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嘴炮开启

    朱由校自从8月28日,父皇请了13位大臣交代后事起,就一直浑浑噩噩,到了9月1日,父皇驾崩,自己也随之而去。

    现在的朱由校是来自2022年,45岁的陈某人,老家福建兴化,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虽是名牌大学毕业,也没有什么大成就,打工人一个。

    工作之余,因为爱好历史,就断断续续在某音直播自己对各个朝代的认识,昨晚正好说到木匠皇帝,与网友激烈争辩,过于激动,一头栽倒,就穿越到倒霉的朱由校身上。

    被大臣们塞入轿内,这个新生的朱由校就逐渐清醒,只是浑身乏力,呼吸不畅而已,大臣们的言语,朱由校听的是清清楚楚。

    特别是左杨这俩人的提议,使得朱由校深感处境不妙,虽然感觉到脑海里有异象,也不敢去仔细查询。

    王安一掐人中,朱由校一口闷气呼出,呼吸逐渐通畅,眼睛微微睁开,王安和御医们大喜,少主醒了。

    大臣们都围过来,叽叽喳喳象一群鸭子,朱由校又头晕脑胀,抬起手指向王安,王安俯身低头靠近朱由校的嘴边,听到:“让众卿散开,没有空气,我呼吸不畅”。

    王安抬头看向诸大臣,道:“诸位大人请散开,少主说没空气,他没法呼吸。”

    “我要吃点粥,”

    朱由校说完,又闭上双眼,王安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少主稍等,我马上去取来”。

    殿内安静了一会儿,杨涟又上前对着朱由校说:“少主应尽快登基以安民心,”

    朱由校心里叹了一声,为了从龙之功还真是急不可耐,我这皇帝不急你这太监(哦,是言官)急,这日子不好过啊!先不理他,肚子空荡荡,没力气说话。

    一阵脚步声传来,王安满头大汗提着食盒跑进来:“少主,粥来了,”

    放下食盒,扶着朱由校坐起来,打开食盒取出粥和小菜,喂着朱由校吃,吃完一碗粥,又歇了一会儿,终于恢复一些力气。

    让王安扶着去大殿内坐好,众大臣齐呼“万岁”,行过大礼,朱由校心也定下来,至少这个位置属于自己了。

    左光斗又上前,说:“皇上,诸事尚应尽快安排,内阁和各部的人员要早日调整到位,”

    MD,老子晚上住哪儿都还不知道,你们就开始争权夺利。

    朱由校心里凉飕飕,脸上咪咪笑:“父皇的后事尚未处置,内阁要尽快作出安排,其余的事务也要计划一下,奏报上来,

    歇了一下又接着说:“朕年轻没经验,就靠诸位大人齐心协力帮助,另外,朕晚上要住哪里?”

    可怜之极,一位即将登基的皇帝还没地方住,比打工人好不了多少。

    大臣们经过商讨,决定让朱由校先暂住慈庆宫(原太子宫),终于有安身之所,这个穿越也不这么好!

    大臣们陪着朱由校到了慈庆宫,就各自散去忙大事。

    整个慈庆宫,只有刚认识不久的王安,朱由校心里沉甸甸的,大明皇宫可不安宁,西李和郑贵妃可不是什么善人,本来心疲力尽的朱由校,只能强打精神:“王安,你有可靠的人安排一些过来,把慈庆宫这些人都换掉,还有把你的徒弟曹化淳和刘若愚找来,”

    王安回道:“皇上,我这就去安排,不过奴才没听说过刘若愚?

    朱由校一愣,手指揉揉太阳穴,哎呀,这个时候刘若愚还没有改名呢:”那就找刘时敏过来。“

    这位太监,刘时敏,生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南直隶定远人。其家世袭延庆卫指挥佥事,父亲刘应祺官至辽阳协镇副总兵。十六岁时,因感异梦而自施宫刑,万历二十九年,被选入皇官。

    后来更有故事,崇祯时期查阉党,查实高攀龙等七人被诬致死一案,乃系李永贞索取苏杭制造李实空白印纸假词虚构,李永贞被斩决,刘若愚被处斩监候。

    若愚因受诬告而蒙冤狱中,有苦难申,而真正的魏党司礼监太监王体乾、涂文辅等则用黄金买命而逍遥法外。

    在幽囚的悲愤不平中,刘若愚乃效太史公司马迁之榜样,发愤著书,呕心沥血,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宫中数十年的见闻,并进行说理申冤以自明,终于由崇祯二年至崇祯十四年陆续写成这部颇具特色的明代杂史《酌中志》。之后,刘若愚果然被开释,从此重见天日。

