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9章 相府“千金”17

    听说居然还吃死过人, 老皇帝却丝毫没有忧色,仙师既然能领着他到这里,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果然阳焱立即便道:“应该是吃的时候不对, 许多食物未成熟的时候, 或者是生芽变质的时候, 也会产生毒质的, 可以让人研究一番。”

    “仙师所言极是,”老皇帝的热情一点也没有被这件事打消,对杨氏和蔼地笑了笑,道, “待朕命太医查探过后,若是证明此物可以食,定会记你一个大功。”

    杨氏闻言脸上却没有喜意,“扑通”一声跪下,面色发白地道:“民妇有罪。”

    “夫人莫怕,”老皇帝不解其意,安慰道, “所谓不知者不罪, 朕不会责怪你之前的少许冒犯,反而你发现了于国有利之物, 朕该奖赏你才对。”

    “民妇不敢欺瞒皇上,”杨氏却伏首道, “民妇原是丞相府侍妾, 因惧于主母刻薄,出嫁的女儿又不幸病死,万念俱灰之下假死逃了出来。”

    老皇帝想不到以为只是普通的妇人,竟然还牵扯到了曾经的一国之相, 仔细地询问起她事情的前因后果。

    杨氏只隐瞒了儿子的事,将如何假死又如何逃出相府的事一五一十地道来,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泣不成声。

    她实在是压抑太久了,在丞相府里虽然衣食无忧,但每一日都过得心惊胆颤,生怕什么时候儿子的身份就被发现,她不觉得祁宣能够护住她们母子,否则前头几个公子也不会死得不明不白。

    幸好儿子自己争气,脱去了桎梏之后就一飞冲天,连尊贵的皇帝陛下也对他尊敬有加。

    祁宣因为儿子落难一事她不觉得是儿子的错,当日祁宣行刑,念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她曾妆扮一番前去送行。

    听着行刑官逐条逐条念出他的罪行,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这个人罪有应得,想到自己曾经和一个满手血腥的人同床共枕,她就感觉到不寒而粟。

    那可是上百条人命啊!虽然不是直接死在祁宣的手上,但全都是因为他的命令所致,害了那么多人,难道他晚上睡觉都不会做噩梦的吗?

    杨氏原本还做了些他爱吃的东西,打算叫人给他送上去,至少不要做个饿死鬼,见到受害人家属在法场既伤心又欣慰地大喊他恶有恶报,甚至鼓掌称庆。

    一时间心里那些许怜悯和愧疚全都消失无踪,她转身就走,带去的东西也被她分给了乞丐,像这种人根本不就配得到别人的善心!

    老皇帝听完她的讲述之后一时没有决断,绿莺跪在一旁心里急得不行,杨氏倒是还算镇定,焱儿说过这位九五至尊心有善意,知道她的经历之后大概率不会追究。

    况且儿子让她种的这作物产量是真的惊人,若是证明能食物的话,绝对是于国于国有大功的,便是犯下重罪也足以抵消,更不要提她这些相对来说算是极小的事。

    果然没让她们等多久,老皇帝就对两个侍卫下了禁口令,还宽慰她叫她无需多想,待验过她种的作物之后,若是有用,定会给她记一个大功。

    得到准话之后,杨氏才真正地放下心,和绿莺一起恭敬地送皇帝也了门外,回来后和李妈三人相拥而泣。

    “好妹子,过了今天这一关,以后再不用提心吊胆,咱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莫要再掉眼泪了。”李妈自己忍不住泪眼,却细细地替她抹去泪水,小声宽慰。

    “姐姐,我担心焱儿。”杨氏摇了摇头,垂眸不语。

    虽然她不认为焱儿有错,但若是被人知道了他和祁宣的父子关系,即便他做的是大义灭亲的事,也免不了为世人所垢病。

    而且她们今日的行事对皇上来说算得上是利用了,万一有一天东窗事发,论的就是欺君之罪,到时候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她不敢去想像。

