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晴朗的天空忽然卷起了重云,那些乌色云层好似直压在人的头顶。伴着隆隆雷声,一道闪电劈开天幕,天空像裂了道口子,瓢泼大雨倾泄而下。

    南苑三面环水,地势颇低,很快水面上横架起来的石桥就被雨水漫过。潮气直卷入屋中,豆大的雨点拍击在窗棂上头,光华才睡着不久就被惊醒了。

    她害怕雷声,小时候她住在坤和宫,与苏皇后挤在同一个帐子里,每逢打雷下雨,就缩在苏皇后怀中,有了母亲的抚慰心里也就不那么怕了。后来她大了些,赵誉叫人建了座精巧的小楼给她,赐名琼霄。她身边总是有许多人,关心她服侍她,众星拱月也不过是如此。此番她被赵誉遣出宫来,身边熟悉的只有一个张嬷嬷,这几日张嬷嬷身上不大好,告病歇在后殿,她屋里值夜的是个同龄的小宫女,光华不想在她跟前露出怯弱的一面,没有喊醒她,而是自己蜷缩在帐里,掩住耳朵不听那可怖的雷声。

    光华不能自抑地流着眼泪。恐惧不安,弱小无助,此刻她根本不是往日在宫里骄纵高贵的公主,只是个寻常的,胆子非常小的小姑娘。

    她不由想到自己的现状是因谁而造成的。身边熟悉的宫女都被赵誉换走了,闷的时候连个陪她说话的人都没有。南苑虽是风景好,可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幽静偏僻,她想请长宁等人来陪伴都难,一个人在这里头游玩又有什么意思?

    她自打出生这十三年来过得都非常顺遂,虽然母亲后来病情越来越坏,但对她的关怀并不少,她从来不知孤独沮丧是什么滋味。可如今,在母亲逝去后,那么多苦的咸的涩的酸的味道她都尝到了。

    正如她身边的那些旧宫人所言,父亲是在遇到那个妖女之后,才变得再也不是她从前的父亲了。

    长夜暴雨不止,这一夜光华都没有入睡。

    伴着隆隆雷声,黄德飞指挥两个小黄门从紫宸宫稍间地上抬走了没了呼吸的岳凌。

    赵誉肩头披着寝衣,在祥福宫内殿沉默地坐了许久。福姐儿出去后再未归来,地上还静静地躺着那只破碎的香囊。隔壁婴孩的哭泣声已被雨声雷声全然掩住了,再也听不真切。

    赵誉也不知自己到底坐了多久。他离开的时候,没有叫人惊动福姐儿。两人就在这样的沉默里心照不宣的疏远开了。

    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赵誉在用膳的时候看到福姐儿喜欢吃的菜也仍然会叫人赏给她,祥福宫的赏赐即便再这样的敏感时期也未曾断过。他有时在宫里漫无目的地散步,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祥福宫前。宫门紧闭,福姐儿已经一个多月不曾出宫走动游玩,也未曾放任何人进去说闲话,包括他。

    宫中有宴之时,福姐儿也会出席。巧笑倩兮,做好身为最高位份的妃嫔当做的事——她是宫宴上最完美的一道摆设,率众妃给他敬酒,贺太后福寿绵长,说该说的场面话,一点儿也叫人瞧不出端倪。

    只是赵誉未曾再驾幸过祥福宫,敬事房捧了绿头牌去的时候,赵誉偶然翻过别人的牌子。

    他在和她怄气,她为了其他的男人与他这样疏淡,他凭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法子气她?

