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六十三章 猴居士

    驴头脸道:“明朝末年,最后一任僰人首领率部造反,被十万大军平定,个个砍头。僰人首领身首异处,他媳妇带着孩子逃入棺门,因怕追兵发现僰人祖坟,放火烧了后面栈道,带孩子隐居洞中。所以这个洞,叫‘神女洞’,这个庙呢,叫......”

    谢小雨举一反三:“叫神女庙?”

    “不,叫猴儿庙。”

    “啊?”

    谢小雨瞪大了杏仁眼,老头讲故事不按套路出牌啊。

    仙女洞有个猴儿庙,莫非僰人老婆当寡妇,续弦嫁给了猴子?什么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啊。

    驴头脸警告我们。

    山里面可以打鸟,可以打鱼,唯独不能招惹猴子。

    尤其巴东的猴子,惹不起,皇帝来了都要学乖。

    我有些不信。

    驴头脸道:“僰人老婆逃入山里,就被猴儿给吃了,所以这里叫‘猴儿庙’。别小瞧这里的猴子,僰人鼎盛时,有十万兵马,占长江天险割据称王,唯独对这里的猴子小心翼翼,年年进贡,岁岁祭祀,不敢丝毫怠慢。”

    黄师爷来之前做了功课。

    也劝我和谢小雨,千万不要招惹这里的猴子。

    看猴子在藤林攀爬,切记不要拍照,也不要发出动静,以免招惹祸患。

    我气乐了。

    猴子算啥玩意,人才是万物之灵,有人怕猴子的?

    黄师爷苦着脸,说这猴子啊,咱还真惹不起。

    巴东猿猴,学名“藏酋猴”。臭名昭著的峨眉山猴子,就是藏酋猴的一支。体积大,数量多,报复心极强,且贪婪调皮。

    峨眉山的猴子有多厉害,看看新闻,没有不怕的,老虎来了也得光屁股,狮子过路都要挨一嘴巴。

    巴东棺门的藏酋猴,更是原始。

    野性难训,峨眉山猴子在它们面前都是孙子。

    所以没人惹得起,我们也一样。真撞见了,要像对祖宗一样毕恭毕敬,否则遭到猴群报复,会死的很惨。

    我和谢小雨愤愤不平。

    人类创造文明,在山里居然被猴子给欺负了!

    黄师爷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

    当地人叫藏酋猴为“猴居士”。这些猴子在山里确实有灵性,食甘泉饮仙露,取丹草酿百花,除了不穿衣服,和原始人也相差不大。

    驴头脸在神女洞,给猴儿庙供奉的猴王烧了香,摆了贡品。

    不一会,真有几个猴子闻着气味爬进来。

    见了人也不怕。

    一个个昂首挺胸,大摇大摆。谢小雨刚要动一下,其中一个大猴子龇牙咧嘴,咆哮连连,一副吞人心肝,茹毛饮血的凶残。

    驴头脸连忙鞠躬道歉。

    那帮猴子身上带着尿骚味。

    对着庙前贡品一拥而上,尖嘴猴腮的样子愈显贪婪残暴之色。我心里不舒服,当地的猴居士,比老虎还神气呢。

    分了贡品,猴居士不满足,上来检查我们背包。

    这些猴子会拉拉链,会开罐头,智商极高,且不讲任何文明礼仪。

    你不给他们翻,他们动手抢,你敢反抗,猴子一窝蜂扑上来就咬。满口獠牙,那细菌,不截肢也得感染。

    酒足饭饱,猴居士终于尽兴。

    几只大猴子色眯眯打量谢小雨,立起身子,下面隐隐有了反应。

    他娘的!

    我拔出开山刀在袖口擦了擦。

    领头的大猴子朝我咆哮,一副恼羞成怒的怨毒。闹了好一阵,猴居士们才陆续离开,留下满地狼藉。

    驴头脸对此见怪不怪。

    猴居士是山里的灵物,有仙气,僰人祖先还未将悬棺迁入这里时,猴居士已经在当地生活多少年。

    对它们而言,人类才是不速之客,是侵略者。

    “好了,你们可以下去,猴居士暂时不会为难你们。切忌,不可离开‘九窟十八洞’的范围,否则将迷失在棺门里,永远出不来。”

    驴头脸反复警告我们,然后就缩在角落睡觉。

    他等我们三天。

    三天内我们不回来,我们的装备就归他,这叫理直气壮的黑吃黑,不用遮遮掩掩。

    九窟十八洞,是当地对棺门内复杂的溶洞和地穴的总称。

    僰人历代反叛。

    其中一任僰人首领将军火储存在九个大窟内,并开凿十八条长洞,保护僰人积累的历代珍宝,外面铸以土城,派兵守卫。

    朝廷官军烧了土城,因棺门内瘴气密布,没有打进来,只将外面的悬棺捣毁。

    那些财宝早已不见。

    唯独僰人开凿的洞窟互相连通,形成复杂的地下迷宫,称为“九窟十八洞”。从东边进去,在西边出来。

    洞中早已探明,最深处在地下二百米。

    离开这些洞窟,有云雾瘴气笼罩,对人类则一片未知。

    走入洞穴深处,岩画随处可见。

    多是一些狩猎、宴会、祭祀场景。从一窟出去,头顶出现窄窄天堑,横绝星穹。下方万丈深渊,雾气环绕。

    对面散落的悬棺,毫无规则排列。

    很快,我们脚下也出现了悬棺,从一个洞窟走到另外的洞窟,许多棺材来不及下葬,里面的尸骨化为骷髅,陪葬品早被攫取一空。

    从一些棺椁的缝隙,我找到很多黑色金属碎片。

    表面涂抹异物,跟纸一样薄。

    这种碎片,在仙人峰也有出土,似乎是放在棺材里的,具体不知有何用途。

    很快,我们走到地底,“九窟十八洞”在这惊险拐了个弯,如过山车向九天冲锋,下面一道石桥,暗河湍急。

    没有亲自走过,无法想象那片洞窟的浩大。

    我们从山崖的这边,走到那边。悬棺虽多,有价值的极少,历代盗毁严重,唯有残渣还在岩壁固定。

    甚至猴居士就在棺材里安家。

    听见起尸的动静不要害怕,多半是猴居士拿棺材里的大腿骨磨牙。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星象表,十分碎片化,对目前的谜团起不了作用。

