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九章 行采纳问名礼,借机共议弹劾刘瑾

    云阔天高,莺鸣燕舞。

    “知道吗?那个皇帝马上就要大婚了,他以前干的那些荒唐事,让天下人嗤之以鼻。”

    “与无怪乎,有像刘瑾这样满身满心污浊之流的阉宦在,是块儿璞玉,也难免不再纯洁透亮,那‘八虎’个个心思阴毒,自私势力,就是口大染缸,你说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掉进去,还能好得了吗?”

    朱厚照正穿着九爪金龙的龙袍,头戴珠玉紫金冠,手持御剑,迈着虎部走上奉天殿外的九龙玉璧。

    后面两侧各有十名身着锦玉武服的大内侍卫,手握腰间佩剑,表情严肃地护在左右。

    凤儿听到高空中几只莺燕的议论,冲天高飞。

    朱厚照抬头看天,这个天域显得异常高远,金碧辉煌的奉天殿是他这个少年皇帝掌管天下,发号施令的权利中心。今天在这里要传制授命大婚遣使,开启迎娶夏儒之女夏琇的六仪之礼。

    看到凤儿可以那么无拘无束,任意遨游,朱厚照的心里倒生出来几分犹豫。

    “你们在这里说什么呢?”凤儿翔至莺燕旁边。

    “说下面那个荒唐皇帝呢,就要大婚了,还这么不着边际,顽劣粗浅。”

    “这话怎么说?”

    “就说前些时日的卯时晨猎吧,我们在西山围场看得清楚。其实那三只猎豹也是很可怜的,先被关起来饿了三天,被刘瑾和围场的力士们折磨的筋疲力尽了,又被下了迷药。更为可恶的是猎豹竟然被私放到村民家中,伤及众多无辜。这些不都是为了讨好这个荒唐皇帝吗?”

    “你们看到的都是事实,但是这个皇帝已经不是以前你们认识的那个荒唐皇帝了。”

    “我们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前几日,他还和几个宫女在那里逗逗唱唱没有个正经样。”

    “慢慢你们就是知道了。”

    奉天殿御座前。

    皇帝朱厚照穿具龙袍冕服,束带衿庄,龙颜俏美,风仪严峻。

    满文武官垂绅正笏,分列朝堂两侧,执事太监高凤,引正、副使朝服就拜,行传制礼。

    “传圣谕:命英国公张懋为正使、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健为副使持节,前往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夏儒府上向其女夏琇行纳采问名礼。”吴经代传圣谕。

    “臣等领旨。”

    礼毕,张懋和刘健由中门出至奉天门外,从高凤手中捧过制书恭敬端正地放置在彩舆中。

    宫廷仪仗对排场气派,乐师门吹奏大乐做前导,至大明门外,正、副使乘坐马车声势浩大地驱行到夏儒的府上向夏家采纳皇后第行礼。

    沿途街道被整治一新,两侧的店铺,民居都做了精心的布置。

    问礼的队伍来到夏儒府上,副使刘健从彩舆中取出制书,夏儒带家室们跪拜领谕旨。

    正使张懋向夏儒宣旨行采纳问名礼:“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正位乎内,必咨名家,实以相宗祀之敬,协奉餋之诚。所资维重,祗遵圣祖母太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命。特遣使持节以礼问名,尚伫来闻。钦哉!”

    夏儒表奏:“臣儒,伏承嘉命,正使英国公张懋、副使吏部尚书刘健重宣制诰,问臣名族。臣女,臣夫妇所生,先臣赠·昭勇将军·锦衣卫·指挥使启宗之曾孙,先臣赠·昭勇将军·锦衣卫·指挥使瑄之孙,今年十四,谨具奏。”

    礼过,夏儒满面喜气地请张懋和刘健正堂就坐。

    “烦劳二位大人前来府上行采纳问名礼。”

    “夏大人,贵女尊为皇后,今后您多显富贵了。”

    “蒙太后和皇上圣恩,小女夏琇多福,今后还望二位柱国能海涵,皇上皇后同心同德,才是天下之大幸,臣民之万福。”

    “夏大人所言极是,素问您家女儿贤良淑德,淳厚娴雅,想来皇上大婚之后必可母仪天下,福润苍生。”

    “谢两位大人吉言。”

    “夏大人不知可否摒去侍仆,我们说些朝堂上的话。”

    夏儒心领神会,让室内的仆人们都退了下去。

    “夏大人,想必知道,皇上天资冰粹,悟力极强。先皇在时,温文尔雅,识才知礼,学什么都是即悟速成,我们都给予厚望。可是自打刘瑾的出现,一切慢慢就变了。刘瑾为了讨好皇上是无所不用其极,引诱蛊惑皇上贪于猎奇玩乐。在朝堂上皇上是心不在焉,对朝政之事爱理不理,这样下去必然影响朝局的稳定。”

    “刘大人说得这些我都知道,皇上独宠刘瑾已经不会一时半会儿的事了。”

    “现如今,夏大人成为国丈,贵为皇亲国戚,今后在朝堂上的分量也是举足轻重的。刘瑾的卑劣行径,已经到了祸国殃民的地步。我与内阁朝臣和外廷的地方大臣商议在皇后大婚之后择日上表弹劾,希望能得到夏大人的支持。”

    “是啊,刘瑾这个阉宦在朝廷和民间为祸已久,人神共怒,我是支持刘大人内阁的决定的。”英国公张懋也是正气凛然。

    “二位大人,放心,我夏家几代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对皇上忠心耿耿,赤诚之心天地可鉴。我一定会坚定地站在二位大人这一边,守卫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

    “有夏大人这句话,我和英国公就放心了,罢黜刘瑾指日可待。”

    其实,夏儒的女儿夏琇自打被太后和皇上确定为皇后之日起,前来拜会的朝臣就络绎不绝,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刘瑾。

    阿谀奉承是刘瑾的天分。

    就拿皇上这次选秀来说,在给入宫参与选秀的大臣例行的聘礼时,刘瑾给夏儒多出了一倍的聘金彩帛。同时,为了夏琇能在秀女选择的各个环节一路胜出,对执事选秀的内监宫娥们多方打点。当然,夏儒自当明白,其女夏琇在此番适龄的入选女眷中,姿貌气质,学问修养可谓首屈一指。最后被钦点为皇后人选,跟刘瑾有没有打点,没有多大关系。

    刘瑾巴结,讨好,拉拢的意图尤为明显。

    不过,夏儒不是刘瑾那种贪婪忘恩,厚颜寡耻,不知忠孝的赃官、烂官。夏儒心知自有一杆秤,知优劣,知情重,担得起大明国丈爷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