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信访部门【求收藏】

    秋深,北方天气已凉,朱由校对明代的服饰真的不爽,就带着几个宫女做衣服。

    做现代的衣服不可能,明代的衣料棉麻绸缎,不太好做,再说,与明代服饰差异太大,穿出去,又得沸反盈天。

    就做现代版的唐装汉服,坚决不穿长袍,走路都难受,开襟衫阔腿裤,再配上布鞋,十足的功夫小子,舒服。

    最紧要的的内裤,肯定得做好穿上,到了明朝,皇帝没穿内裤,那种亵裤能叫内裤?

    钟摆一直晃荡,走不快跑不快,难怪古代男人死的早,阳气没兜住,一直在泄露。

    内衣,随便做几件套头衫,一身新装,爽歪歪!

    宫女叽叽喳喳,喜欢,还有一个小孩,缠着朱由校,也想要,曹变蛟,练武穿上这一套多轻快。

    最后,为了扭转皇帝在宫女中,不偏心的形象,只好也指点她们,做了一款女装,卫衣,连帽,这在冬天可是好东东,耳朵不会受罪。

    慈庆宫近日被刘太妃硬塞入6个小宫女,老人家说了,皇帝快要大婚,寝宫一个女人都没有,太不像话了,朱由校想想也好,天天眼前晃荡着曹化淳这几个人,眼睛累啊!

    其中小芳和小菲,长腿细腰翘臀大眼睛,妥妥的演员容貌模特身材,那就安排小美女做工作秘书和生活秘书,朱由校开始腐败。

    腐败归腐败,大事可不能含糊,老方和老叶拿着紧急商讨后的方案进宫。

    方从哲汇报:“皇上,内阁认为地方稳定是地方官员的职责,每个省都有那么多的卫所,连小小的蟊贼都对付不了,说明地方的文官和武官无能之极,所以,内阁决定,责令各地方在限期内平定暴乱,否则,撤职问罪;”

    朱由校问:“老叶是怎么看?”

    叶向高回话:“首辅说的就是内阁一起商量的结果,臣有一个担忧,地方蒙蔽朝廷,怎么办?”

    “继续说”

    老叶沉思状,答话:“皇上,地方说造反平息,朝廷是信还是不信?同样,地方说的造反,其中有什么猫腻,朝廷也不知道,臣认为还是没有解决问题,那就是对地方监督和控制力。”

    这是古时各个朝代都面临的老大难,交通和通讯不便捷造成,现代一个视频上网,什么猫腻都曝光,古代只能靠人盯人的办法。

    直播上面的网友提供几个办法,朱由校就不伤脑筋:“分情况处理,

    1.瞒报的官员,直接抓回京城审查,如何解决瞒报,下面朕回提供一些方法;

    2.其它情况,不论是真实还是有猫腻,地方官员都得自行回京城述职,不返京,那就是造反;

    3.内阁对各种情况,必须给出时间期限,逾期,则由其上级负责押解进京;

    4.地方官员离开了,内阁派监察部门的人,朕派锦衣卫,分头去调查;

    朕的想法就是,让地方官员要么认认真真做事,要么自作自受。

    进京述职,表现好的奖励、升官和通报表扬;表现有问题的,按律处治并通报天下。

    朕的这些想法,包括地方武官,你们回去再完善一下。”

    老方和老叶分析一下皇上的办法,亮眼之处,就是让地方官员自作自受,这是中性词,只要地方有事,地方官员就得进京,那么就剩下瞒报的问题。

    瞒报也是老大难,现代人总有些办法。

    朱由校对老方老叶说:“瞒报还是其它的,其实就是如何有效监督和管理地方,你们自身是官,所以不会绞尽脑汁去想,真的下心思去想,总能找到方法;

    必须发动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地方官员:

    1.在各府各省设立信访办,就近接受民众的投告;为什么不设到县里,财力不够;

    2.监察部门、信访部门和锦衣卫大力发展,明的或暗的信息员,一旦信息有用,给与除免税之外的加倍奖励;

    3.驿站卖给私人经营,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免费接受劳苦大众的投诉信,送达该去的部门;

    4.皇家集团以及今后的银行等跨地区的工商业公司,都有责任给朝廷反馈各地的信息;

    5.体制改革,设立地方群众监督机构,这是长远的规划;

    6.新闻监督,各府各省办报刊,招收记者跑新闻,由宣传部审批和监管。

    你们先处理四个地方的奏报,下令江西的相关官员立马进京,否则,由其上级派兵押送进京;至于其它的措施,你们再一一落实,大家都辛苦点,把大明治理好,也不枉为官一场。”

    方从哲和叶向高边向朱由校告辞,边眼神交流,皇上又出新玩意儿,什么信访办,历朝历代哪有这样的部门?

    还有驿站卖掉?

    朝廷每年省一笔开销,还可以收回一笔钱,是好事,可这明显是要卖给皇家集团,就是不知道皇上搞驿站怎么赚钱?

    朱由校也在想,信访办该让谁管理,交给卢家吧!

    让阮大铖去宣传司当司长,把报刊尽快发行,宣传工作要尽早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