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六章:统帅之争

    第五十六章:统帅之争

    一个地方同时有三个总督这在大周近三百年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品轶,督宪是从一品,而刘总督和邓总督是正二品,自然是督宪是总指挥了。”卢纶说道。

    胡瑾苦笑着摇头道:“恐怕没那么简单。”

    辽国公公孙垂和辽东总督刘宗成,辽东巡抚赵明诚在辽国公府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两位总督,为他们的接风洗尘。

    “辽东军民盼二位总督大人久矣!”刘宗成拱手道,“二位大人来辽东,有如久旱逢甘霖!”

    辽国公公孙垂亦道:“二位总督大人肯莅临寒舍,寒舍可谓是蓬荜生辉啊!”

    “辽东军民盼的是胡大人的浙军,恐怕不是我叫花子一般的川军。”邓文河说道。

    “哪里的话,哪里的话,无论是浙军还川军,都是我辽东军民的救星!二位总督里边请!让我等为二位总督接风洗尘!”公孙垂将胡瑾和邓文河请进府内。

    公孙垂的寒舍可并不寒酸,辽国公公孙氏一族占据了辽东的膏腴之地,是辽东四大家族中最为富有的一家。

    放眼整个辽东能和公孙垂比富的只有被曼殊人抓走的那位辽王。

    三位总督,一位巡抚,今日辽国公府可谓是大佬云集。

    大周四位最显赫的总督,有三位都出现了辽国公府上。

    公孙垂自然不敢怠慢这四位朝廷大员,府内早已备好了美味佳肴,辽东当地的山珍,只等他们入席。

    赵明诚是在场的四位封疆大吏中最为特殊的一位,他的特殊不仅仅是官职上的特殊,其他三人是总督而他是巡抚。

    这三个总督多多少少和如今掌权的浙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他赵明诚是正儿八经的吴党。

    一个吴党的巡抚挤在三个浙党的总督之间多多少少有点尴尬。

    但没办法,接待川军和浙军入辽是头等大事,不能没有赵明诚这个巡抚在场。

    “辽国公的府邸可一点也不寒酸啊。”落座后邓文河说道,“放眼整个蜀地,老夫去过的地方也只有蜀王府能够和辽国公的府邸相较一二。”

    “邓总督说笑了。”公孙垂笑道。

    “二位总督既然到了辽东,日后我们就是一起共事的同僚了。”刘宗成举起酒杯,“还望日后二位能够配合我辽东军,一起抗击曼殊鞑子!恢复辽东故土!中兴我大周!”

    刘宗成慷慨激昂的陈词并没有引起众人的喝彩,而是让场面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赵明诚暗自摇头,刘宗成怎么说也是老官油子了,怎么这会儿情商变的这么低?

    朝廷调邓文河和胡瑾入辽,摆明了是要让胡邓二人收拾刘宗成留下的烂摊子,将来辽东的掌舵人不是胡瑾就是邓文河,怎么也不会落到刘宗成这个戴罪之臣身上。

    “刘总督,论品轶,刘总督不过是正二品,而胡总督却是挂着兵部尚书衔的从一品总督。”卢纶开口说道,“再者,论起战力,我浙军敢说第二,大周那支军队敢说第一啊?要配合也是辽东边军和川军配合我浙军行动。”

    “卢纶!住口!”胡瑾喝道,“在座的都是总督巡抚,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员,还没有你这个赞画说话的份。”

    “论品轶,自然是该听胡总督的。”邓文河说道,“只是浙军虽锐,但终究还是人数太少,入辽的浙军只有两万之数,而曼殊人鞑子可是号称有二十万精锐,这些曼殊精锐多数还是骑兵。敢问胡总督能以二万浙军之精锐胜曼殊二十万铁骑?”

    “当然不能。”胡瑾非常痛快地承认了。

    邓文河正欲继续说下去,赵明诚却打断了他的话茬:“邓总督说的对,浙军虽锐,但终究还是人数太少,再者初来乍到,对辽东的情况也不甚了解。至于谁是辽东的总指挥,总督这三路兵马,还要等圣上的意思。”

    赵明诚站出来和稀泥。

    在场的诸人中,只有赵明诚和公孙垂不是浙党中人,是和稀泥的最佳人选。

    公孙垂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在旁边一声不吭,谁也不想得罪,只想好好做他的安乐公爷。赵明诚见状只得站了出来。

    赵明诚希望无论是川军浙军还是辽东边军都能够齐心对抗曼殊鞑子。

    三个浙党的总督都是浙党的核心骨干人物,浙党内部闹矛盾,吴党能够从中受益。

    但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他们,而是所谓的大金。

    大敌当前,眼下最紧要的是团结一致,抵御曼殊人的进攻。

    塞外闹雪灾,曼殊人的日子不会好过,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破边墙进入辽东劫掠一番。

    邓文河颇为不悦,他想着川军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往后肯定是抗金的主力。邓文河想为川军争取主动权,担任辽东地区的军事总指挥。

    朝廷大军云集于辽东,辽东的军费肯定少不了。只要担任了辽东地区的军事总指挥,那么在分配军饷乃至武器装备等军事资源上就有优先权。

    川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差了,六万川军,带甲之士仅有三万,而其中多数还是藤甲,铁甲只有一万余副,邓文河想借此机会改善川军的装备,提升川军的战力。

    “赵巡抚说的有理。”胡瑾说道,“军国大事,还是皇上定夺。”

    “也只能如此了。”在考虑良久之后,邓文河也认为只能这样了,他叹了一口气,“只是眼下大敌当前,没个主帅统筹兵马,于朝廷和国家而言,终非幸事。”

    邓文河也是明白人,很清楚未来辽东的军事统帅不是他就是胡瑾,怎么也轮不到刘宗成。既然胡瑾给了他台阶下,不和他争,邓文河要是再喝胡瑾纠缠下去,就显得他小家子气了。

    辽东最高军事统帅问题不仅仅是邓文河一个人担心的问题,也是在场所有朝廷大员们所担心的问题。

    能够混到总督这个级别的封疆大吏,大家都不傻,至少在智商和能力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

    “诸位大人。”赵明诚说道,“我想皇上和内阁现在正在挑选辽东的军事主帅,朝廷的任命文书不日就会到达辽东。我等所要做的就是在任命书到达辽东之前,摒弃前嫌,共同保卫辽东疆土。”

    “赵大人有何高见?”胡瑾问赵明诚道。

    “辽东膏腴之地无外乎沈阳和辽阳二城。”赵明诚说道,“下官斗胆,下官的意思是川军和浙军暂时驻扎辽阳和沈阳二城,等朝廷任命了主帅,再由主帅统筹部署川军和浙军。”

    赵明诚说出了他的权宜之计。

    辽阳和沈阳地处辽东腹地,同时也是辽东最富庶的地区,屯粮相对充足。且城坚炮利,只要有足够的军队驻守,曼殊人一时半会儿啃不下这两坐大城。

    曼殊人的军队以骑兵为主,野外作战是曼殊人的长处,而攻城拔地则是曼殊人的短处。尤其是攻打辽阳城和沈阳城这种城坚炮利,防备森严的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