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五十四章 绝户计

    京卫驻狮子山大营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城门官的急告,当即派出两路信使快马奔向兵部和内阁,向潘超骧和路振飞、吕大器禀报紧急情况。

    路振飞和吕大器听到仪凤门那边闹起大乱子已经有些震惊,等信使讲到鞑子使团在码头宣读的内容顿时变得怒不可喝,路振飞是首辅得保持一定的涵养只是砸了手上的小茶杯,吕大器直接起身踹翻了案桌,看得殿内的几个舍人目瞪口呆、震惊异常。

    两人都明白事态紧急眼下不是发怒的时候,咬住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随后路振飞令年轻力壮的杨庭麟率驻守棋盘街的三百精锐京卫赶去城西南应急、劝阻闹事街坊,同时令潘超骧急调京卫上街维持秩序,保护皇宫和棋盘街一带衙门的安全。

    还有一小队人马被派往定淮门方向,去搜寻逃往那里的陈参将和鸿胪寺林序班以及巩阿岱等人,就近进入附近的军营保护他们的安全。

    陈参将他们逃进定淮门后他一心想着军令,因此还是准备带着巩阿岱几个按照计划赶去鸿胪寺驿馆,不过底层吏员出身、圆滑老练的林序班知道那已经是一个是非之地去不得。

    序班是鸿胪寺最低级别的官员,从九品一共有四十八个人的庞大编制,干的就是使团迎来送往的苦差事,不过对于吏员来说能当上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也算是祖坟冒青烟、时来运转改换门庭了。

    当然,这一切源自于光复朝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导致边地大土司、头人以及南方诸藩国相继派使团赶赴应天府打探动静、向朱慈炯表功献媚的举动。

    属于吏部钱谦益管辖的鸿胪寺本来就没几个正职官员,这一下人手根本不够使唤。

    而序班这个官职整日与使团接触起着联络、监督的特殊职能,外交无小事得有相当的专业技巧,无论是新晋官员还是从其他部院调派都有出差错的可能。

    老狐狸钱谦益有的是办法,他大笔一挥从积年吏员中直接选拔十名序班,初选出二十人后亲自一个一个过堂面试,林班序因为对答如流给钱谦益留下了好印象,幸运地得到了这次接待鞑子使团的重要差事。

    重要的一点是,钱谦益没有派遣正儿八经的署丞或左右寺丞出面,里面当然包含着藐视鞑子,不承认他们的伪朝含有羞辱的意思。

    本来林序班把巩阿岱一行接到驿馆安顿完毕之后还有一番改头换面之自豪介绍,谁成想鞑子如此卑劣无人性,彻底打乱了钱谦益、路振飞他们的计划。

    应天府的街坊中有的是消息灵通的角色,林班序知道等会肯定有人群会冲到鸿胪寺驿馆去搜寻鞑子,说不定还是闹事的主流街坊,他们去那纯粹是自寻死路。

    他建议陈参将就近躲进靠近定淮门的城防营营地躲避,顺便把两辆牛车扣住以免泄露行踪,这事本就以鸿胪寺为主管陈参将只是负责护卫,他觉得林序班说的有道理,当即和城门官打了招呼直奔城防营。

    路振飞派来的兵卫一直赶到定淮门才打听到陈参将、林序班、巩阿岱他们的下落,知道鞑子主使还活着顿时松了一口气,掏出内阁手令让陈参将接管城防营,将功赎罪保护巩阿岱等人的安全绝对不允许再出差错。

    林序班听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明白好歹暂时保住了乌纱帽。

    若巩阿岱这个鞑子主使被乱民活活打死,顺天府的大鞑子不论是为了安抚人心还是震慑光复朝,他们都会作出一定程度的疯狂报复举动。

    到了那会儿,别说是他和陈参将这两个负责此事的直接责任人,就是路阁老、吕阁老和钱阁老三个参与遥控的大人物,也将不得不上表请辞。

    还有监国殿下朱慈炯,上罪己诏那肯定是逃不掉的。

    鞑子使团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天怒人怨的举动,被愤怒的应天府街坊打死那是活该,报到多尔衮哪儿光复朝有的是理由谅他也无话可说,不过巩阿岱身份特殊绝对不能出岔子。

    鞑子在下关码头到底说了啥,令得应天府满城街坊怒火冲天冲上街头喊打喊杀?

    那杂碎讲清兵南下是为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报仇,是在追剿李闯及其余党,哪知道刘亘、路振飞、吕大器等人不分青红皂白,暗中出兵偷袭清军,导致顺天府一带的死亡、伤残家属义愤填膺、怒不可喝。

    他们煽动旗兵、旗民冲到十三陵闹事,有人扬言要挖掘朱慈炯的祖坟作为报复,此事被大清国摄政王在第一时间下令留守的兵将阻止。

    不过,顺天府旗兵、旗民的怒火并没有平息,相反,由于得不到发泄他们的怒气在进一步积聚,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旗兵、旗民参与进去。

    总之,由于光复朝的卑劣行径,大清国为了自身的稳定不能保证明国十三皇陵的安全,不过多尔衮保证会保护崇祯皇帝的陵墓,至于成祖、神宗皇帝等其他帝王的陵墓,由于兵力有限实在有些爱莫能助。

    为了平息顺天府旗兵、旗民的愤怒,多尔衮建议两军来一次堂堂正正的决战。

    若自己侥幸取胜,明军退过大河,大清国和明国隔河而治、互为兄弟友邦;若明军取胜,自己将率兵马人员退回关外,将一座完完整整的顺天府交还给明国,从此以后旗兵将谨守浑河以北,不会踏足南岸半步。

    多尔衮明白若以威胁挖掘朱慈炯兄弟的祖坟来逼迫光复朝答应隔河而治,这种事无论如何操作都不会成功,因而退而求其次,要求两军决一死战来决定命运。

    对于他来讲,应该来说比谁都明白兵败退还关外的命运,不光是自己的家属将灰飞烟灭,整个后金族人都逃不过明军的围剿;硕塞自以为能够保全部分族人,那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一旦光复朝完全控制了辽东,硕塞等人还不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当然,由于在码头护卫的京卫以及街坊们的迅速反应,鞑子来不及念完整篇宣言,不过前头威胁挖祖坟的话语已经读完了,多尔衮要的就是这个东西。

    这事迅速在应天府传开,也就由不得路振飞、吕大器他们暗中操控,不得不摆到朝堂召集群臣以及身在乡野的德高望重者参与商讨。

    第二天,刘亘接到了路振飞派八百里加急快马送来的详细急报,饶是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也被多尔衮的疯狂举动给震撼到了。

    大明朝抓到盗掘坟墓者大都重判凌迟处死,鞑子想挖朱家的祖坟,别说朱慈炯兄弟和坤兴公主坚决不会同意,就是南直隶乡民和士林也不会容忍此事。

    刘亘那个气啊:多尔衮这个杂碎,轻飘飘几句话就把自己架到大火上烤。

    有一点刘亘始终清楚,别看明军节节胜利一直杀到陕西、山西、河北以及山东,不过鞑子主力犹存并没有伤筋动骨,两军此刻决战鹿死谁手未可知也。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