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外阁大学士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神机营的士兵,他们排着散乱的队伍,趾高气扬的走着。

    在围观的百姓看来,神机营士兵那崭新的火铳配上那身军服,就是天兵天将一般。也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打败鞑靼。

    紧跟在后边的,就是那些被俘虏的士兵,一眼望不到头。朱厚照特意让这些俘虏排成两队,就是为了显摆。三万俘虏只排两列,最起码也十几里的队伍呢。这些俘虏进了城,大部分就被关押到了临时建造的监狱。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劳逸。

    小半天之后,万众期待的达延汗终于出现了。只见他被关在一辆囚车中,身上穿着的还是他那身威风凛凛的战袍。但现在他完全没了以前的那种精气神,战败被俘,还被关在笼子里任人观赏,简直比杀了他更难受。他本想着自杀,可好死不如赖活着,就苟活着吧。

    囚车后面,朱厚照带着李牧雄赳赳气昂昂的,他们有这得意的资本。

    宁王委派的奸细李士实拼命往前挤,终于隔着人群的缝隙瞧见了达延汗的囚车和跟在后面的人。他恨不得自己现在有一把火铳,冲着皇帝来一发。那样皇帝一死,又无储君,天下必乱。可李士实随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死了之后如果宁王成不了大业,那岂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白白送死,不妥,大不妥。

    这种刺王杀驾的掉脑袋任务,还是交给那些二愣子去办吧。

    李牧跟着朱厚照,一路风光无限,来到了皇宫。文武百官早就等着了。李牧头一回见到这么多的衣冠禽兽,他们列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很是神气。

    朱厚照当仁不让的走在了最前面,他的鼻孔都快朝天了,仿佛在说,瞧,老子把鞑靼的老大给你们捉回来了,厉害不。李牧、江彬、张永、钱宁等跟在后面,押送着那达延汗给这些官员们开开眼界。

    一个李牧没见过的小太监,念了一道又长又臭的圣旨,大致意思就是说这达延汗罪该万死,有功的将士会依照功绩行赏。然后所有人全都山呼万岁。

    杨一清走到朱厚照跟前,说道:“还请皇上换上朝服,祭拜天地,告慰先祖。”

    “知道了。”

    朱厚照离开之后,那些大臣们就全都开始围观起达延汗来,看看这个传说中的鞑靼小王子到底长什么样。

    梁储走到李牧身边,说道:“没想到啊,你这去宣府一趟,出息了啊。”

    “嘿嘿,过奖,过奖。”谁被夸了都高兴,李牧现在就很高兴。

    梁储又说道:“明日我就去李府凑凑热闹,李东阳那老家伙,还欠我一顿酒呢。”

    李牧对这家伙有了心理阴影,心想,您怕是想去蹭吃蹭喝吧。

    今日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搞那些献俘的仪式,李牧觉得无趣就直接溜回家了。不止今日,接下来还要持续还几天呢。在李牧看来,热闹热闹就行了,哪儿来那么多折腾人的繁琐仪式。

    朱厚照忙活完了一天的事情,累了个半死,他没有回镇国将军府,而是去了乾清宫休息。他的乾清宫已经修好了,在不差钱的情况下,修的就是快。

    次日上午,太后和朱厚照开始合计怎么封赏那些有功的人。

    朱厚照说道:“母后,我打算给江彬和钱宁都封个伯爵,他们在边关也算是劳苦功高。值得这么一个爵位。”

    打了这个大胜仗,封三五个爵位,别人也无话可说。太后同意了朱厚照的意见,“就按你说的去办吧,他两个在你身边也算是勤勉的。那李牧你打算怎么奖赏。”

    朱厚照有些为难了。该怎么封赏李牧确实是个难题。要说给他个爵位吧,那以后就不能掺和那些文官的事情了。按照大明的惯例,勋贵从武,真要是让李牧以后远离文官那摊子事,是大明的一大损失。李牧现在又不是官员,没办法升官。

    在想了很久之后,朱厚照说道:“有了。他的大舅哥张立德,跟着张永在宣府抓了数万俘虏,不如也封他一个伯爵。至于小弟,我就封他一个问天阁大学士。”

    太后愣了下,“皇儿,这内阁大学士可不是儿戏啊,而且好像也没有这问天阁大学士啊。”

    朱厚照笑着说道:“母后,谁说是内阁了。我封李牧的是外阁大学士,只是一个荣衔,不参政。以后除了问天阁,还要在城里建一些大高楼,到时候就将那些高楼命名为外阁。一些有功的文官,咱就封他去当外阁大学士。以前总是什么太傅、太师、太保的,太过尊崇。而这外阁大学士,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只需要加上秩同几品,就能定下级别。”

