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章:统一战线【求收藏】

    从古至今,所有的争斗都是围绕着利益和资源而展开,权力也是一种资源;从古至明代,也都是一小撮人剥削压榨大多数人。

    朝代的更替莫不是外来势力侵略,以及底层民众奋起反抗而被推翻。

    要是底层民众稳定,受压迫较轻,外来的侵略也是很难得逞。

    说回此次会议,众人窃窃私语,但直接发表想法的人还没有,朱由校想了想,指向吴有性说:“又可,走过的地方多,特别是底层民众的现状,应该更清楚,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见识。”

    吴有性初来乍到,也没有准备,但看到皇帝如此平易近人,就放胆说:“皇上,诸位大人,小民行医多年,是走过不少地方,要说底层民众的状况,就拿刚开始行医跟现在比较,20年前,民众生活也艰难,但是没有现在难,如今破产的农户越来越多,就江南省好点,江西湖广、特别是过了长江北上,都不太好,土地更集中,史治更差,民众的负担就更重,最可怕的是天灾,来一次,自耕农就消失一大部分,吃饱饭都成为奢求;现在女婴弃养的情况也严重,这都说明现状是不容乐观。小民就这些杂乱的见识,让大家见笑。”

    朱由校鼓掌,大家没这个习惯,不过也跟着鼓掌。

    徐光启说:“这段时间,臣更多的时候在田间地头,与农民的交流多,的确年景越来越不好,苛捐杂税,高利贷横行,就在京城附近,抢劫杀人的事件更多,总之,天灾人祸,都严重;前次听了皇上说的大天灾,臣现在也认为会越来越严重,这样子下去就太可怕。”

    毕懋康问:“皇上,臣有一个疑问,皇上的目标是不是书上说的大同社会?”

    摇摇头,朱由校回答:“不是,大同社会是理想化的幻想,就是再过几百上千年都不可能实现,朕说的是相对公平,利益分配的问题,不能劳苦大众创造的一切,由少数人享受,他们却忍饥挨饿,在座的各位都算是有见识的人,社会就是一个金字塔,塔底就是劳苦大众,大家看看,如果塔底撑不住,坍塌了,结果呢?”

    朱由校在板上画了个三角形,塔尖,表明是皇族、勋贵、大官僚、大士绅和大商人;中间表明是士人,士绅,官员,商人等,底部就不要说了。

    朱由校指着图形说:“大家看,朕就是位于塔尖,你们就是塔中间,历来社会就是这样的结构,而利益和资源分配呢?差不多是倒转过来的图形。”

    朱由校又画一个六边形,中间大两头窄。

    大家看了图形就容易理解,这些人都算不上高门大族,最多就是中产阶层,象曹化淳、黄得功属于底层,接受起来不是那么难。

    当然这种理念信仰,不是讲一次两次,而是靠经常性的教育宣传,变成深入骨髓的东西,才能坚定不移的去实现。

    往下,朱由校就让大家议论,需要解惑才出来解释。

    应该说是比较成功,就像徐光启,接触西洋的东西比较早,意识开放一些,他就说:“皇上提出的这个设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冲这一点就值得去努力,别说实现了,能让民众过上好日子,那这一生就没白活。”

    这些人还是有人生追求的,有一个明确的宗旨,就能统一思想,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就能劲往一处使。

    讨论了一整天,大家收获巨大,虽然刚起步,但也都看过朱由校的布局和准备,大家还是信心十足。

    告别时,朱由校还拉住秦良玉,让她从家族中选出几个年轻人,呆在京城学习新知识,同时也邀请其他人,家里人有兴趣,都可以上京城来学习。

    隔了一天,朱由校又召开会议,这次参会人员,除了第一次的人员,还加入内阁方从哲、叶向高、毕自肃、张问达、范景文和各部的尚书、侍郎,以及杨嗣昌、张维贤等人。

    这次会议就是扩大会议,团结更多的人,不求他们完全认同,只要不搞对立就行。

    会议在老地方,慈庆宫的庭院,圆桌会议,没有参加过的人,又是惊奇。

    开过一次会议,朱由校也轻快多了,立即开场白:“诸位,今天这个会议,就为了让大家对大明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就得有统一的规划,一致的行动,不能再出现以前那种乱斗,内耗。”

    这些人难道不知道之前做法危害吗?

    有一小撮人是不会知道的,对大明的危害又不是对他们的危害,权力、金钱、田亩、美色等等先捞进自己的腰包再说,管它以后会洪水滔天。

    这一撮人就是渣子,最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就是知道会危害大明,也会装成不知道。

    再说了,经过朱由校的整顿、敲打和淘汰,能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人,也不傻,只要这个皇帝活着,搞以前那一套,会死的快,死得很惨。

    留下的这些人算是能用得上,毕自肃第一个说:“皇上,诸位大人,臣在辽东这段时间,忧心忡忡,武官文官太监沆瀣一气,武备松懈,士气低落,幸好皇上采取措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臣赞同皇上所说的提议,确实不能出现之前那种内耗;臣还提议要整治官场,包括武官,不能让他们再腐烂下去。”

    内阁和各部的官员,吓了一跳,挖草,真敢说,头铁,佩服。

    象张问达这种人永远不会说出这种话。

    毕自肃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崇祯初期,朝廷欠饷,宁远兵变,初到辽东的毕自肃被兵变的士兵抓住,极尽羞辱,而后自杀,还被朝廷革职,惨不惨?

    朱由校不期望这些人,但是该说的话要说清楚:“朕决心改革朝政,你们就得跟朕保持一致,严禁拉帮结派,再起党争,谁敢再搞这一套,朕绝对不手软,这是天条,请牢记。

    其二.做实事,不喊口号,朝廷选用官员也要按这些要求对照,能者上庸者下;

    其三.严格按章办事,按律法判定,不得求情,谁求谁就是破坏规矩,这就是新规矩;

    其四.治理贪腐,绝不允许层层克扣,发现一个抓一个,抄家,朕已经够宽容,之前就不计较,但是再犯,得有命去花;

    其五.内阁每年定计划,层层分解指标,完成的人赏,完不成的人罚;

    朕已经放权给在座的各位,希望大家不要让朕失望。”

    在座的人也是人精,东林党那么气盛,都被皇帝整的七零八落,现在大势在皇上这边,顺者昌逆者亡,所以,大家踊跃发言。

    提出来不少好建议,记录都来不及,急的秘书小芳和小菲都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