    新生的朱由校也只能相信史料的记载,找几个靠谱点的人来帮助自己。

    实在顶不住了,朱由校等不了王安,就自个上床睡觉,反正木匠皇帝最少能活到1627年,今天还死不了。

    王安忙忙碌碌,等诸事安排好了,看看朱由校还没有醒,自己也去休息。

    从下午睡到第二天凌晨,朱由校被饿醒,刚刚起身,就有两个太监进来跪下磕头:“奴才刘时敏(曹化淳)叩见皇上,”

    朱由校道:“平身,以后都不用行大礼,时时见面都要行礼,太浪费时间和力气,没必要‘”

    “是,皇上”

    刘时敏1584年出生,曹化淳1589年出生,都是三十几岁的人,比较稳重。

    朱由校接着安排:“刘时敏先负责朕的饮食,就在慈庆宫内开伙,宫内自己采购;曹化淳负责朕的贴身保护,其它事务你们自行分割,朕就不具体分配,还有人手不足,你们有可靠的人都可以自行安排。”

    “谢皇上”,俩人又要跪下,朱由校俩眼一瞪:“刚说了,不要拘礼”,

    “是,皇上”,刘时敏接着说:“皇上,诸位大臣已经等了有一个时辰,”

    朱由校心里骂娘,这么早赶着投胎?ND,我还没吃早饭:“你去问问,他们吃了没有,还没吃的人,就跟朕一起用膳,”

    赶紧洗漱更衣,吃了早餐,天已大亮:“曹化淳,让内阁的人进来,其他的人去忙事。”

    一堆人就涌进慈庆宫,这干啥啦?不是只让内阁的人进来?

    行过礼,朱由校问道:“不是说内阁的阁员进来说事就行了,怎么这么多人?”

    杨涟又双叒叕抢前一步:“皇上,虽不是上朝大议,诸事亦应听取更多人的意见,诸位大臣都是为国为民进言献策,怎能阻挡言路?”

    艹,又双叒叕“为国为民”,烦不烦?

    朱由校咪咪眼睛,有意呆呆看着杨涟也不说话,就让你继续表演。

    好一会儿寂静,空气都有点尬,杨涟脸色红了又黑,黑了又红:“皇上,臣作为言官,一片丹心,你怎么不回话?”

    朱由校手指按了按太阳穴,说:“杨卿,朕不是在等着你说为国为民的大事,你怎么不说下去?”

    杨涟:“臣,臣要劝诫皇上应多听诸位大人的建言,广开言路,亦应勤于国事,不可怠慢臣工!”

    朱由校这下糊涂了:“杨卿,朕什么时候怠慢了,我不是在等你说国家大事?”

    左光斗跳出来:“皇上,你怎么能让大臣们等你一个多时辰?大家还有多少事要处理,你这不就耽误时间?”

    挖草,这就开始杠精?

    朱由校又揉揉太阳穴,说:“朕几天没睡过觉,昨天又晕倒了,你们是不是想让朕早死,

    臣不敢”,齐刷刷都跪倒地上。

    朱由校苦笑一声:“朕不明白,这都过去多少时间,有说到一件为国为民的大事?,杨卿为国为民的大事,就是朕多睡一个时辰,是吧?”

    杨涟抬头,大义凛然地说道:“为君者应坚韧不拔,勤于国事,不可荒废时光,”

    “那就是说朕身体欠佳,快死了,你们也无所谓,那现在你们说了快一个时辰,能否顶过朕早上那个所谓的一个时辰?为国为民的大事在哪里?”

    还是齐刷刷跪倒地上,这以后日子难过啊!

    朱由校看向方从哲:“都起来吧,首辅,说事,安排的怎么样?”

    方从哲起身应道:“皇上,先皇后事已安排工部处理,皇上登基时间就定在9月6日,臣建议从简,”

    连续死了两位皇帝,光是修建皇陵就得掏空国库,估计还不够用:“朕同意从简,尽量简省,不要铺张浪费。”

    左光斗又出来:“皇上,国库虚空,内帑要承担这些花费。”

    TMD,我都来不及了解内帑有没有钱!该死的东林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