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二章 有嫌隙贾珍暗使绊,祭祖宗贾敬吐肺腑

    宁国府贾敬贾珍父子,因减免租子一事大吵一架。这事很快就传到了荣国府。

    为此事贾政特意去找了大哥贾赦。兄弟二人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只是荣国府最终并未效仿东府。几个受灾的庄子仍是全额上缴租子。

    此一时,荣国府似占了便宜。长久看来,却非如此。

    是故日后贾政之二房与大房关系更加疏远。说起大哥贾赦,贾政只是不停叹气。着急了就说句“对牛弹琴”。

    要知道荣国府的爵位是贾赦袭着,因他是长子。

    可史老太君健在,她又喜幺儿,所以住着大宅的却是贾政一房。等有了宝玉之后,老太太更是一心只疼宝玉一人,把他惯上了天。连贾赦之子贾琏都娶了贾政妻子王氏之内侄女,与妻子凤姐一起住在二房这边。

    贾赦本就不喜贾政读书人的清高样子。如今荣国府大房、二房矛盾的种子已暗暗埋下。

    说回宁国府这边,自从那日与贾敬争吵以后,贾珍就闭门不出。每日喝酒寻欢。

    贾敬也过来过问过几次,只是每次贾珍不知真假,总是醉着。与他说话,也是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

    贾敬原是进士出身,见自己儿子如此不争气,直叹家门不幸。

    可又思及自己壮年归隐,对他疏于管教,才让他落得如此不堪。只得摇头叹气而去,自此,其对贾蓉、贾蔷等孙辈,尤其上心管教。

    贾珍这边虽表面上日日饮酒作乐,其实暗地里命心腹联络了不少贾氏族人。

    祭祖大典前几日,陆续有族人出入贾珍房内。照理说他已卸任贾氏族长,这些人即便有事,也该与贾敬回话的。不知为何却仍与贾珍联络甚密。

    此间之事,贾珍并未遮掩。贾敬那边自然知道,只是也并无表示。

    贾敬只是认真筹备一年一次的贾氏宗族祭祖大典。

    可有些风言风语却渐渐传播开来。有人说贾氏祭祖大典今年要节省开支,连外面的高僧名道都不请了。只用自己家里的。还有人说原本祭祀祖先的珍馐美味也有变化,改为各种普通吃食。更有甚者,说那贾敬中饱私囊,把要用给祖宗的钱拿去养小老婆了。

    眼看谣言越传越夸张,不少人专门去找族长贾敬。可不知为何,贾敬只是闷头不语。

    贾敬的退让更让贾珍得寸进尺,拉拢了一帮不思进取的贾氏后辈,越发编排起此次祭祖大典的简陋不堪。

    贾府之外,也有不少家族听说了宁国府的传闻。尤其是与贾府有旧怨过节的,更是对贾府的祭祖翘首以盼。

    宁国府,贾敬房内。

    贾敬正襟危坐,正自修习贾宝玉传他的固本守元之法。

    这时一道金光闪过,贾宝玉幻化成仙人出现在他面前。

    贾敬连忙要跪,却感觉虚空中一股力量托起自己。

    “以后见面不用如此行礼。”宝玉说道。

    贾敬不敢直视仙人面容,恭敬说道:“恭迎仙人。”

    “如今你儿子拉拢人心,到处散播谣言。你准备如何应对?”

    贾敬回道:“谣言而已,我自不管它就是。”

    宝玉却说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无视并不是好办法。”

    贾敬知仙人已有对策,因问道:“请仙人指示。”

    宝玉说道:“你因灾减租,是我授意。也是德仁之心,应该如此。如今你杜绝铺张,亦是正途。想宁荣二公也必能理解。”

    宝玉将应对之法一一细说与贾敬,贾敬直听的胆战心惊。听到关节处,竟又要叩头。

    过了几日,已是大年三十。正是贾氏一族的祭祖大典。

    贾氏宗祠位于长房宁国府西边单独一个院子,有五间正殿,用来供奉祖先牌位。正殿上更是悬挂御笔亲题的金匾“慎终追远”,两边对联写着: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宁国府贾敬为贾氏族长,亲自主持大典。

    贾氏族人依辈分、长幼,浩荡荡站成一片。

    先是众人跪谢圣上赏赐的金银贡品,并置于供前。后又有北静王府送来的字联、荷包等物。也置于供前。

    以上礼节后,按理说该进行正式祭拜。可此时底下贾氏族人却有些骚动。

    贾敬不等他们发难,率先走到众人身前。朗声说道:“祭拜前,我有些话要说。”

    原本想要上前说化的几个人停下动作,不约而同看向贾珍。

    贾珍也是一头雾水,眼神示意他们暂且不动。

    贾敬面向众人,里面有些面孔他竟不认识。想来是上山修道日子太久了。

    “我知道有人觉得我作为族长,安排的宗祠祭奠较往年,略显寒酸。没有成群结队的和尚道士,供奉祖宗的祭祀品数量花样都少了。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贾敬目光扫过贾珍几人,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我宁国府底下的庄子今年有三家受了灾,我免去他们一半的租金。可这与此次祭祀规模缩水有关吗?破船还有三斤钉。我宁国府不可能因为此事就揭不开锅。那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是宁荣二位先祖显灵与我见面。才有此安排。”

    底下众人骚动不已,居然搬老祖宗出来。

    “二位先祖英灵一直都在这宗祠家庙中。我也是因修道有所小成,才得以相见。我宁荣二府百年来发生大小事情,二位先祖均一清二楚。先祖们先是一顿训斥,说我既该做贾氏一族族长,就不应逃到山上去。又说我两府竟承隆恩,绵延富贵百年。子孙后代却忘了积善行德,节俭持家。落得现在内里空空,强撑体面。”

    “免租子和祭祀从简均是二位先祖亲口命令,贾敬不得不从。”

    “空口白牙,说不得祭祀的钱去了哪里呢。”人群中不知谁说一句。

    贾敬不以为然,说道:“我对贾氏一族,尤其是对宁国府如今的局面,负首则。料想也有人觉得我在扯祖宗大旗。”

    说到此处,贾敬突然转身,跪下叩头。嘴里高呼。

    “请宁荣二租祖显灵!”

    “不孝孙贾敬,恭请二租祖现身!”

    伴随着他的话,牌位前的灵幡无风自动,尚未点燃的贡香自行燃烧起来。

    两位身穿国公蟒服的身影显现出来,正与那偏房塑像一摸一样。

    院内贾氏一族众人并下人们,纷纷跪下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