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章 直捣南中

    <Td></Td></TABLE>

    伍天绍请姬文山派遣文官到寿山接收寿山郡。姬文山行军打仗不行,平时还算勤政爱民,深得人心,这种事情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寿山郡本不属南中郡王所有,乃是被南中郡王吞并成了附庸,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平时南中郡王在寿山郡横征暴敛,已是不得民心,此时绥山郡王来接收,寿山郡上下并没有多少抵触。

    伍天绍命韩韬驻扎在寿山城,收编降兵降将,总共得到一千多人马,成立一支新军。又命二弟子韩林统领新军,操练阵法,准备趁势攻打南中郡,以绝后患。

    绥山郡王姬文山此时已声名远播,独领两郡,在梁国也是强郡,再无人可以小觑。西江郡王向来觊觎绥山郡,本想趁乱捞点好处,还没来得及行动,见绥山郡突然似乎一夜之间不明不白地强大起来,连南中郡王都被生擒,大吃一惊,心里便没了底,只好按兵不动,作壁上观。

    南中郡王被生擒,南中郡一时之间没了主心骨。如今绥山大军压境,世子只好硬着头皮出来主事,请叔父姬德义总领军事,布置防守。南中郡是个大郡,仍有五六千兵马,尚可一战。

    数日后,伍天绍亲临寿山,兵分两路,韩林率新军直取两界关,韩韬率丹道宗众弟子绕道虎跳涧。

    梁国多山,而且大多山势险峻,从寿山到南中,只有两条道路,南中郡王在寿山和南中两郡边界设立边关,原本只为盘剥两郡过往商旅,此处地势险要,是主要通道。另一条路是虎跳涧,两边山势更是险峻,只有一条沿着山涧的羊肠小路蜿蜒曲折,但距离较远。

    韩林率领新军到了两界关,挥师来攻,只见关上箭如雨下,不得不退了下来,原来南中郡王三弟姬德礼早已亲率两千精锐在此固守。

    韩林见攻城受阻,只得退后五里先安营扎寨,重新布置攻城。

    没过多久,绥山军又呐喊着冲上来,遇到箭雨,又只好退去,毫无办法。韩林督促将士,坚持不懈,一心要攻破这界牌关,不知疲倦地轮番来攻,却抵挡守城的南中将士箭雨,颇有损伤。

    不久南中郡关将士就习以为常,也分成几队,轮番守城。双方一时之间僵持不下,眼看着天色已晚,韩林只好率军退后,回到营寨,只等明日再来攻关。

    第二天,韩林依然率军来攻。只见这些攻关的将士已变得懒懒散散,毫无士气,应付式地呐喊着冲来,只要关上一放箭,就纷纷退去,任凭韩林如何大声呵斥也无济于事。闹腾了一天,毫无进展。韩林只好早早的鸣金收兵,退回营寨。

    守关主将名叫姬德礼,是姬德信三弟,见绥山将士如此不济,都没有组织像样的进攻,暗忖一定是这些新兵刚投诚绥山不久,那韩林年纪轻轻,闻所未闻,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并无威信,看来是无法控制这帮乌合之众。那绥山郡一向孱弱,也不知从哪里搬来救兵,居然能击败兄长三千精兵,此事颇有可疑之处。不如今晚月黑风高,竟去劫营,自己麾下两千兵马,韩林兵马只有千余,何惧之有?

    主意已定,当晚只留两百将士守关,其余兵马尽出,趁着夜色,直奔韩林营寨而去。

    南中众将士悄悄来到绥山军营寨前,只见寨门几个门卫懒懒散散,毫无防备,寨中灯火明灭。姬德礼把剑向前一指,“杀!”。一马当先冲进了营寨。

    那几个把守营门的绥山士兵见有敌袭,四散奔逃,一晃不见了踪影。姬德礼率军冲进营寨,却不见人影,顿时心知中计,大喊撤退。只听得轰隆一声雷鸣,四周杀声四起,箭矢铺天盖地飞射过来,南中军登时死伤无数。

