此后却再也没有机会踏上战场,不是因为他负伤或阵亡了,而是殷勇得知他的事情后将他送到了后方的军事学校当老师去了,这样的人就是一面旗帜,如果牺牲在前线,对士气的打击将十分沉重,而且这些英雄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战使命,他们应该带着荣耀回到后方,好好享受后半生,在后方用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教授新兵,为华夏培养更多的人材,更好的打击敌人!

    不只是这些士兵,殷勇还规定了每个兵种杀敌数字,一旦达到标准后就将从前线调离,回到后方去。比如步枪手,杀敌数字是二十人、狙击手四十人……因为华夏坦克和飞机性能远超小鬼子坦克,因而坦克、战斗机飞行员需要击毁二十辆敌军坦克或二十架敌机才能离开前线,轰炸机、攻击机飞行员完成三十次作战任务后无论毁伤多少敌人,一律离开前线,离开前线后他们可以选择退役,也可以留在后方的军事学校、新兵训练营继续为华夏的国防建设添砖加瓦(当然了,如果这些人被提拨成为了军官或者高级士官,依然要按照第七战区兵役法规定的各级军官和高级士官服役年限留在部队服役,不过这个服役地既包括一线部队,也包括军校、新兵训练营等后方基地)。

    对于华夏其他势力的部队来说,殷勇的做法是很难理解的,因为这些人可是军队的骨干力量,有他们在前线,部队的战斗力将会获得极大的提升,现在却让他们到后当老师?对不起,华夏其他势力根本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的步兵都是在连队里一边战斗一边训练的,至于技术兵种,那也有专门的学校和老师,轮不到这些士兵去和别人抢饭碗……

    尽管置疑声不断,但是殷勇却坚定的执行着这一规定,都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就算第四十一集团军的装备再先进、这些精锐官兵技战术能力再强,上了战场会不会活着回来仍然是未知之数,这些英雄为华夏做的已经够多了,他们完成了使命,没有任何人能够要求他们做更多的了,如果继续留在战场,万一他们牺牲了,殷勇觉得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这个国家都亏欠了他们太多太多,而这些亏欠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补偿的!此外,抗战是全体华夏民族的事情,所有人都应该为这场战争出自已的一份力,他们早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已的工作,剩下的战斗应该留给其他人,而他们应该带着荣耀回去陪伴家人!

    殷勇的做法虽然国民政府和其他军阀势力难以理解,却让他在广大普通士兵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和爱戴,即使其他势力的普通士兵在见识到第四十一集团军的武器、待遇和这个充满人性化的规定后也对第四十一集团军心生向往。

    PS:感谢书友《**》、《梦里水乡》月票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