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四方引才

    朱由校把着孙传庭的手,一起走进大堂,分宾主坐下。

    孙传庭不到三十岁,正是意气风发,北方人就是直接爽快:“皇上,今日召见臣,是有什么事吗?”

    “白谷先生,你在地方执政一年,有什么心得感触?”

    这是考较我吗,孙传庭坐得更加板正,思索一会儿,才回道:“皇上,臣的体会是,一.民生越来越艰难,二.天时多变,粮食减产,三.吏治败坏,要么贪腐,要么人浮于事,其它的诸如逃荒逃兵,杀人抢劫,占山为王也多起来,实在是不容乐观”,

    “朕自幼长居宫中,即使想出去多走多看,也没有这个自由,但朕知道,这下去二三十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会越来越糟,将出乎你的预料和想象,百年千年之大变局啊!”

    朱由校也不敢显露过多,未来的大灾难是天注定,只能从现在开始多做准备。

    俩人深谈一个时辰,都觉得收获良多,朱由校毕竟只是从书本上认识大明,特别是明末,情况只会更糟,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斗志反而更加高昂,人定胜天,改天换地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既然有这个练手的机会,不抓住会遭天谴,哦,已经被谴一次,那就再来一次也无所谓,换个宇宙罢了!

    孙传庭也觉得大开眼界,皇上小小年纪,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大明有此明君,中兴有望!

    告别之时,朱由校拉着孙传庭的手:“白谷先生,过些时间,朕会调你回京,在兵部挂个名,主要是帮朕做事,要委屈你,埋头苦干几年,你要有心里准备!”

    孙传庭回道:“为君分忧,不委屈,再说就几年,臣还算是年轻,时间尚够,只要大明能中兴,臣愿意付出一切!”

    朱由校亲自把孙传庭送到宫门口,互道珍重告别。

    赶紧吃饭,休息一下,毕懋康要来了。

    兵杖局,王安,曹化淳和毕懋康陪着朱由校巡查,没有什么值得惊喜的产品,这个时代不重视工科,士农工商,低人一等,世代相承,不许转籍,不许从事其它工作,朱重九真真操蛋!

    管理混乱,效率很低,制品质量堪忧,对于半辈子专业从事企业管理的老手来说,看着实在难受,朱由校忍不住直接上手,先来个5S,再来个全员质量管理,最后发现好多基础的东西缺失,比如计量单位不统一,计量方法和器具更是无语,怎么办呢?

    凉拌呗,自己知道的先弄出来,不懂得东西,晚上请网友众筹。

    忙完回宫,已经8点多,与毕懋康一起吃饭,探讨燧发枪研制,又发现得先搞定枪钢和弹簧钢;作为历史爱好者,正好做了几期土法炼钢的直播,找出来就可以开工,要是跟网友粉丝再交流交流,或许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但是炼钢炼铁要谁来负责,茅元仪是不错的人选,可孙承宗怎么办?

    孙元化得来负责制造大炮,如果茅元仪也来,孙承宗虽然还有个会吹牛的袁崇焕陪着,但是一下失去两个得力的赞画(参谋),他够呛的,辽东还是得顶住五年,算啦,让宋应星来负责。

    先规划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做好了能缩短很多时间。

    夜深了,喝碗牛奶,洗澡睡觉,明天还得早起锻炼身体!

    9月3日清晨,朱由校跑完五公里,又蹦高高半小时,浑身大汗,腿都软了,这具身体体质太差,难怪短命,有时间就找找明代的养生功法,也许会练出内功,再来个内气外放,怎么样?

    上午,礼部要来培训登基礼仪,未正式登上大位,只能低头装孙子,随他们摆布,折腾了一上午,累成狗,古礼真真会害死人,老子拳头硬了,发誓要把这些垃圾通通扫除,哎呦呦,腰酸背痛。

    这还没完,4日,5日还得接着来,6日更可怕,一整天,老天开眼,把礼部收去吧!

    中午躺上床,就不想下来,朱由校就在床上接见刘岱刘化,今后得肝胆相照,随意点更亲近。

    这俩兄弟年纪不轻了,都是锦衣卫官员,刘化还参加过辽东战斗,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刘岱刘化两兄弟和一家一百多口人,举火自焚殉国。

    寒暄完毕,朱由校对两兄弟说:“今天朕有大事想找二位帮忙,责任重大,你们家里的事就兼顾不上,真很抱歉!”