    姬德礼调转马头就逃,奋力拼杀,冲出寨门,向两界关奔逃而去,半路又遇绥山军截杀,身边只剩不到百余人跟随。

    到了界牌关前,只见关门紧闭,大声呼喊也无人回应。一会儿关上亮起火把,关楼上一员白袍小将,正是韩韬。朝着关下大喊道:“败军之将,还不快快投降。”

    后边追兵很快就逼近,把这百余人团团围住,无路可走。随从们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姬德礼深知独力难支,无奈只好弃剑投降。

    原来韩韬绕道虎跳涧,果然南中郡还来不及安排守军,一路毫无阻挡,疾速行军,绕到两界关背后,只等姬德礼去劫营,轻而易举逼降留守的两百南中将士,夺得了两界关。

    第二天,两军合作一处,直取南中郡城。

    南中郡城外,三四千绥山将士分布开来,阵容整齐,战旗猎猎,气势如虹。城墙上姬德义和世子脸色阴沉,想那南中郡悠久岁月以来,一直是梁国数一数二的大郡,连西江郡都要心存畏惧,不得不给面子,梁国王室也早就衰微,管束不了。如今转眼之间,形势逆转,郡王被生擒,历来孱弱不堪的绥山郡竟然势不可挡,更是兵临城下,南中郡所谓的虎狼之师不得不龟缩到南中郡城。

    南中郡精兵损失大半,城内剩下的守城将士已经毫无斗志,如今兵临城下,人心惶惶,比起以往已是天壤之别。

    韩韬韩林并骑而立,两人白袍胜雪,威风凛凛。只见韩韬一招手,身后推出两辆囚车,正是姬德信和姬德礼两兄弟。两人面容憔悴,垂头丧气。

    韩韬策马向前,向着城上大喊:“南中郡王在此,还不快快献城投降!”

    南中世子见到父亲如此光景,大叫一声“父王”,一时气急攻心,晕了过去。姬德义急忙扶住,命人救治,一边对着城下喊道:“世子昏迷不醒,将军可否容我等稍作商量。”

    韩韬知道是缓兵之计,也不急着攻城,率军退后五里,安营扎寨。

    半夜里南中郡城中突然火光冲天,杀声大起,城门大开。韩韬一马当先,绥山军潮水般涌进城来,顿时城中杀声大作,乱作一团。南中城军民见城已破,哪里还有人抵挡,不到一个时辰,战斗结束。

    原来丹道宗弟子早已潜入南中城,藏在丹道宗药号内,只等夜深人静,四处放起火来,又趁乱杀了守门兵士,打开了城门。韩韬早有准备,里应外合,轻易就夺了城池。

    姬德义在乱军中被杀,郡王府所有人成了俘虏。

    第二天韩韬张榜安民,请绥山郡王派人来接管南中郡,留下韩林留守,带着一千丹道宗弟子,回鹤鸣谷去了。

    孱弱的绥山郡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接连吞并两郡,令人不可思议,一时间在梁国声威大震,连一年前侵占绥山的西江郡王,大吃一惊之外,也不得不有所顾忌,赶紧大肆扩军备战,以防绥山出兵报复。

    姬文山也完全是出乎意料之外,不禁大喜过望,马不停蹄地带人接管两郡,事已至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没准备也得硬着头皮上,忙得不亦乐乎。

    好在姬德信在南中郡也是横征暴敛,名声并不好,姬文山接收南中郡,除了郡王一族,其他官民并没有太多抵触。又加上绥山郡原来孱弱不堪,如今突然如此强悍,不但大败南中郡来犯之敌,还突然反守为攻,连克寿山、南中两郡,简直就是奇迹。各地流言纷纷,都道姬文山如有神助,天命所归。

    这样一来,姬文山整个接收过程还算顺利。不过接连的胜仗也使得他起了雄心顿起,有点忘乎所以。这也难怪,如今的绥山郡,已经成为梁国最大一郡。

    伍天绍见事已了,隐患已除,也不再过问绥山政事。他已炼成三转还丹,也已经到了筑基期圆满,丹田内真气充盈,是时候冲击结丹境了。</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