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2章 车行雪野

    第二百一十二章?车行雪野

    车厢里,乘客寥寥,没有急事,谁会在除夕乘车远行?

    三傻子和云娥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望着窗外如席的雪片和苍茫的原野。

    三傻子说:“比许少爷家的大轿子还稳当呢,一点也不晕。”

    云娥说:“我要是回家告诉乡亲们,我坐过火车,他们指不定得咋羡慕呢。”

    就在他们坐着火车赶往奉天之时,铁山家大院,门仍大敞着,铁山依旧坐在上屋门口,向外张望。

    外面的鞭炮声逐渐密集起来,此起彼伏,这说明许多人家的年夜饭已经做好,放鞭开宴了。

    张大扎过来问过一次:“铁山叔,已经下午了,要不要做菜?”

    铁山像猛然醒悟,“啊?都下午了?那……再等等,再等等吧,你们要是饿了,先吃点啥玩意儿垫巴垫巴肚子吧。”

    张大扎应一声刚要走,黑娃子过来了,问:“爹,你到底在等谁?咋这么闹心?谁会在大年三十跑到咱家来?”

    铁山说道:“不是让你自己去个暖和屋子呆着吗?”

    黑娃子说:“俺自个呆着多没意思!对了,要不俺去俺姐的屋子吧,她屋里有香粉雪花膏啥的,俺去抹点搽点儿。”

    铁山一瞪眼睛,“你一个秃小子,抹那些玩意儿干啥?不成二刈子了?”

    “二刈子”,有人又写成“二椅子”,东北方言,指的是不男不女中性人,也有人称他们为“小白脸”或“二公”,就像现在所说的“娘炮”。

    在旧时东北,二刈子最遭人厌恶与膈应,那个时代,男人若不阳刚,简直不如猪狗。

    但不知为何,百年后,男人越来越阴柔,二刈子娘炮反倒成为一种时尚。

    黑娃嬉皮笑脸道:“大过年的,大人不能跟小孩儿瞪眼睛生气!我才不是二刈子呢,咱就是想把脸抹白一点儿不行吗?”

    铁山也没心思跟他纠缠,再有便是黑丫从军后,铁山对黑娃子便有些溺爱了,凡事都有点随着他顺着他。

    于是,铁山便冲黑娃子一挥手,“去吧去吧,你爱到哪屋到哪屋,想咋玩咋玩儿,别作祸就行。”

    他在说这番话时,眼睛并没有看黑娃子,而是仍然盯着院门,目不转睛。

    雪越来越大,起风了,风卷起地上的积雪,和天空的落雪搅在一起,形成了烟雪。

    黑娃子兴冲冲地跑到黑丫房间,给炕炉生了火,屋里也就有了热乎气。

    反正没人说他管他,小子便在姐姐房间里祸害起来。

    火车行驶在风雪弥漫的原野上,云娥扒窗望着,惊呼道:“这雪吓得对面都看不清人了,我还是头一次看到下这么大的雪呢。”

    火车开着开着,忽然停住了,而且一停,便是很久。

    三傻子心急如焚,起身去找列车员,问人家:“这车咋停下就不动了?今个儿还能不能开了?”

    列车员说:“可能是雪太大了吧?得清了雪才能开。等着吧,急也没用。”

    三傻子回到座位上,叨叨咕咕地说:“还不如骑马了呢,咋说马也不会停这么长时间哪。”

    云娥哄他道:”你看,着急也没用,咱就耐心等着吧。就这天气,骑马去奉天,要么人被冻死,要么马被冻死。”

    三傻子点着头说:“俺也明白是这么回事,可心里还是闹闹哄哄的。唉,也不知道干爹家吃没吃年饭呢。”

    云娥望着车窗外说:“你看,天都要黑了,差不多正吃着呢吧?”

    三傻子长叹一声,“大伙都不在身边,他吃得也不知道能不能开心。”

    云娥说:“惦着也没用,我想,火车也差不多该开了吧?”

    云娥话音刚落,忽听“呜——”一声长鸣,接着“咣当”一下,火车动了。

    三傻子搂住云娥说:“你简直是神哪,你说火车该开了,它就真开了!这回,咱在天黑前,兴许能赶到奉天呢!”

    眼见天擦黑了,下人已将院门外的大红灯笼点亮,雪花像无数白色蝴蝶,围绕着大红灯笼飞舞。

    张大扎又来到上屋,想问铁山是否开始做饭烧菜。

    可她一到上屋,居然吓了一跳。

    铁山有如一尊石像,坐立门前,脚下炭炉已熄,脸上的胡须结满冰霜。门外的雪被风刮进来,在地面铺了一层。

    张大扎赶紧招呼道:“铁山叔,起来活动活动吧,别冻坏了,暖炉里炭都没了,我再给你重生一炉火吧。”

    铁山声音又低又沉,“没事,咱有功夫的人,抗造!”

    张大扎没作声走了。

    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并将一炉新火放在了铁山脚下。

    又一会儿,张大扎取来一张毛毯,披在了铁山身上。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