    刘岱刘化对视一下,刘岱谨慎地说:“家事那有皇上的事重要,家里人能照顾好自己,只是我们兄弟能力有限,怕做不好皇上交代得任务,耽误皇上得大事那就百死莫赎”,

    朱由校摆摆手,哈哈笑道:“没那么严重,二位都是忠心诚实之人,朕需要的就是可靠,其它方面不要紧,能学就学,学不来就找人来做,你们只要做好监督就行了”。

    刘岱这下丝毫没有犹豫:“皇上能把重要的事交托,是看得起咱们,我们会尽力做好!”

    “好,朕这就安排,刘化负责皇城和宫城所有禁卫事务,你先得整顿禁卫,剔除所有不忠不敬,偷奸耍滑之人,禁卫不再录用勋臣,大臣及富家子弟,一律招收贫寒子弟;你可以先整顿现存禁卫,先用着,暗里再建新禁卫,此事只有你们兄弟和朕知道,做好保密工作,能快则快,不能快不强求;你记住不管碰到什么事什么人,只要阻碍此事,就大胆拔除,一定要下得去手,出事了有朕顶着”。

    刘化一时呆住,这得多大信任,刘岱也红着眼,拍拍刘化的肩膀,拉着刘化向朱由校跪下:“兄弟,你要誓死回报皇上,不然刘家会把你除名,踢出家谱!”

    刘化激动得流泪:“哥,刘化没别的能耐,只有一腔热血和忠心,皇上,我不会说话,只会听你的,埋头做事,我发誓!”

    朱由校也挺激动,大明还是有忠义千秋肝胆相照之人,但绝不会是嘴炮党人。

    扶起刘岱兄弟,说:“朕会下旨与你,你先接收好禁卫军,朕也会给你准备相应的资料,你要熟读活用,有困难就找朕,别躲着藏着憋着,不然会误事”。

    接着就安排刘岱:“刘岱,你负责朕所有的商业,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朕会给资料,以后朕要把生意做到,大明皇商遍天下!”

    与刘家兄弟又交流一个时辰,其实是给他们上课,这可是涉及到人财枪杆子的大事,不花费心力,一旦出事就是天大的事。

    直到王安抬着几筐奏本进来,三人交流才结束。

    送走两兄弟,王安就说:“皇上,压了这么多的奏本,该处理了”,

    朱由校疑惑地问:“朕都还没有登基,怎么批?这样批不会符合规矩吧?”

    王安回道:“皇上,朝廷所有大臣都行过大礼,就是承认了,全天下也就承认了,就差个仪式,那会不符合规矩”,

    “都是什么奏本,这么多”,

    “这都有好几天攒下来,不多啊,言官们近期都没有什么上奏,不然一天就有上百本,两三百本都不奇怪”,

    “不奇怪?浪费钱而已,废话套话空话大话几箩筐,有几件真事大事国事?治国靠几本奏本,太没谱了!”

    朱由校摆摆手,不要王安再说话,就去翻奏本,都是前面废话占个九成,最后蜻蜓点水说一下事,不外乎今年欠收要减免税赋,要么就是哪里遭灾需要朝廷拨钱,除了这些和攻讦的奏本,各地什么坏事都没发生,天下太平路不拾遗,盛世盛世啊!

    更可气的是,内阁韩爌竟然票拟:国库没钱,请皇上想办法;

    NND,天天向皇帝要权,权力拿到了,国库的钱揣进自己腰包,嘴巴一张,皇帝拿钱来;

    臣子们就是披着组织外衣的大盗。

    不生气,还得先苟着,玉皇大帝啊,请赐给朕无尽的力量,朕会把这些精英当成祭品,上供给你!

    心里默默地发泄一番,攻讦的奏本转给刑部调查,王安说不合规矩,管你合不合规矩,反正处理了;

    象韩爌这种票拟,直接打回去,内阁不想出办法,就一直打回;

    留下几本说实事的奏本,这要仔细琢磨,不能让干实事的臣子灰心。

    朱由校得意地说:“王安王秉笔,你看这不就处理好了,不用一个小时,多简单的事”。

    “对了,王秉笔,让找的几个外地的人,找到了没?”

    王安回道:“除了吴有性,其他几人不难找,只是路途遥远,加上皇上让他们带家眷进京,会更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吧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