    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决定。

    “放绳索,我们去谷底一窥虚实。”

    “啊?”黄师爷不提倡冒险主义,“下面暗河湍急,水雾瘴气凝结,凶险莫测,已经离开了九窟十八洞的范围,就是僰人也没进去过。”

    谢小雨道:“我同意冒险,咱们在山上看不出虚实,再走十天也没用。”

    我道:“二比一,少数服从多数。”m.166xs.cc

    “这,唉,好吧好吧。”

    黄师爷下了绳索,我打头阵。戴上过滤呼吸腮,下面的瘴气并没有想象中的浓。山谷太深,一点点水雾汇聚,都显得像棉花般洁白。

    很快,我看到了暗河全貌。

    那是一条典型的风水“玉腰带”,s形在山谷冲刷岩层。两侧有干岸,像洒了一把星辰,出现密集黑点。

    将冷焰火抛下去。

    黑点扩散,在地下数量惊人。

    周围没了悬棺,但僰人开凿的痕迹还很明显。那些黑点汇聚起来,就像大地上躺着一具巨人古尸,火光下蔚为壮观。

    下到底部,更能感到这些黑点的震撼。

    许多巨石挖空的罐子。

    我不知道具体用途,反正外形很普通,就像瓦罐一样。大的五六米,数十吨。小的也有半米高,不是人力可以移动。

    没有封口。

    里面储存些许腐烂的木架,还有一些干化的油壳,似乎带着香味。

    我将这个地方叫做“罐子谷底”,应该非常形象。如果拿这些罐子来装水,能把地下河舀干。

    从风化的年代,麻绳割锯的孔洞来看,至少有千年历史。

    我有些说不出话。

    僰人在地下挖那么多石罐有何用处。

    此间深入地谷,外面即便暴雨,也很少有雨水流进来。石罐一看就是储存器皿,大大小小数千,即便僰人再富有,也需好几代人夜以继日,才能造出罐子谷底的奇观。

    “瞧,有岩画。”

    谢小雨重新打燃冷焰火,铁褐色几何图案延伸,线条简单,具有流畅美感,与外面粗糙的画风截然不同。

    “这里气温低冷,有利于矿物颜料的保存。我想这些罐子,确实是僰人开凿,用来储存某种祭祀的东西?”

    谢小雨顺岩画看过去。

    答案清晰出现。

    僰人不用文字,可他们的表达能力很强。我看了几眼,便被上面的内容深深吸引,同时找到了史上最早的“滇王宴”。

    不,滇王宴跟岩画的内容,应该一脉相承。

    岩画上,出现许多猴居士,在九窟十八洞聚集成兵,兴风作浪。猴子除了没穿衣服,与侏儒的矮人相差不大。

    一个个凸眼立眉,怒目圆睁。

    它们在悬棺之中跳跃,用石头、木棍,砸开僰人祖坟,将珍宝和尸骨纷纷攫取出来。

    随后,猴王大摆筵席,犒赏功臣。

    一场猴儿宴,就此展开。

    看到这,我感到深深寒意,心中迸发悲愤。宴会上,头颅为碗,人手做灯,猴儿盘踞洞府推杯换盏,饮用某种液体。

    它们以僰人祖先的尸骨为容器。

    将成了地仙的干尸,拖出来炮制,制成佳肴。

    猴王如痴如醉。

    除了遍体毛发,与古代暴君没有两样!

    人可以吃牛吃羊,猴子反过来,站在自然角度也并无不妥。尽管如此,作为人类我还是很气愤,认为遭到了亵渎。

    此事被僰人得知。

    来到九窟十八洞,准备复仇。

    那场宴会后,猴居士都有了撒豆成兵、缩地成寸的法术,僰人惨败。

    僰王请来巫师洽谈。

    封猴居士为地灵,约定每年以奇珍祭祀。

    几代僰王倾尽府库,在地谷造出这些石罐,满足猴居士的口腹之欲。也因此耗尽国力,招来数次灭族之祸。

    此地本有龙脉。

    猴居士沐猴而冠,占了气运,僰王不敢计较,遂废弃此处。

    地下数千个石罐,类似食品加工厂,只要喂饱了猴居士,它们就不会侵扰悬棺中的尸体。

    以暗河为方向。

    我们沿下方前进,石罐愈发变多。

    空气散发石榴花一样的香味,闻多了,给人很甜的满足感。

    前方石罐消失,取而代之,又出现了悬棺。这里的悬棺太古老了,大部分被猴居士掏过,尸骨散乱不堪。

    越往里走,空间越狭窄。

    两侧岩壁互相挤压,形成对峙之势。

    悬棺依山而设,彼此只隔了两三米,甚至还有再靠近的趋势。

    我心中暗道。

    此地下有黄泉,玉带长流。

    两侧绝壁半开半合,悬棺于左右迎面而出,真应了棺门巫山,地仙造化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