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 分崩离析

    联盟已破,在失去讨伐董卓这个共同目标后,各个诸侯的矛盾彻底爆发。

    关东诸侯各自乱作一团,根本无暇顾及关西的董卓,讨伐董卓的口号再无人提及。

    在袁隗死后,袁绍继承了绝大多数老袁家的政治资产。

    兖州、青州成了袁绍的后花园。

    幽州刘虞、冀州韩馥、扬州周昕、荆州刘表也都和袁绍有联盟、从属关系。

    可以说七洲之地尽在袁绍掌握。

    这实力叶华只能望洋兴叹,安心辅佐刘备治理新野和汝南。

    好在袁绍袁术两兄弟内斗,无暇顾及别的地方。

    这才让叶华帮助刘备顺利入驻汝南,将这块袁家的老根据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靠着叶华在商场兑换的金坷垃,今年汝南的形式又是一片大好。

    粮食有了,刘备又开始招贤纳士,扩张军队。

    从一个穷小子一跃成为了一方诸侯。

    “星河先生实乃大才,连农桑之事都懂。”

    刘备真的很庆幸自己有叶华的辅佐。

    叶华轻摇羽扇,摆出一副高盛莫测的样子。

    “我只是略懂略懂。”

    刘备心中已经把叶华当做神一样的人物了。

    “先生不用谦虚。就拿这些叫化肥的东西来说,整个大汉再无任何东西能比拟。”

    水稻亩产到了两千斤,产量足足翻了四番。

    要不是刘备亲眼所见,打死他也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东西。

    “主公过赞了。这化肥并不是在下所创,而是American的特产。”

    “啊卖瑞肯?先生,恕备孤陋寡闻,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主公当然没听说过,它再嚣张也要等你死后一千七百多年才敢建国。可谓玄德不死,美国不出。”

    “……先生又说笑了。”

    “呵呵,咱们等着瞧吧。”

    “……”

    刘备也想等着瞧,可自己活不到一千七百年啊!

    “主公,这些撒过肥料的就作为官田来防止土地兼并,维护农民生产。”

    “官田?土地兼并?”

    叶华一下次抛出两个概念,刘备难以理解。

    “额,这其中原因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主公要是不嫌我啰嗦的话,我便和你说说为什么朝代过个一百年就运行不下去的原因。”

    “那最好不过,还请先生为备详解。”

    每次听完叶华说话,刘备都受益匪浅。

    刘备还将叶华平时说的话记录成书,不时拿出来阅读。

    “呵呵,那我就以咱大汉朝为例来为主公讲解。”

    “汉朝以人头收税,这个税收制度一开始还好,但是发展几十年就不适用了。

    丰收之年,百姓还可安然自处。可一到了灾年,百姓一整年颗粒无收,想活命只能卖自家的田地给士族豪绅。

    如此往复,百姓手中的田越来越少,士族豪绅手中的田越来越多。

    而这些士族豪绅大多是不交税的,国家税收不上来只能变本加厉压榨百姓。

    收税交不起的百姓只能再次卖田,一直逼到无田可卖,最后靠着帮地主耕地租田来维持生活。

    至此,百姓不仅要缴纳国家的人头税,还要偿还地主的田租。

    再来一个灾年,一无所有的百姓只能选择造反。”

    说完这些,刘备已经目瞪口呆了。

    “先生真乃神人也!”

    这一通分析鞭辟入里,道出了为何汉末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的原因。

    其实放在现代也是一样。

    世家大族可类比现在的资本家,避税手段那是多的是。

    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不停的赚钱,不断从百姓手中掠夺财富。

    随着世家大族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资源也越来越集中,百姓越来越穷。

    阶级固化,整个国家运转出现困难。

    而且,这些世家大族永远不可能懂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说了也不会听,他们只会竭泽而渔,不榨干百姓最后一颗粮食不罢休。

    介于此,重要的资源必须由国家掌控。

    解释完了土地兼并,刘备又问道。

    “可是这官田又如何能影响到土地兼并呢?”

    “哈哈,主公不急,听我慢慢解释。”

    “官田相比士族的私田有一个好处,田租的多少可以由我们来定。丰年增加田租,灾年减少田租,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比士族开的略低。

    有了更低价的官田,百姓就不会轻易去士族那租田。

    此时,世家大族的田没足够的农民耕作了,为了避免土地浪费,他们只好用更低的田租来吸引农民。

    如此往复内卷,田租就能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形成良性循环。

    其实就是相当于官方给你一个田租的指导价了。”

    刘备恍然大悟,果然是个好办法。

    “哦,还有一事,请主公谨记。”

    “先生请说。”

    “这些撒了金坷垃的官田不到关键时刻不能买卖,一定要将这些生产资料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备记住了,定不会辜负先生嘱咐。”

    其实开辟官田并不是最好富强的方法,摊丁入亩(资源重新分配)更能使国家合理运作。

    可眼下土地兼并严重,士族的实力依旧强大,叶华暂时还不想和这些世家大族彻底撕破脸皮。

    士族的蛋糕暂时动不得,想要发展退而求其次,开发官田来和士族打成一种平衡。

    以前农民宁愿承受高昂的田租也不愿开发荒地,这其实就是创业和打工的区别。

    创业有高回报,但打工至少饿不死。

    现在叶华就是告诉这些农民,你帮这些士族私企打工不如帮国企打工,我的薪资待遇一切从优。

    那傻子才不干,纷纷租用撒过肥料的官田。

    整个汝南郡欣欣向荣、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