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2、轰动长安的梁祝(求鲜花,求评..

    长安东市。

    今日新开了一家书肆铺子。

    引起了不小轰动。

    在长安,东市可谓寸土寸金。

    要说在这里做酒楼、果脯、金银、胭脂之类的生意。

    这不稀奇。

    高昂的成本,带来的利益也是诱人的。

    可开书肆,在东市昂贵的租金下,结果只能亏的连本都不剩。

    在大唐,书籍卖的很贵,穷苦人根本就买不起。

    能读起书的,身后都有强大的财团支持。

    所以,很多书肆都会选择在平康坊开。

    因为平康坊是著名的烟花之地,读书人聚集,购买能力也强。

    又因为租金低廉,所以平康坊的书肆铺子很多。

    这家书肆的名字叫‘易芊书铺’。

    名字很普通,但招牌却很吸眼球。

    一本书十文钱?

    许多读书人见到这行字后纷纷驻足。

    十文钱在大唐什么购买力?

    两个芝麻胡饼!

    书什么购买力?

    一本启蒙读物《千字文》,少说也要五百文。

    怀揣着好奇,进入这家书肆的人越来越多。

    奇怪的事,这家书肆只贩卖一本书。

    《梁祝》

    什么书?没听过!

    有人好奇的翻了几页,稍稍看了看。

    片刻后啧啧生奇。

    恩。

    很好看。

    很不错!

    书肆内聚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个都低头,双目放光的看着《梁祝》。

    不知过了多久,店家才不耐烦的道:“买不买?看了半天!”

    这些人这才反应过来。

    有人试探的问道:“十文?真的?”

    “废话!白纸黑字写着!”

    短暂沉寂后,书肆内千余本《梁祝》已经被洗劫一半。

    店家已经看傻了。

    他以前在长安别家书肆做店博士。

    他使劲揉了揉眼睛。

    从来没见读书人这么疯狂过!

    东市街道上。

    所有人聚精会神捧着书读着。

    时而兴奋,时而愤慨。

    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什么书?”

    “梁祝。”

    “我看看。”

    “啧啧,这祝英台一定是女的……”

    “梁山伯这呆子,看不出来吗……”

    “后续呢?就这么多?且听下回分解什么意思?”

    “在哪里买的?快告诉我!”

    大街小巷,已经快要传疯了。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