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明日微服私访,夜宿豹房【求鲜花,求收藏】

    文华殿内阁议事厅。

    刘健、谢迁和李东阳等内阁大臣显得分外高兴。

    先是东厂、西厂和提督团营被皇上褫夺了兵权,现在刘瑾又二次受到杖罚,还被剥夺了皇禀库的内库管辖权,等于刘瑾一无兵士可以调动,二无钱财可以支用,他可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首辅大人,我就是想不明白,刘瑾犯下如此多的罪刑,皇上为何还留着他司礼监掌印一职。”大理寺卿杨廷和不解地说。

    “圣意难测啊,我们再也不要低估了皇上的能力。”李东阳颇有寓意地说。

    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刘大人,内廷传来消息说,明日皇上要带皇后微服出宫。”大学士王鏊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

    “什么?皇上这不是胡闹吗?”谢迁情急之下口不择言。

    “是啊,这怎么能行呢?首辅大人赶紧劝劝吧。”阁臣们共言。

    “谁说朕胡闹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朱厚照赶紧扶刘健等三阁老起身,“赶快起来,不必拘礼,今后三位老师不必对朕再行跪拜之礼了。”

    “你怎么能行,皇上,三纲五常不能乱,乱了就没有礼法了,没了礼法,君臣不尊,父子不孝,兄弟无序,夫妻无德,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没想到朱厚照一句话,阁臣们就上纲上线,怪不得武宗皇帝不喜欢听阁臣们的劝谏,实在是夸大其词。

    “谢先生,朕就是来征求阁臣们的意见的。”

    “皇上,现在临近年关,皇上又谕旨撤销了‘年关钱’,京城里的人员流动骤然活跃起来,皇上和皇后的安危最重要啊。”谢迁分析说。

    “是啊,皇上,这个时候,也有不少外族的商人、使节往来京城,安防确实不容忽视啊。”

    “各位老师,各位大人,先前的武宗皇帝频繁出城,只为玩乐,各位似乎都管不住,劝不住。现如今朕听说老百姓的日子过的很苦,想去体察民情,怎么也不准吗?”

    听皇上朱厚照这么一说,大家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皇上说得不是同一个人吗?

    “皇上恕罪,臣等哪敢阻碍皇上行事,实则是在为皇上的安危着想。”

    “安防这一块儿,大家尽可放心,朕已经命锦衣卫指挥使杨玉和西厂提督吴经派人安排去了,他们会乔装成各行各业的人,护卫在朕和皇后的左右。”

    “各位大人放心,吴经一定会把皇上和皇后保护好的。”吴经向阁臣们保证。

    谢迁睥睨了吴经一眼,他心里向来对太监阉官就没有好感。

    “皇上若真出了什么事,你们担得起责任吗?就是灭了你们满门也于事无补!”谢迁毫不客气地说。

    “谢大人,你这……”吴经哑口无言。

    “谢先生,严重了!好了,朕意已决,明日微服出宫。”

    从文华殿内阁出来,皇上朱厚照叮嘱吴经说:“这次就看你和杨玉的了,要想在这宫中立稳脚跟,受人尊敬,靠刘瑾那一套威逼利诱,阿谀奉承不行。只有拿出来真本事,让人信服方可长久。”

    “请皇上放心,奴才这就去知会锦衣卫指挥使杨玉,商量明日的皇上出巡的安保事宜。”

    果真,在吴经和杨玉的精密安排下,京城里的各街各坊,各店各铺,三教九流,都秘密安插了锦衣卫的便衣。

    顺天府尹戴铣也接到命令,出入城门的人员要严格查验身份,尤其是对外族来访必须登记国别和姓名,留下指纹。

    这一天戴铣亲自带人将顺天府的大街小巷查了个遍,他要求明日开市以后,各家店铺门窗要彻底打开,不得设置遮挡的门帘帷帐,所有客栈不得接纳身份不明的人员入住,违令者入监三年,永远禁市。

    当夜皇上朱厚照在西苑豹房留宿。

    现在的豹房已经不在像以前那样歌舞升平,到处是烟花拂柳,声色犬马。这里依然保留则驯养动物的传统习俗,还有不定期的动物杂戏表演。

    皇上朱厚照主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

    那些庸脂俗粉,遣返回原籍。真正有技艺的歌舞姬和乐师,则被正式编入朝廷官乐坊,可以在豹房里选址修练技艺。

    一部分武夫则被择优训练武艺,成绩突出者,将来可编入厂卫。

    在外界看来豹房或许还是皇上纵情声色的地方,但是只有豹房里的人知道,这里已经不再是乌烟瘴气,奢靡淫乐的享乐之所。

    “臧珠,你的武艺练得怎么样了?”皇上朱厚照问藏族姑娘臧珠。

    “回皇上,你让杨玉指挥使亲自教导我练武,我的功夫长进得很快。”臧珠跪拜。

    “起来吧,以后在这里不必拘礼。”

    “谢皇上!”

    “你就表演给朕看看,来呀,陪臧珠姑娘练练。”朱厚照招呼一个锦衣卫和臧珠陪练。

    这个臧珠的身份可不同寻常。

    明朝的青藏高原由原先的吐蕃族,在元朝覆灭以后也曾分裂为几个小国。

    洪武皇帝建立大明以后,对靠近中原地区的蒙藏区域大举用兵,同时采用怀柔政策,招降安抚藏族区域里的统治者,册封乌斯藏都司,建立了乌斯藏政权,归附大明。

    每年乌斯藏都要遣使到京城来朝拜进贡,皇帝也会派遣使者到乌斯藏册封授赏。表面上大明朝对乌斯藏是一种主权管辖的关系,而实际上终明朝一代,明朝在出兵青藏高原,最远也就到达了河湟谷地,从未深入青藏内部。明朝对西藏的古格、帕竹、达拉克等王国一无所知,对乌斯藏实际管理权只是空中楼阁的事情。明朝从未派遣一兵一卒、一官一职驻扎西藏,对西藏事务也根本不了解。

    明朝中后期更是在乌斯藏地区大封高僧,其实就是为了彰显一下“天朝上国”君临万国的气势。例如明朝对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册封书写到:“朕君天下,凡四方慕义来归者,皆待之以礼,授之以官。”意思是只要来朝贡的,明朝皇帝都会赐给一个官名。而西藏地区,先后出现了萨迦、帕竹、仁蚌巴、藏巴汗四个小王朝交替。

    而臧珠和臧丹就是乌斯藏地方政权的一个分支藏巴汗的王室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