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一章:西班牙大帆船

    第三十一章:西班牙大帆船

    醉温之意不在酒,秦瑜当然不会平白无故地请那些卡斯蒂利亚人白吃白喝。

    庆功宴结束后,秦瑜就拿了纸笔偷偷上了卡斯蒂利亚人的大帆船。

    出于好奇,张家父子和便宜老爹也跟着上了搁浅在沙滩上的大帆船。

    长期在远洋上航行的海船,卫生情况自然堪忧。他们登船之后就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恶臭。

    “红夷不可小觑啊。”站在大帆船上的秦舒元感慨道,“英宗之后,我大周就再没有能力造出能够远洋的海船。”

    “等到他们造出更大的,航速更快,更先进的海船,欧罗巴人将是我中华的第一大敌。”

    秦瑜让张承父子和几个亲兵打着火把,好让他看清楚船只的情况。每到一处他就找个平坦的地方把所看到的船只构造给画在纸上。

    秦瑜观察的很细心,画的也非常细心,连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不放过。

    和秦舒元这种连欧罗巴人来自哪里都不清楚的人说这些无异于是对牛弹琴,秦舒元不同意秦瑜的说法:“这话危言耸听了,我大周乃是万国来朝的天朝上国,而红夷不过是居住在瘴气密布的蛮荒之地,会造出大海船,也不过是会些奇技淫巧罢了。”

    秦瑜没有兴趣向秦舒元普及地理知识,毕竟秦舒元是这个时代的土著,还是不怎么开化的土著,他不想白费口舌。

    秦舒元虽然看不起欧罗巴人,也就是他口中的红夷。不过秦舒元对船上的舰炮很感兴趣。

    秦舒元在辽阳城亲眼见识过欧罗巴红夷的大炮。他看着安装在炮车上的舰炮,舰炮的炮管长度和口径比辽阳城的红夷大炮小的多,不似红夷大炮那么笨重。

    辽阳城是辽东最大的城池,整个辽阳城的欧罗巴红夷大炮也不过三十几门。而这艘大帆船上的火炮竟有足足二十四门,一艘战船上的火炮数量竟然和一座城池的火炮数量差不了多少,可见欧罗巴人重视并善于运用火器。

    都说欧罗巴人船坚炮利,船坚秦舒元不敢打包票。但是这炮利肯定是八九不离十了。

    秦瑜想把长生岛打造成一座坚固的要塞,火炮是不可或缺的武器。这些舰炮可是好东西,虽然射程不如陆炮,但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强。

    秦瑜指挥他的人把船上的火炮卸下船,张世武不知道从哪里抬来一口死沉死沉的箱子。

    箱子上了锁,秦瑜让人撬开,撬开箱子以后,发现箱子里躺着雪亮的银币。

    “这些都是银子啊。”张世武拿了两枚银元放在手上掂了掂,分量十足。

    只是张世武非常不理解欧罗巴人为什么还要在这些银片上面银上人头和一些稀奇古怪的图案(纹章)和字。

    “这些欧罗巴人居然在这些银片上印字涂鸦,这多费事儿啊。”张世武把手中的两枚银元丢回了箱子里,没有秦瑜的命令,他不敢乱拿船上的东西,“像这样的箱子,船上还有三四十口。奶奶的,这些红夷还真他娘的有钱,曼殊人和他们一比,就是个臭要饭的叫花子。”

    张世武心生感慨,都是蛮夷怎么就差距这么大的。要是曼殊人也像红夷这么有钱,也不会天天骚扰辽东,时不时来抢劫一把。

    “这是红夷的银圆。”当高官的秦舒元见识要比张世文广一些,“我听说这种银圆成色极好,用之便利,在两广和福建非常受欢迎。”

    “是红夷的银元。”看来这个老爹还是有点见识的,也不像他想象的那么不堪。

    银圆能够运到东亚,说明此时西班牙人已经占领了中美洲地区,也就是后世的墨西哥,并大力开采了那里的银矿,制成银圆。

    东亚地区因为柴荣这只蝴蝶历史发生了一点变化。不过大致的走向还是没有变的,想来欧洲那边也一样,历史的大趋势不会有所改变。

    欧洲此时正处于地理大发现末期,正在进行着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为一个多世纪后的工业化铺路。

    张世武看到秦瑜从船长室里顺了一根空心的金属的管子,他知道秦瑜那这根空心管子有什么用。

    “船上的那些银片子要不要搬下船去?”张世武问秦瑜道。

    他不关心秦瑜手里拿着的那根可以收缩的空心管子是什么,他最关心的是这三十几箱的银片子,这可是一笔巨款。

    这些箱子每口都有四五十斤重,三十几箱,少说十几万两的银子。这可是十几万两银子,秦家一年给手底下的家兵发的军饷都没有这么多。

    “除了火炮,其余的东西一律不动。”秦瑜下了道让张世武很沮丧的命令。

    张世武不明白秦瑜为什么会放着白花花的银片子不要,这可是十几万两成色好的足银!担心红夷?不像,秦瑜连杀人不眨眼的曼殊人都不怕,怎么会怕这些红夷。

    再者,这些红夷现在都醉的跟死猪一样,要弄死这些蛮夷只是秦瑜一句话的事情。弄死这些蛮夷,再把这艘大海船烧了毁尸灭迹,不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十几万两白银揽到自己口袋里了?

    “放着现成的银子不要?”秦舒元皱着眉头,感到这十几万两银子不要太可惜了。

    “不是不要。”秦瑜说出来缘由,“红夷漂洋过海,远道而来,无非是为了利,他们是来买我们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的。”

    “你想和红夷做生意?”秦舒元看出了秦瑜的想法,“擅自和夷人通商可是重罪,朝廷若是追究下来……”

    不错,秦瑜想和红夷做生意。脚踏实地地发展农耕也能够养活一支军队。不过需要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商业的利润回报远远不是农业能比的。

    欧罗巴人有银子,还有先进的火器,和他们做生意稳赚不赔,还能够获取到西方先进的技术。

    虽说现在大周的科技和西方比起来也没那么不堪,互有长短。但是在某些方面大周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

    比方说秦瑜脚下的这艘远洋海船,航海科技现在西方已经远强于大周。西方现在都已经开始全球殖民了,而大周还在为东南海疆乘着破船的倭寇头疼,这就是差距!

    再比方说秦瑜的手里的这支望远镜,周人称之为千里镜,大周也不能制造。这说明在光学领域,西方也把大周甩开了。

    “辽东已经连续三年大灾,爹爹难道真的指望复州的那些田养活两千精骑?”秦瑜问道。

    这句话倒是真将秦舒元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