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4章 处心积虑佞凤凰【72】

    北戎人还没来得及动手就已经被擒了,这些护卫们见惯了流血与死亡,就算让他们马上把这些人给处死了,他们的眼睛也不带眨的。</p>

    但是以目前的状况来讲,留着他们押解进京比直接杀了的好。</p>

    哪怕是作为人质呢?</p>

    有系统这个强大的警报系统,凌蓁很清楚尾随的北戎人只剩下了六个。</p>

    这毕竟是大周,如今北戎虽然与大周没有正面的战事,但是通商的范围只限于边境,换句话说北戎人出现在大周边境以外的州府本来就存在问题,而且北戎人还被薛九的人交上手了,对方来意不善已经是明面上的事情。</p>

    如果不是为了低调先把华家人送进京,这伙人已经被通缉了。</p>

    也许是慑于尾随之后的第一次出手就受挫(距离太远,剩下的北戎人并不知道是凌蓁出的手),接下来的日子里北戎人只吊在凌蓁一行人的后面,没有再度现身。</p>

    走着走着,离京城的越来越近了,黄知府派的官差早在到了德城之后就退回去了,那一次北戎人敢出手,就是觉得突然少了官差,薛九的人的防卫需要调整,会有一段时间的薄弱期。</p>

    北戎人的想法其实是对的,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凌蓁自己就填补了这个空缺。</p>

    之后薛九的人很快调整了状态,这漏洞就没有了。</p>

    再后来,回过味来的护卫基于对凌蓁的信心,对于她以身作饵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手里的人质越来越是对己方有利不是?</p>

    所以对于凌蓁假公济私,听了华老爷说起一些州府十分繁华或是有什么感兴趣的特产(特指好吃的)就想绕路过去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反正说动华家人进京,也是防着北戎把人掳走而已,眼下在路上北戎人显然已经不能造成什么大的威胁,喜欢绕路就绕吧,没事。</p>

    结果那些北戎人见到凌蓁一行人这有恃无恐的架势反而不敢再造次,在凌蓁他们第二次明显绕行的时候,只留下了两个人,另四个人撤走了。</p>

    只剩下两个人根本对于他们造不成什么威胁,光是凌蓁自己就可以护着一家子的安全,于是趁机游说着华老爷:“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咱们何不趁着小二和小三还没到上学的时候多带他们在外面走走?”</p>

    话这样说好像也没有错,只是……这不是还有人跟着呢吗?这样带着九皇子的人在路上这么耽搁着真的没事?</p>

    凌蓁又趁机游说着薛九的人:“我看眼下离京城已经很近了……”其实现在就是绕着京城外围的州府走的,“不如你们先回京去?我们自己带着护卫呢,出不了事的。”</p>

    “那肯定不行。”领头人断然拒绝。</p>

    因为他不像凌蓁那样知道跟着的人只剩下两个了,“北戎人狡诈,不冒头就是在等待机会呢,我们一分都不能松懈。”</p>

    凌蓁箭术厉害,一出手就直接俘虏了四个北戎人这件事他已经给薛九那边送信了,绕路的事也报了回去,九皇子那边只让他好好护着人,并没有要求什么期限回到京城。</p>

    所以,还是得跟着。</p>

    不过倒是给薛九那边去了信,让对方安排了人过来,把四个俘虏给接走送进京里去了,以防万一再被北戎人给趁乱救走就白受这一路行来带着这几个累赘的辛劳了。</p>

    这样走走停停,在外又玩了半个月,华老爷和华夫人都觉得想要安顿下来了,一行人才往京城走。</p>

    这一走又是三日,在薛九的人安排人非常顺利地进了京。</p>

    接下来就是安顿。</p>

    凌蓁一行先在客栈住下,护卫刚一撤走,薛九就带着人上门了。</p>

    跟人一起带过来的还有一个匣子,里面是一张房契和十几张卖|身契。</p>

    凌蓁没有收:“你已经付过诊金了。”</p>

    华老爷也不赞同收,自家又不是没有钱,这东西都是冲着自家女儿给了,汐儿身为女儿家,就更不好接受这种人情了。</p>

    不就是宅子吗?</p>

    华老爷当日就出去找人打听去了。</p>

    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三进的宅子。</p>

    这个宅子跟桂城的华府相比小了许多,没办法做到每人一个院子,目前是第二进的正屋住了华老爷和华夫人,厢房住着小哥俩,而凌蓁则是住在第三进,厢房作为书房。</p>

    这要是小哥俩大了之后这宅子肯定不够住的,但是眼下他们不是还小离不开父母吗?这一次又是匆匆过来的,华老爷的打算是要么等北戎人的威胁解除了或是找到解决办法了他们还是有可能会回桂城的,所以没必要一上来就置办大宅子那么浪费。</p>

    所以就这样边住边看吧,要是在京城里春华堂做好做大了,产业撑得起来,那定居在京城也无不可,到时还可以再慢慢寻找着好的宅子嘛。</p>

    在客栈里住了将近一个月,宅子才全部布置好,在布置期间华夫人把府里要增添的人手也给买好了,把细软搬过去就算是在京城安下家了。</p>

    这安了家,接下来就是要立业了。</p>

    华老爷继续带着人去看铺子,而凌蓁则是开始做起了即将放在春华堂里卖的成药。</p>

    他们才初到京城,这春华堂的架子都还没有搭起来呢,暂时还没有信得过的人手,再说这多有多卖、少有少卖嘛,要是做的少了,把量限少点不就行了?</p>

    不过还没等春华堂正式开张,凌蓁的生意却又有人找上门了。</p>

    找过来的人还是薛九。</p>

    自从凌蓁他们进了京城之后,薛九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他带人到客栈送房契被拒,另一次是凌蓁他们搬家时薛九亲自上门送贺礼,这是第三次。</p>

    “是北戎人。”薛九开门见山地跟凌蓁说道,“先前北戎人不是想将你掳回去给他们的太子看病吗?后来没得手,北戎那边就往大周派了使臣,跟朝廷这边请求,把你给借到北戎去……”</p>

    凌蓁:“呵呵。”这话说得,她是个物件?</p>

    “我大哥第一时间拒绝了。”薛九看着凌蓁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觉得自己身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搓搓双臂,悻笑着看她,“我大哥说上次他们北戎人把你给惊吓到了,去北戎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他们把自家太子送过来,也要看你肯不肯给治。”</p>

    凌蓁听着这话微微点头。你要求诊,不会自己上门来求吗?</p>

    薛九撇撇嘴:“北戎人一听就说要把他们太子送来。不过大哥也说了,就是你同意了给医治,也不确保一定可以治好。”</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