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九章 最后的疯狂

    公元191年4月,董卓带着朝廷的文武百官迁都长安。

    自打来到长安后,董卓也没了之前的雄心壮志,日益骄奢淫逸。

    其实人这辈子还是挺枯燥的,董卓已经是目前整个中原大陆最有权势的人,对于外物的追求也不外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衣,董卓腰挂项羽当年的佩刀,名副其实的拿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

    食,以勾结袁术的罪名当朝斩杀卫尉张温,拿他的血肉下酒;

    住,修建郿坞,外墙和高度都是七丈(15m),规格和长安城一模一样。

    又把自己的老母、姬妾都接到了这里居住。

    想着大事成则雄踞天下,事不成就守着郿坞养老。

    这种心态也算人之常情,之后的公孙瓒修建易京也是一个德行。

    甚至叶华所处的现代也有不少有钱人会这么干,买个别墅,屯粮屯钱屯小三。

    行,全球限量的赤兔牌超跑已经被他送给吕布了,而且董卓并不需要战马,他更需要一顶华丽的车轿。

    董卓乘坐的车由金色的花朵做装饰,青色顶盖(皇太子才可用青色顶盖),盖上的弓头为龙爪模样。

    放现代就是搞个首相级别的出行车队。

    就董卓这么极尽奢华的享受物欲,关西地区的税收显然不够造的。

    本来就天下大乱,之前汉灵帝都要通过买官增收,何况现在的董卓只占一半天下。

    当然,董卓是规则的制定者,搞钱的办法很多。

    董卓大量铸造五分钱(金属重量只有一半)替代之前发行五铢钱,相当于官方发行假币了(类比民国发行的金圆券)。

    把百姓逼得开始回到最初的以物易物形式。

    同时,董卓还以整顿风气的借口四处抄家,尤其是一些富足的大户,成了董卓重点关注对象,杀完人之后再说这些是叛党或者山贼。

    所以说历史就是一个圈,就这些手段在历朝历代的末期都屡见不鲜。

    浓浓的既视感如果叶华在,一下就能联想起很多事情。

    外物追求到顶了,董卓又开始向权利、地位进发。

    刚做了几天的太师后又腻了,想做“尚父(姜子牙独一份的称号)”。

    蔡邕及时叫停了董卓此举。

    蔡邕是董卓的下属,也是他带头劝说其他朝廷大臣一起投了董卓。

    当然,蔡邕也不是心甘情愿。

    在董卓入京时,蔡邕就想辞职不干了,董卓以他的家庭相逼才没辞成。

    不过,后来的董卓对蔡邕确实不错,还封了他中郎将一职。

    蔡邕也算是被董卓绑架在了中间。

    不干活躺平是不可能的。

    既然你蔡邕文章写得好,那我董卓的升官奏章全让你来写。

    这也难怪蔡邕极力反对董卓当尚父。

    之前董卓当相国、太师的奏章全是蔡邕写的。

    这时董卓又想当“尚父”,肯定还找他写。

    蔡邕稍微有点脑子都不能答应,写了自己这辈子就洗不白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董卓自己地位到顶了,又开始提拔自己身边的人。

    任命弟弟董旻为左将军,自己的侄子董璜为中军校尉。

    孙子、孙女,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都被封了职位。

    就在董白成年后的不久,董卓就上表汉献帝封董白为渭阳君。

    由董白的伯父董璜作为天子使者,亲自给董白举办了仪式。

    此时董白正和董卓一起坐在那辆豪华马车中。

    “孙女,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怎么看你好像不怎么高兴。

    是哪个下人又惹你生气了?爷爷这就扒了他的皮。”

    “不是的,爷爷。”

    董白低下了头。

    是啊,明明是自己被封赏的好日子,可为什么自己一点都不高兴呢。

    “哈哈,明白了,一定是孙女想男人了。好,再过一会爷爷就为你物色一个好夫君。”

    “不用,爷爷。”

    董卓无心的玩笑话,董白下意识就拒绝了。

    这时,董白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高兴了。

    过了这么久,董白还是无法忘记叶华。

    曾经叶华对她说的话仿佛还在耳边:“你是公主?那我要吃软饭了;”

    “跟我走,不要管你爷爷”;

    “我不会再骗你。”

    ……

    回忆一点一点在董白心中涌现。

    “大骗子……”

    董白拉上窗帘,两行清泪不自觉就流了下来。

    如今的自己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那些王公贵族也比不过她的一半风光。

    金钱、地位,似乎自己什么都得到了,可自己最在乎的人却不在身边。

    董白默默擦去眼角的泪水,就算扔掉了戒指,烧掉了曾经与叶华相关的所有东西,可她还是忘不掉。

    “叶华哥哥,如果你看到我现在的样子,你…你还会愿意回到我身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