    她原是不愿意焱儿冒这么大风险行事的,可他却一意孤行,放话说若是她不肯配合,就直接秉明陛下,是罪是罚任陛上看着处置。

    杨氏无奈之下也只能答应下来,毕竟儿子年轻气盛,她真的怕他会冲动行事。

    而且他说的有一点没错,他们不可能永远都不来往,与其偷偷摸摸的说不定哪天就被人发现了,还不如把一切摆在明面上,反而不容易惹人怀疑。

    只是虽然事情到现在为止都很顺利,但她的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生怕一个不慎害得焱儿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看焱儿是个心里有成算的,妹子你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好生钻研他给你的东西,以后再做出些成就来,也能帮上他一二。”李妈劝道。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杨氏叹了一口气,嘱咐道,“以后我们在外定要万分小心,千万不能把焱儿的事说漏嘴了。”

    一路相扶相持走过来,她对义姐和义女的人品是信得过的,只担心她们会被人套了话去,才会再三叮嘱。

    “妹子放心,我便是死也不会向外透露一句。”李妈坚定地说道。

    她就是知道自己嘴笨,怕一不小心会露了痕迹,今天才躲着没有现身,心里已经决定以后少与人接触,才能更好地保护秘密。

    绿莺也跟着发下了毒誓,她年纪虽小,但也是知道感恩的,如果不是遇上了义母和义兄,她现在是个什么光景还不知道呢。

    三人叙完话后就心怀忐忑地等待着,那边阳焱回宫之后,却被老皇帝挥退宫人单独留下说话。

    “仙师怕是有事瞒着朕吧?”老皇帝一开口就毫不婉转。

    阳焱心中一惊,以为他是发现了什么破绽,不过面色却没有变化,镇定地反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仙师不用再遮掩了。”老皇帝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阳焱仔细回想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自己几人有什么疏忽,唯一最容易暴露的与娘亲相似的长相,也因为他这几个月时间慢慢地服药做了调整而仅剩一两分像了,按理说不至于让人产生联想才对。

    不过他并不是自大到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所有人都比不过他聪明的地步,既然被发现了,也只好认栽。

    “是贫道欺瞒了陛下,请陛下降罪。”话虽如此,但他心里有七八成的把握老皇帝不会怪他。

    毕竟他这几个月时间已经展现了自己足够多的才能,以老皇帝的性格该不会舍得因为身世来历问题就放弃他。

    退一步讲,就算自己料错了也不成问题,大不了他就离开皇宫,带上娘亲、李姨和绿莺到别的地方生活,虽然大桓朝强盛,但这片土地上还有着别的国家,况且飘洋过海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他倒无所谓去到哪里,就怕杨氏三人故土难离。

    他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料老皇帝却笑开了:“朕就知道,仙师连几个女子种了些东西都能算到,又怎么会不知道那东西的习性?”

    “仙师是担忧直接说出来朕会不相信,所以才提议朕找人研究吧?”他面露无奈,“其实仙师大可不必如此小心,便是你说天上的星星比月亮大,朕也信你!”

    ???

    星星还真的比月亮大!

    阳焱虚惊一场,想不到他说的隐瞒指的竟然是这件事,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顺着他的话道:“陛下英明,贫道的心思都被你料中了。”

    他的心里有些触动,老皇帝能坐上皇位,而且二十多年来江山稳固,他当然不是蠢人,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信任”二字而已。

    因为信任他,所以涉及他的事情都是往好的方面想,哪怕他说的话有些匪夷所思,也不会去怀疑。

    这样一个人还真让人讨厌不起来,以前阳焱对他其实是利用居多,这一刻却暗中决定要让他得偿所愿。

    如果他以后能保持追求大道的心不变的话,等他寿数尽了功德却还不够,倒是可以分他一点助他一臂之力。

    老皇帝不知他心中所想,此时正露出一副“果然不出朕所料”的得意表情:“仙师用心良苦也是为了朕,就不要提什么降罪不降罪的了。”

    “既然朕都已经知道了,那你也不必藏拙,那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又如何才可以安全地食物,都说给朕听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阳焱也就跟他科普起来,其实他叫杨氏种的就是后世非常常见的土豆,还是当初他在老道士的尸体上发现的。

    当时他兜里剩下的几个土豆都已经发了芽,他查看过他的尸体,应该是误食了之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

    后来他寻着老道的足迹找到了一个小山村,才知道这是十几年前村里的一个人带回来的,不过因为村里有人吃了反应不好,所以才被他们当作有毒的东西扔到了山上。

    阳焱将土豆的习性一一说明,待听到此物极易种植,耐干旱耐寒冷,而且成熟期只需要五个月左右后,老皇帝顿时喜笑颜开。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