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朝堂上的较量,皇上以退为进

    “现在你该知道刘瑾这个‘立地皇帝’所言不虚吧!”

    “迟早有一天,我要让这狗奴才像这只豹子一样得到应有的惩罚。”

    第二天白日里,“刘瑾救驾有功”的消息迅速在整个宫城都传遍了。

    所有的太监见了刘瑾都是更加的敬畏,此举使他司礼监掌印大总管的地位更加稳固。

    在朝会的时候,刘瑾的死党,同时也是内阁阁臣的华盖殿大学士焦芳竟然带头为刘瑾请功。

    “皇上,全宫城上下都传遍了,司礼监掌印大总管刘瑾今早卯时破晓在西山村狩猎时救驾有功,理当奖赏。”

    “焦爱卿,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禀皇上,人们都说当时,一只凶猛异常的猎豹已经被锦衣卫重重包围,在极度惊恐之下,兽性大发,不顾一切猛扑蹿跃,抓伤、咬伤了数名锦衣卫,向皇上您袭来,刘瑾突然骑马奔来横挡在圣上身前,那猎豹抓破了刘总管的衣袖,被后起的锦衣卫穿破肚腹毙于当场。”

    “呵,倒是传得神乎其神啊!”朱厚照冷笑了一声。

    刘瑾在一旁始终没有抬头正视朱厚照。

    “臣等认为焦尚书言之有理,圣上按礼制刘瑾应当获得奖赏。”朝堂上一多半的朝臣都附议焦芳的奏请。

    “荒谬,若不是那刘瑾不顾圣上安危,故意带圣上出城猎豹岂会遭遇如此之危险,我看应该治他刘瑾欺君之罪。”内阁首辅刘健愤然反对。

    “臣等附议,刘瑾罔顾圣上的安危,应该治刘瑾欺君之罪。”谢迁、李东阳、王鏊等内阁成员出列支持刘健。

    看到如此局面,朱厚照始料未及,没想到刘瑾的势力如此之多。

    “凤儿,该怎么裁夺?”

    凤儿停落在龙椅的黄金靠背上,摆动一下小脑袋,嘴巴叨动了几下,“该赏,该赏!”

    李东阳看到一只鹦鹉在朝堂上乱发议论,气愤地说:“哪里来的鹦鹉,在这里胡言乱语,快把它捉住。”

    “李先生莫急,只是一只鸟雀而已,无妨大碍。它也就是学学话,没什么的。”朱厚照赶紧替凤儿说话。

    “皇上,这是朝堂,不是乡野戏耍的地方,这鸟雀怎能随意留处呢?”

    “大胆,李东阳,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在说皇上的只会儿戏,不懂朝政吗?”刘瑾突然怒而发话。

    “是啊,李大人,皇上已经登基半载有余,朝廷大小事务,皇上都亲自批阅斟酌裁夺,只是一只鸟雀而已,怎么就说到皇上不顾朝政了。”

    “你们这些诡辩之徒,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李东阳气冲斗牛,慨然反击。

    “李大人你这样说话就无礼了,您可是一等一的文渊阁大学士,天下儒士的楷模,说话理应不失风范才是。”刘瑾冷言相讽。

    “你……”

    “好了,好了,不要再争执了。刘瑾救驾有功这是事实,数百锦衣卫缇骑,西厂力士都在场,朕自然不能否认。吴经,朕该怎么赏赐刘瑾啊?”

    “皇上恕罪,奴才品阶低下,奴才不知啊!”吴经赶紧跪倒请罪。

    是啊,作为内廷官员刘瑾的司礼监掌印一职已经达到了顶峰。再说了吴经在内廷只是个少监,虽然跟了朱厚照成为贴身太监,但是品阶并没有上去,他怎敢乱言。

    “蠢奴才!”朱厚照叱责了吴经一句。

    “焦爱卿,你说朕应该怎么奖赏刘瑾啊。”

    “刘瑾,那个狗奴才!”朱厚照小声嘀咕了一句。

    “依臣来看,救驾乃是大功一件。刘总管已经是内廷掌印太监,平常出了负责宫内的事务,也常常在外护卫皇上安全。臣以为,可以让刘总管掌管‘五千团营’,驭领锦衣卫。”

    “皇上不可呀,‘五千团营’乃是皇上亲军,唯皇上命是从,是皇上安全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实的一道屏障,怎可交于外人驭领?”刘健极力反对,据理力争。

    “刘大人的意思是,老奴会不顾皇上的安危吗?”

    “刘瑾,你心知肚明,今早的事就是明证,不是你,皇上能深陷险境吗?”

    “今早的事,皇上已经有了明断,岂容你在这里危言耸听。”

    “皇上,刘瑾这是要做英宗皇帝时的祸国殃民的大太监王振啊!”刘健跪地请奏揭露刘瑾的野心。

    其实,刘健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刘瑾确实把明英宗时期权倾天下的大太监王振作为自己的偶像。极善于研究王振当时的为人,把他那巧舌如簧,阿谀奉承的本领学得是炉火纯青。

    “好了,争下去就没有个头了。就准焦芳所奏,赐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掌管‘五千团营’,时刻护卫朕的周全。”

    “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刘瑾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至此他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管是内廷,还是外廷他都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

    “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刘瑾的同党也都替他谢恩。

    “皇上!”刘健等内阁大臣义愤填膺,却莫可奈何。

    “好了,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吧,退朝!”

    真是月儿弯弯照九洲,有人欢喜有人忧。

    出了奉天殿,朱厚照命吴经远远地跟在后面,向御花园走去。

    “凤儿,你怎么赞同奖赏刘瑾啊?”

    “皇上,你刚才看到了吗?整个朝堂上有三分之二的大臣都是刘瑾的同党,你若驳回了他们的请奏,不是就把一大半朝臣都得罪了吗?”

    “没有原则的朝臣,不要也罢。”

    “话是这么说,但是每一个臣工,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他们只是趋炎附势罢了,现在刘瑾势大,他们就攀附刘瑾。哪日刘瑾倒台了,他们还会攀附王瑾、张瑾什么人的。可是这个国家机器还要运转,每一个位置上都不能少了干事的人。”

    “这样不会让刘瑾更嚣张吗?”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刘瑾会自食恶果的。”

    “凤儿,你又在预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