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高压蒸汽机

    气缸体是有了,其他部分就好办了。活塞采用中炭以上的钢材;曲轴、连杆采用低碳钢,但是还有一个核心的部件,锅炉上的安全阀。

    蒸汽机最大的危险,就在于由于锅炉内蒸汽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如果发生爆炸,绝对不亚于一颗炸弹,周围的人非死即伤。

    李国庆想到了一个方案,利用重锤杠杆式安全阀,可以彻底解决由于蒸汽过压,可能导致锅炉爆炸问题。

    根据杠杆原理,利用重锤和杠杆,作用在平衡阀瓣上的作用力,采用质量很小的重锤,可以通过杠杆获得足够调解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当汽缸内的蒸汽气压过大,重锤在蒸汽机的作用下,就会自动开启安全阀,释放出过多的蒸汽,减小内部压力。

    压力正常时,重锤又会回到正常状态,内部压力不足以开启安全阀。从而确保了蒸汽机正常运转。

    当然一架蒸汽机还远不止这些东西,什么曲轴连杆系统、分离式冷凝器、滑阀配汽机构、汽缸外设绝热层、离心式调速器、安全阀、节气阀、压力计、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系统。

    蒸汽机从效率上可以分为低压蒸汽机和高压蒸汽机,世界上刚开始出现的蒸汽机,都属于低压蒸汽机,随着人们对于大功率蒸汽机的需求越来越高,才慢慢研制、改进,出现了高压蒸汽机。

    李国庆之所以没有随随便便的推出蒸汽机,就是因为,他不想弄什么普通的低压蒸汽机。像瓦特那种效率仅仅3%的蒸汽机,体积大、效率低、分量重。

    无论怎么样,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适合作为船舶动力,更不适合作为火车动力。既然现在有条件制造高压蒸汽机,就直接迈过去了。

    机械加工厂个车间里,两台蒸汽机正在同时组装。一台用于疲劳测试,就是让他玩命的工作,直到报废为止,看看用多长时间,从而推算出蒸汽机的疲劳强度。

    另一台用于压力测试,是寻求这个机器的最大功率,从而计算正确的输出功率。方便用户的使用。

    终于到了点火的日子,李国庆没有被邀请参加,而是被拒之门外。原因是测试蒸汽机危险性会比较大,人们担心给太子带来危险。

    李国庆也是就坡下驴,自己还没烧香呢。

    其实,李国庆设计的蒸汽机母机功率并不大,汽缸直径:三百一十毫米,活塞行程:五百六十毫米,平均压强:三兆帕,最大功率:一百五十马力。

    宋应星还是有些不放心,上前几步,近距离观察高压蒸汽机的结构,滑槽不再是分离的,而是与底座是铸造成一体式,还钻了孔。

    曲柄销与一个悬挂的曲轴板相连,曲轴的外端靠一个独立的轴承来支撑的。上有两个偏心轮驱动的主滑阀和膨胀阀,调节器根据的高压蒸汽机负荷来自动的调节膨胀程度。

    前前后后用了一个多时辰,不停的比对数据,根据数据再去看高压蒸汽机的实物,命人一个个环节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边,确定没有问题后,终于下达了命令:“点火。”

    锅炉被点燃了。锅炉工好像守着什么宝贝似的,小心翼翼的往里加煤。大家的眼睛死死的盯住蒸汽机。渐渐的,气缸开始工作了,声音越来越大,震的耳膜发疼。

    曲柄转动得越来越快,很快人们已经看不清他的样子。一台超出了大明人思想理念的机器诞生了。

    尽管李国庆已经多次解释过,当人们看到机器真能代替人力、畜力进行工作,一个个激动不已,宋应星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诞生了一样,眼泪仞不住的流了下来。

    这台蒸汽机是用于疲劳实验的。所以,会一直不停的让它运动下去,直到出现故障为止。

    在第一台原型机进行运行时间极限测试的时候,第二台原型机上极限气压测试也开始了,压力表的指针在一点点上升。

    从零点三五兆帕,再到零点五兆帕,再到一兆帕,三兆帕,五兆帕,在挑战六点五兆帕的时候,核心部件的气缸才因无法承受而剧烈震动。赶紧将压力降为五兆帕,观察运行状况。

    然而五兆帕的成功,也是极大的激励了宋应星他们,这带来的,几乎是跨越式的发展!

    如果量产机型也能够维持五兆帕的气压稳定运行,那么做出来的蒸汽机组,甚至能够达到上万匹马力以上!

    当然了,现在是不可能的,这个标准那已经是后世一战期间的标准了,以现有的手段,李国庆就是想尽办法,也达不到这种程度。不过这个日子也不远了,只要钢铁厂正式运营,一切皆有可能。

    宋应星把点火试车成功的消息告诉了李国庆,李国庆也有些兴奋,高兴的说道:

    “有了蒸汽机,不仅预示着咱们进入了真正的工业革命时期,也是一场翻天复地世纪大变革,这将是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老宋,你就是这个成就的缔造者之一。”

    “殿下过奖了,殿下才是真正的缔造者,我们只不过是跟随吧。”宋应星连忙客气的推脱。

    “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实现一个整体的产业升级,水力机床,将会进入历史的垃圾堆。我们的枪会越来越精准,我们造炮的愿望,随着钢材的满足,马上就会实现。”李国庆依然兴奋的说着。

    宋应星何尝试不明白这一点,只要是有了蒸汽机,不仅能对于过去的工业进行产业升级。对于未来正在研究的一些产业,也能真正的付诸实践了。

    大明将会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变革。

    宋应星也露出了笑容说道:“要不是殿下年纪太小,我真想拽着你去喝两杯。”

    李国庆说道:“这仅仅是个开始,等到具体数据出来以后,我们还得将它定型生产。不能只有一个型号,要满足不同工作的需求。”

    这个时候,不知道小柳絮。从什么地方钻进了李国庆的书房:“太子哥哥,你说的那个机器,能带着我四处跑吗?”

    “当然能啦,现在这个机器还小,没长大呢。等这个机器长大了,就可以带着小柳絮四处跑。可以去山里,可以去大海。也可以去天空啊。”李国庆半开玩笑的说着。

    “太子哥哥骗人。去山里,去大海还差不多,怎么可能飞到天上去呀?”柳絮貌似戳穿了李国庆的谎话,瞪着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嗔怪道。

    李国庆看着柳絮,不紧不慢的说道:“小柳絮,太子哥哥可真没骗你。真的有一种东西能飞上天,叫作飞机,带着你去周游世界,到时候你可不能害怕哟。”

    “那太子哥哥,什么时候能把它造出来,让我在天上飞呢?”小柳絮依然不依不饶的问道。

    李国庆忽然想起了后世,在那蓝天白云中翱翔的情景,心里有些惆怅。轻声地自言自语道:“也许吧,或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谁知道呢?”

    宋应星在一旁听着两个人的对话,张着大嘴说不出话来,太子的心里还有能飞上天的机器,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器,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看得到,想到此处,也有些黯然。

    为了转移小柳絮的注意力,李国庆从桌上拿起那个望远镜,递给她,说道:“太子哥哥送你一个礼物。小心点儿,别摔坏了。”

    柳絮一把抓过望远镜,两个眼睛立即成了弯月亮,说了一声:“谢谢太子哥哥!”转身连蹦带跳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