    于是约两个月后,一直在宫中没什么存在感的周常在被晋为贵人。

    这件事在宫里翻起了不小的水花。福姐儿一人独领风骚的日子就在周贵人的册封礼上结束了。郑玉屏与周贵人走动得越发亲密。

    赵誉和福姐儿之间变得奇怪,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到,只是没人知道是为什么。知道内情的人,比如岳凌,都已经再也无法开口说话了。

    随着岳凌的死,赵誉给顾淮生赐婚的事不了了之。没多久顾淮生就被赵誉下放到了杞县去做县丞。福姐儿知道这一消息,还是来送赏的黄兴宝和曼瑶说话时偶然提及的,她没什么反应,认真地端详着华阳熟睡的小脸,一如往常。

    意外发生在第三个月的夜里,福姐儿将孩子递给乳娘的瞬间,突然头昏目眩晕厥了。

    祥福宫沉寂了三个月之久,终于在这晚闹出了动静。曼瑶连夜叫人请太医,太医来没多久,就又有人知会了赵誉。

    那时赵誉正在挑灯批阅奏疏,外头黄德飞神色古怪地走了进来,立在桌前地上,压低声音喊他:“皇上!”

    黄德飞脸色的喜色抑制不住,拱手禀道:“皇上大喜!”

    赵誉蹙了眉头,这些日子烦也烦死了,哪来的什么喜。

    黄德飞道:“皇上,适才祥福宫传了太医,顾大人还在那儿,悄声叫跟随的徒儿过来给皇上报信儿,贵妃娘娘有身孕了!”

    赵誉蹙了眉头,三个月没人在他面前提及这个人了。

    他嘴唇翕动,却没发出任何声音。

    黄德飞道:“皇上,顾大人说,娘娘身孕已有三个来月,但可能没留意到身子有异,这些日子养得不大好,有些体虚。”

    赵誉面沉如水,仍保持着适才的姿势。只是黄德飞对他太了解了,皇上几次抿唇吞咽,是关切是紧张是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黄德飞心中暗笑,面色却郑重:“贵妃娘娘才诞下华阳公主不久,身子一直不比从前,如今又有身孕,顾大人的意思,恐怕娘娘吃不消。这些日子娘娘茶饭不思,与腹中龙胎全无益处,皇上要不劝劝?不为旁的,瞧在未出生的小皇子份儿上……”

    赵誉嘴角几步可察地翘了翘,继而板着脸道:“你又不是太医,少跟朕在这儿装明白人!”

    黄德飞一叠声应道:“是是是,奴才多嘴。”

    挑眼又朝赵誉试探:“皇上您瞧,祥福宫那边是不是……?”

    赵誉叹了一声:“罢了。”从案后站起身来,道,“摆驾祥福宫!太后那边,明儿一早去报个信儿吧!”

    赵誉在祥福宫外遇上了看诊出来的顾太医,赵誉问了几句。顾太医见黄德飞在后给他打眼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宫里头这些日子都在传,不知琰贵妃如何失了圣心,虽然份例比以前半点不少,可皇上可再没召幸过。

    顾太医沉声道:“娘娘底子本是好的,只是生产伤身,一直还未养好,加之这些日子忧思太过,情绪不高,实对胎儿不利。”

    他也不多说,躬身禀道:“微臣这就去调几副安身清心的药来。”

    赵誉点点头,准他告退,下了轿辇正欲朝内走。里头已经得了消息,宫人思敏怯怯地迎出来道:“皇上,娘娘适才晕了,精神还不大好,说怕怠慢了皇上,就……就不烦扰皇上了……”

    她硬着头皮说完这话,就再也不敢去瞧赵誉的面色。福姐儿这几句话说得委婉,哪里是不想烦扰赵誉,是怕赵誉烦扰她才是吧?

    赵誉顿住步子。登基十余年,他还没试过在哪个女人跟前受过这种待遇。他面色沉下来,心里头的焦急和喜悦被抑住,怒气丛生叫他拂袖转身就走。

    黄德飞连忙叫人跟着,自个儿落后几步低声与那宫人道:“娘娘这么着可不对啊,皇上满腔喜悦,急着来瞧娘娘,娘娘不顺势下台阶与皇上认错修好,怎还闹起脾气来了?”

    宫人忐忑地道:“我们娘娘瞧着脾气好,原也是个倔的,唉,公公,还得您多帮衬着多给皇上美言几句,娘娘怀着身子,皇上都不理不睬,岂不要叫人笑死?”

