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郑锦这几天在课堂上讲的是《天工开物》上的内容,但又绝不仅限于书本,书籍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但不得不说,这由宋应星编著,初刊于1637年的《天工开物》,真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神书!

    全书收录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诸多技术,诸如机械、砖瓦、陶瓷、兵器、纺织、采煤、制盐等等,并以图文的方式来展现,令人一目了然。

    不过这本书也有很大的缺陷,便是宋应星只写一项技术的过程、结果,而不写其中的原理。

    这其实也不怪宋应星,因为就算是再熟练的工匠,基本上也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郑锦在课堂上,便时常就《天工开物》里的技术展开来讲,不仅详解如何做,还要借助后世的知识,说出缘由来。

    借此机会,郑锦便慢慢的将后世的知识一点一点的带出来。

    其实那艘与郑锦一起穿越的渔船里,有大量基础科学的书籍,郑锦完全可以将这些书拿出来当教材。

    但是如果那样做的话,传了出去,未免也太过惊世骇俗了,到时郑锦怕是要被人当作怪物抓起来的。

    反正现在郑锦还年轻,他已打算花费今后数十年的时间,用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的进行改变

    铛铛铛!

    三道铜质金属的敲击声响起,这便是下课铃声了,这片露天课堂这才终于喧闹起来,不过大都不是在闲聊,而是在互相探讨疑问,诉说脑海中的想法见解。

    郑锦也没急着离开,仍坐在在那给前来问问题的人解惑,直到远远的望见了郭槐,这才起身离开。

    郭槐忙上前见礼,郑锦问他:你今日回来神木镇有何事?

    郭槐道:咱那里已建得有些规模了,想请世子去看看,指点不足之处,顺便为营地题个名字。

    郑锦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

    离开学堂的路上,郭槐问郑锦:世子,学堂的那些学生,似乎也太听话了,都是些好苗子啊!

    郑锦道:那是因为一开始时,这里是有六百个学生的,调皮捣蛋、不服管教、无心学习的人全都慢慢清理了出去。

    清理出去的学生,郑锦也不是完全就不理他们了,又按他们自己的兴趣,安排了去造船厂、造纸坊、农林部等地方学习。

    这批上次从厦门招募来的少年,基本都是孤儿,只要找准了兴趣所在,大多数还是很上进好学的。

    十月初一的中午,郑锦乘船随郭槐来到了新定居点,胡安国在岸边相侯,带人热情迎接。

    此时的新定居点,果然已是有了不小的成果。

    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几座高耸的烟囱整个新定居地,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郑锦点头赞许道:

    不错,仅仅五百余人,只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新定居地建设得如此规模,成绩斐然啊!

    郭槐、胡安国等人听后,都发自内心的笑了。

    巡视了一圈后,郑锦沉吟了片刻。

    这里是我们第一个击破的土著部落所在,但杀戮非我愿,我还是希望辖地内的百姓能永远安宁,这里便称‘永宁堡’,如何?

    永宁永宁这个名字好!寓意深远,便叫永宁堡吧!

    众人听后,都立即大呼应好,于是这个新定居点的名称,便这么敲定了下来。

    郭槐早就让人准备好了一块界碑,想要让郑锦写下永宁堡三字,但郑锦却说:

    还是由你这位首任殖民官来写吧。

    其实是郑锦知道自己的毛笔字写得有点难看,根本上不了台面,也就不出来献这个丑了。

    郭槐只好亲自执笔,写下字迹后,让工匠雕刻在了界碑上,然后树立在了码头边上。

    新定居点永宁堡,就此才算是正式成立了。

    傍晚时分,郑锦在烛灯下看着胡安国让人描绘的永宁堡周边地形图。

    正看得入神时,有人忽然急匆匆的在胡安国耳边禀告着什么。

    胡安国听后,顿时大喜:世子,金矿总算是找着了!

    哦?在哪个位置?

    胡安国伸手在地图上点了点。

    在这片树林里面,这是一快平地,他娘的,谁能想到那些枯枝败叶下竟藏着有金子!

    这可真是灯下黑了。

    那片树林离永宁堡近得很,又没有山体,胡安国派去找金矿的人也不知路过了多少遍,却没在那里探寻过一次。

    若不是伐木的人不经意的在那里捡到了金粒,还不知要多久才能发现呢。

    郑锦连忙带人去那里探查了一番,果然是一个小型金矿,总的储量也不知有没有一吨,但胜在极易开采。

    第二天仔细的将四周探测后,发现这附近竟还存在着一个小型铜矿,储量在三四吨,算是个意外之喜。

    郑锦于是很快制定了永宁堡的发展计划。

    初期以矿藏资源开采为主,同时也要注重粮食、蔬菜的种植,因为等到矿藏开采完后,这里将会转变为一个粮食生产基地。

    毕竟按照郑锦的计划,以后还会一路向着淡水河的上游去继续移民,这个过程中无疑要花费大量的粮食。

    而如果能将永宁堡建设为粮食生产中心的话,无疑便能省去许多麻烦,为整个淡水流域开发计划奠定坚实的一环!

    郭槐、胡安国听完了郑锦对于永宁堡的未来展望后,都立即燃气了满腔热情,自信满满的承诺一定会坚定的将这里建设好,不负郑锦的期望!

    于是经过几天的准备后,永宁金矿正式开始开采,为此郑锦还专门从神木镇迁了三百多人过来补充这里的劳动力。

    虽然这种小型金矿就算传了出去也没什么,郑锦还是让郭槐、胡安国注意保密工作,省得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来。

    当第一箱黄金开采出来后,郑锦也告别了永宁堡众人,乘船返回了神木镇。

    这时,神木镇的烟草已采摘完毕,郑锦便着手成立了香烟厂,让人开始生产卷纸烟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