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9章 两个人(一)

    司徒咏灵牵了匹马就出了府门,因为受了刺激想要逃避的心态,她狂甩马鞭策马狂奔,速度飞快,等到侍卫们得令去追她的时候,都已经不见影子了。但其实咏灵已经意识到了今天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就比如现在一个人跑出来,着实是十分危险的,也是她太任性少虑了。可是事到如今又能怎么样呢?难不成还要回去向西林铭綦道歉吗?她可没他那么厚脸皮,这么下不来台的事还是等等再说吧!所以她现在就算是硬着头皮也要往外闯了。索性,今日不管怎么说都是个特殊的日子,她也的确想要一个人清静一下去做一些事情。

    她对这青花城其实并不熟悉,但靠着打听摸索,还是来到了郊外山上的一座寺庙。

    这座寺庙不大不小,人气也不十分兴旺,倒是正合她的心意。她只是想找一个清净之地,理一理自己的思绪罢了。

    随着人流来到了大殿之内,看见已经有不少的善男信女们正在对着佛像下跪祈福,旁边还有大师在抽签解惑以及收受香客们的香火钱。咏灵看着这一幕,突然就想起了哥哥游学归来的那个春天,两人同蓝家兄妹四人一道,去往绛雪城的南溪山踏青的情景,她突然就笑了。

    记得当时一切都很美好,自己还像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在哥哥同父母的保护之下幸福无比。那个时候只因为抽个签被蓝玉笑话都会气上半天,离家出走就已经是天大的一件事了。而如今,自己都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时代里无论如何都不是小孩子了,可是,却依然不知道归宿在何方,不知道未来怎么办;还经历了那么多痛苦的事情,成长和失去……为什么人生总这么的无常?为什么太多的事情都会变化?为什么短短的两三年就让她觉得物是人非了?唉!

    她长叹一声,摇摇头,只得收起思绪跟随着众人去买香火。咏灵自然不是小气之人,先行施予了善款,就拿着买好的香火去叩拜了。

    虔诚的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对着殿内巨大的金身佛像行起了拜礼。

    她并非十分迷信神灵之人,只不过是人都有一分的念想,如今亲人们都不在身边,也只能依靠祈求神灵保佑来对他们尽一些心意了。

    “天地神佛在上,信女司徒咏灵,真诚祈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佛力加持,保佑我远在南雪的亲人们能够身体康健、诸事顺遂。希望哥哥能够平平安安,远离危险,不要再做傻事;希望爹娘不要再念我,保重身体;希望珠儿、小疯子、罗伯和罗嫂万事如意。还有,愿远在北月的陛下,能够一世平安,无灾无祸,阿弥陀佛……”她闭着眼睛默默的念着,尽管面容平静,心中却早已波澜万千。

    距离自己离开家,竟然已经有两年了。无论自己究竟有怎样的身份,可是父母把她含辛茹苦的养大,哥哥又陪伴了自己十五年,这样的恩情难道就不是大过天吗?她身为一介孤女,能得人如此照料,然而回报他们的,就是自己孤注一掷的任性吗?想来自己现在心灵的漂泊无依,就当真是有意义的吗?只是为了不愿意嫁给哥哥、生他的气,就可以置父母于不顾,让他们遍寻不到,将哥哥逼入危险之中……这真的是身为人子应该做的吗?

    咏灵想着这些,脑子里十分混乱,面容揪楚,凄惶的望着头顶的佛像,想要请求他告知答案。

    佛像自然不会说话,而她就这样跪坐了良久,久到膝盖都生痛了,才终于缓了缓心神,轻叹一声后些许踉跄着爬起了身子,同时心中也做下了一个决定:要尽快处理好眼前的事情,为师尊报仇雪恨。而报仇之后,无论如何,她都应该回家去了……

    又随着人流进入了后门的偏殿,发现这里供奉的是一尊菩萨的雕像,比之前的那金身佛像略小,并且四周的塔台上还摆满了一盏盏的灯火。烛光闪闪,晃得人眼睛生氲。咏灵看着那些灯盏之下都镶有一个底座,底座似乎是中空的,并且她还看到陆续有人放了新的佛灯上去,便感到新奇,就开口问了一旁的小沙弥道:

    “敢问小师父,这些佛灯,可是有什么意义吗?”