    黄德飞摇了摇头,他倒乐于劝和,可也得两个当事人肯听劝才是啊。

    赵誉坐在榻上沉着脸,黄德飞在旁一声都不敢吭,一旁坐着的夏贤妃道:“贵妃娘娘从前不是这个脾气,不知是不是因着有孕,身上不松快所以急躁些。清早一堆人被堵在祥福宫外头,皇上是没瞧见大伙儿多尴尬。都是一片好意去贺娘娘的,娘娘宫里头的人也太无礼,周贵人不过细问了两句娘娘的情形,那宫人曼瑶竟大逆不道给周贵人一顿排揎。妾身进宫十几年,可从没见过这样胆大包天的。妾身见周贵人没脸,不得已替周贵人说几句话,毕竟如今妾身还理着六宫事呢……不想娘娘就误会了妾身……妾身不敢瞒着皇上……”

    赵誉手里攥着本书,她说话的时候他就那么面无表情地盯着书瞧,见她不言语了,他才抬起头来:“说完了?”

    夏贤妃听这语气不善,忙从座中站起身来,“原不该拿这些小事叨扰皇上,事关琰贵妃,妾身实在是……只能回奏皇上,希望皇上能替妾身跟贵妃娘娘解释解释。”

    赵誉将书丢在榻角,淡笑:“贤妃进宫多少年了?”

    夏贤妃回道:“回皇上,足足十三年了。”

    赵誉点头:“十三年,宫规你记得最熟,否则朕也不会叫你管理六宫事。”

    夏贤妃面上浮起一抹粉红霞光,抿唇笑道:“皇上信任妾身,妾身必殚精竭虑,替皇上管好这摊事儿……”

    赵誉嗤笑一声:“后宫事交在你手里,不是叫贤妃拿这些妇人间斗气争嘴的话来为难朕的吧?事事要朕出面,还要你何用?”

    夏贤妃面色一变,连忙跪了下来:“皇上,是妾失言……”

    “贤妃,你管着两个孩子,又理这些千头万绪的事儿,朕知道,你辛苦。”赵誉语气缓和些,目光淡淡地扫在夏贤妃脸上:“琰贵妃比你年轻,又怀着身孕,便是她做什么说什么过火些,你也只好担待些,你——不会不答应吧?”

    夏贤妃表情滞住,用了好一会儿才消化赵誉的意思,她支吾道:“非是……非是妾身……,事关周贵人,周贵人受委屈……”

    “有什么好委屈的?”赵誉不耐地拂了下袖子:“琰贵妃是贵妃,她是贵人,她叫人训诫低阶嫔妃几句,怎么,贤妃认为不妥当、不可以么?”

    夏贤妃心里寒凉一片,艰难地道:“不……妾身……不是那个意思,自然、贵妃娘娘自然可以……”

    “行了!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以后不要拿到朕跟前来!”

    夏贤妃窘迫地告退出来,才走到门口,听赵誉幽幽地道:“去锦春宫传朕口谕,周贵人目无尊卑,罚禁足三个月!”

    夏贤妃闻言几乎晕过去。

    赵誉连情由都没问,就凭着曼瑶斥责了周贵人几句就认定是周贵人犯错?还禁足三个月之久!

    那个琰贵妃不是失宠了吗?有孕后皇上也只是赏了些东西过去,从没去瞧过她。怎么却……却又纵她成这样?

    转眼,赵誉就喊了黄兴宝过来,他憋闷得太久了,越是有人在他跟前不断提及福姐儿,越是叫他心里猫抓似的难受。

    他忍不得了。数月不曾见面,他用饭都觉得无味。纵是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人陪着,可心底总觉空落落的叫他难以高兴起来。

    她现在如何?跟夏贤妃动了气,为曼瑶着了急,恐还听了周贵人说的酸话,她还怀着身子,若是动了胎气怎么办?若是偷偷哭了怎么办?

    赵誉起身在屋中踱了几步,蓦地转过头来,道:“去传苏煜扬过来,朕有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