    张太后被朱厚照这异想天开的法子给打动了,这样似乎也可以。她说道:“既然你想封他为外阁大学士,那就封吧。他的夫人是正五品的诰命,就让他这问天阁大学士秩同正五品吧。正好跟内阁大学士品级一样,听起来也好听点。”

    内阁那边对这个主意也没什么意见,不过又是如同李兆成那奉旨西洋宣恩使一样的手段。只要不参政,不抢他们的饭碗,爱叫啥叫啥。

    于是乎一道圣旨就昭告天下,大明从此设立外阁,不参与朝政,只作为荣衔封赏,有官身但无定级。其实就是跟太傅、太师、太保这种虚衔差不多。

    下午,李牧在家里就接到了封赏自己的圣旨。张永亲自来的,还带着江彬和钱宁。

    李家的人听说来了圣旨,赶紧摆上了香案,都来接旨。

    李牧趁着中间的间隙,问张永说道:“张公公,您能不能透透风,我大哥准备封我个啥?是不是要封爵位了?”

    李牧其实在心里非常期盼着封他个爵位,那样就可以放心享受美好生活了,也不用再去读书考试。

    张永笑着说:“李小哥,您就耐着性子听听吧,绝对意想不到。”

    李牧嘟了嘟嘴,心想,你不说就不说,老子等下就知道了。

    张永打开圣旨,扯着嗓子念到:“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旌奖贤劳,以慰有功……有无相生,内外相成。今设外阁以封赏谋臣……李东阳之孙李牧,年少有为,于宣府立下功绩,特封为正五品问天阁大学士,恩荣终生。入外阁行走,为天下表率。正德十一年三月十八日。”

    接完圣旨,李牧傻眼了。这啥情况,自己成了正五品的问天阁大学士,可是这外阁在哪儿?难不成是自己那片工地?让我去工地行走?这哪个生孩子没**的写的圣旨。他仔细瞅了瞅圣旨上的字迹,这字迹他认得,原来是那梁储写的。

    张永见李牧一脸茫然,于是解释说道:“李小哥,这外阁呀,跟内阁相对。但只是虚衔。不用领事操劳的。”

    虽然张永没怎么说明白,但李牧大致知道自己这头顶上的问天阁大学士是怎么一回事了。合着大哥这是给他挂了个响亮至极的名头。

    “还有别的封赏吗?我可是立下了大功的。”

    江彬走过来说道:“当然有啊,张立德跟我还有钱宁,都要一起被敕封伯爵,过两日应该就会有圣旨来了吧。”

    听到江彬这样说,李家的人全都来了精神。这可是少夫人张婉秋的大哥,没想到一下子就要被封伯爵。要知道大明的爵位可是极其难得,除了当外戚,就是去战场上搏命才能换来。

    一旁的张立德只觉得自己快被这惊天的馅饼给砸晕了。他以前只是一个不入流品的跑腿小吏,在妹夫的指引下跑去边关混功绩,才一年多的时间,就混成了伯爵。真是时来运转,青云直上。

    李东阳叹了口气,说道:“牧儿啊,看来你以后还是得好好读书啊。不然没有进士出身,进不了朝堂办事。”

    李牧才不在乎这个,要不是你李老头逼迫着,小爷还是那个快活的吃喝玩乐无忧无虑的少年。

    “爷爷说的极是,我今后一定好好努力,准备参加今年的乡试。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虽然李牧被封的是个虚衔,但好歹也是正五品,可以穿官服的。

    李家开始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来赴宴。其实主要是为了庆祝张立德将要被封伯爵这件事。

    内阁大学士梁储使出了蹭饭的终极奥义,带着全家老小都来赴宴。李牧可是怕了这个梁老头,整场宴席上都坐在爷爷身边,乖巧至极。

    他不说话,不代表梁储就放过他。

    梁储说道:“李东阳,你这个孙子真是有出息啊。年纪轻轻的就混了个外阁大学士。跟我这内阁大学士差不多。那圣旨还是我亲自捉刀代笔的呢。”

    李牧嘴巴又撅了起来,这哪儿是差不多啊,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内阁大学士虽然是正五品,但权势滔天,而且还会被加封正一品的虚衔。圣旨上让李牧入外阁行走,八成是这梁老头在开玩笑。

    李东阳浑然不顾李牧的小脸色,笑着说道:“听说你带着他从南京回来的路上,悉心指导他功课。能有你指导,也算是他的福气。”

    李牧张了张嘴,没有出声。但如果有懂唇语的,就会知道李牧所说的,“呸,是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