    “阿弥陀佛……回禀施主,这些灯盏乃是信主们为其重要的亲人和爱人们点燃的平安灯。只要在佛纸上写就你所求之人的名字,装入灯內,便会有主持大师前来开光授符。此灯燃起长明,将由十方神佛保佑赐福此人一世平安,幸福康乐。本寺的佛灯一向很灵验的,女施主不妨一试。”穿着佛衣的小沙弥微笑着向她解释。

    咏灵听罢温和的笑了起来,心道原来是平安符,于是便也随着众人去拿灯了。她拿了两盏,毫不犹豫的分别写上了两个人的名字,并将其放入灯內装好,而后便将那两盏灯放在了塔台上。又虔诚的对着佛像祈祷了一番之后,才转身离开了。

    寺院内清风拂过,还是有些微的寒冷。咏灵禁不住打个瑟缩,看看天色大约也是该回去了,便去了马厩牵马打算下山了。

    她上马后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回去之后该怎么面对西林铭綦,心道今天的事情其实大家都有错。他错在不该欺骗自己,而自己错在太不顾及他的颜面同他争吵,还弄坏了那么珍贵的玉镯。只是,究竟两人谁的错更大一些也分不清楚,可是该怎么跟他和好呢?毕竟倘若一直冷战也不是个办法啊!两人还要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呢!唉!罢了罢了,还是自己先道歉吧,毕竟那玉镯子价值不菲,她如今也赔不起,就只能赔不是了。

    她一心只想着回去后的情景,倒是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异动。但其实,司徒咏灵早已经被人盯上了,并且还不止一拨人。

    远处隐秘的草丛內,正有一群蒙面的黑衣杀手藏匿其中。眼下其中一人对着为首的头目低声问道:

    “大人,现在要行动吗?只是好像还有另外一拨人跟着她,却一直没有现身,也不知道是何来意。”

    正蒙着面目的萧玉臣略略思索了下,心道自他们今日收到这丫头的行踪随之紧跟之时,便已发现同样有另外的一拨人在暗暗跟踪着她,并且一直没现出身形也没有任何动作。这伙人好像也不是西林铭綦的手下,因为他们探知到西林铭綦的人在半路还没追上来呢,所以他也有些弄不清楚这另外一拨人到底是何方人士,更不知他们对这司徒咏灵又是打的什么心思,究竟是敌是友?不过眼下毕竟机不可失,好不容易逮到她一个人出府,为了向文贵妃邀功,他也不得不趁早行事。反正,先干了再说吧!那些人若真是帮她的,那自己的人也未必不敌;而若同他们一样是抓她或者是杀她的,那岂不正好了?想到此,他便抬手发令了:

    “上!”

    于是说时迟那时快,一把尖锐的匕首从草丛中闪着厉光飞一般的射向了司徒咏灵的马匹。而咏灵当时正跨马狂奔,待得她察觉之时,那匕首已经刺向了马的脖颈。随着马儿吃痛一声惨厉的哀鸣,霎时双蹄立起,将瞪大双眼的司徒咏灵抛甩了开来。然而还来不及尖叫出声,便见四周的草丛中纷纷跳出来无数蒙面人,正朝着她挥剑刺来。咏灵心想这下完蛋了!吓得已经闭上了眼睛等待生命的终结。可是倏忽风起,她直觉自己那正往上抛甩的身子被人一下子拦腰截住了,那力度既紧致却又轻柔,而后便是莫名其妙的旋身飞起,稍瞬又稳稳的往下回落。她刚刚睁开眼睛,还没看清发生了什么,便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喊杀声与叮叮当当的刀剑鸣响。她忍不住望过去,只见场中已经一片混乱,竟有许多的黑衣人和灰衣人正拼杀在一起,并且还有一匹受伤的马儿在不住哀嚎。待得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稳稳落在了地面上,并且还远离了那片拼杀之地时,她疑惑的扭头,看到了身后头戴斗笠的灰衣人。

    很明显的,方才正是这名灰衣人在危难之际救了自己,将自己从马上拦下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同时她看向场中,那荒野的草地上已经血光尽现,而且也有好几个人倒地了。

    “啊?!多谢阁下相救!”终于弄清楚发生了何事,顾不得惊吓,她便首先抬手向对方行礼答谢。

    “嗯,可有伤到吗?”那人的声音传来,温润无比,还透着柔软自然,让她不由的就安心大半。

    “并无大碍。那些也是阁下的人吗?真是万分感激,如若没有你们,我恐怕已经没有命在了。”咏灵心有余悸的同时,也弄清楚了场中交锋的人的身份。那要杀自己的,恐怕多半就是文贵妃一党了,却只不过,这救自己的人,不知是谁。想到此她再次抬眼望向他,约莫感觉出了对方的年龄应是中年,虽然有斗笠遮盖看不清楚面容,但是声音里的关怀让她十分肯定对方就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