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6章 风雨欲来

    1657年是丁酉年,在这年的岁末,清朝举行了规模浩大的科举考试,

    自从顺治到京师后,面对新的统治形势,清廷急需巩固统治。

    为此,汉臣范文程建议朝廷抓紧科举考试,以此笼络汉人士子,

    他给顺治奏折写道:;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

    顺治当即采纳,顺治二年就进行乡试,而且一切科考制,都沿续明朝。

    不过头几年,科举的规模实在有限,参加的人不算多,录取的人也少,

    直到近些年,随着清廷的宝座愈发牢固,参加科举的士子规模才逐渐加大,

    1657年,参加科举的人数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当时,参加顺天乡试士子就达5700人,光直隶各府县就有四千人,国子监的考生有1700人。

    但录取率却很低,正副两榜只录取206人,录取率连四分之一都不到看,竞争可谓激烈。

    顺治帝本人也大为高兴,参加科举的人如此之多,正是我大清统治牢固的证明啊!

    但谁也没想到,顺天府乡试,却发生了重大的舞弊案,狠狠的打了顺治帝的脸。

    生员陆其贤以银三千两,贿买考官李振邺、张我朴得中举人,致京闱发榜后;途谣巷议,啧有烦言。;

    这起科场舞弊案迁延半年,李振邺、张我朴等处斩,多人流徙尚阳堡。

    (尚阳堡是明长城下最北方的边堡之一,向来苦寒贫困。)

    顺天府乡试发生在十月,而在十二月,又有人奏参江南主考官方猷弊窦多端,以联宗的缘故,取中少詹事方拱乾之子方章钺为举人。

    有人刊《万金记传奇》,以方字去一点为万,钱字去右旁为金,指二主考官姓,极尽其纳贿作弊丑态。

    此案,同考官十八人,全部处绞刑。举人方章钺等八人,各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宁古塔

    丁酉年这两场科考舞弊案,牵连甚广,在清廷内部造成了一定的动荡,

    据孟心史考证:;丁酉狱蔓延几及全国,以顺天、江南两省为巨,次则河南,又次则山东、山西,共五闱;。

    事实上,虽然科场舞弊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清代一朝,科场案却接二连三的发生,对清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而相对于其他省闱的乡试案,顺天府地处京畿要地,江南则是人文荟萃的赋税重地,

    因此,丁酉年几乎同时在这两地发生的科举舞弊案,造成的影响尤其的大

    虽然有科场舞弊案的糟心事,福建、浙江的局势也不太妙,但在1657年的岁末,清廷上下依旧是一派喜气祥和,

    因为京师现在更受瞩目的,是孙可望归顺这件大事!

    清廷对于孙可望的来归极为重视,这年十二月,顺治帝便特旨封孙可望为义王。

    为了体现赏不逾时,清廷派内翰林弘文院学士麻勒吉为正使,礼部尚书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胡兆龙、礼部右侍郎祁彻白为副使赍册、印,专程前往湖南行册封礼。

    这里作一点对比也许更能加深了解清胜明败的原因之一。

    1649年孙可望统率数十万貔貅之众,以云南全省之地自愿归附风雨飘摇中的永历朝廷,南明君臣在封一字王上备极刁难;

    而清廷对仅率数百人狼狈来归的孙可望却毫不犹豫地加封王爵。

    不能不看到,清廷的度量和眼光确实比永历朝廷高明得多。

    但清廷之所以如此大方,不过是看到了孙可望的利用价值,

    一旦他没了价值,孙可望清廷也会毫不犹豫的弃如敝履。

    按照历史的发展,在永历朝廷覆灭后,孙可望便被迫自请削去了王爵,不久后,便;意外的死于打猎事故;。

    孙可望此人死有余辜,他受到清廷特殊的恩遇,靠的是出卖云贵川抗清事业。

    他刚刚逃到湖南宝庆,就给清廷递上了;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的奏疏,

    疏中避而不提张献忠开创的大西军事业,说什么;望以关西布衣,适丁明季丧亡之际,不自甘于辕下,遂称藩于滇黔楚蜀之间;,

    把自己打扮成逐鹿中原的英雄,他俨然以;国主;自居,把大西军称为;望兵;、西南抗清基地为;望土;,

    恬不知耻地把同系张献忠义子和大将的李定国、刘文秀说成是自己;恩拔;起来的人物,又把李定国等人反对他专横跋扈、帝制自为的措施说成;以奴叛主;。

    接着,他要求清廷发兵,;则滇黔蜀地愿尽入于皇上之版图,兵马将士愿咸奉皇上之军旅;。

    到湘乡、长沙同洪承畴见面时,又如洪承畴奏疏所说:;伪王孙可望另有开列云贵形势机宜,职方在查询,再具密疏,恭请宸衷裁断。;

    他还同清经略洪承畴会同各提督、总兵进行图上作业,;绘图讲究,有同聚米为山,明如指掌;。

    为了取悦于清廷,孙可望不仅提供了永历朝廷军事机密等各方面的情况,献上了;滇黔地图;,还为清军进攻提供了一批熟悉地形的向导,

    孙可望之所以如此卖力,是想清朝给他带兵,亲自讨伐李定国一雪前耻,

    十二月,清廷在孙可望的鼓动下,认为永历朝内乱、人心未定,决定乘此有利时机,进兵云贵,开始部署进兵事宜。

    当然了,以清廷的精明,是决计不可能给孙可望重新掌握兵权的,

    顺治命王、大臣商议后,最终决定:;以大兵分三路趋云南,指日奏功,无事可望再往;。

    尽管清廷出于种种考虑没有让孙可望亲赴前线,但还是充分利用了他过去在大西军和永历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加强了政治攻势。

    拟定了在三路进兵时,让孙可望遣人赍手书招诸将帅,先身说法,言他受王封,在清廷恩宠无比,诸将降者皆得予厚爵!

    这一计次带来的后果,或许不亚于千军万马,

    可以预料到,在孙可望的蛊惑下,将会有多少将领选择投降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