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9章 望陛下开恩,救救他们!

    御史领袖陈敬宗失魂落魄,消息传开,御史们不再鼓噪弹劾高希和西洋公司之事。

    但是陈敬宗并未罢休,立即发起了检查户工二部账目的运动。

    表面上是检查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有无贪污腐败,实际上是要揭露岁入亏空,也就是“财政赤字”问题。

    太子朱高炽监国,好不容易将“弹劾高希”的风潮解决了,却又迎来一波新的“弹劾潮”。

    这次的火力并不是针对哪个官员,而是通过检查账目要说明一个问题:大明朝收入有限,现在还有大亏空,入不敷出,怎么可以浪费公帑在造什么货柜码头和集装箱船这些看不到收益、花费巨大的项目上呢?

    这叫“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些御史们寒窗苦读十年,满腹儒学道义之学,却对民生经济知之甚少,更不懂推动海外贸易、扩大进出口对国家经济、百姓民生的推动作用。

    就经济层面而言,这些言官都是“鼠目寸光”。

    因为花钱造货柜码头和集装箱一时看不到收入,花大钱派出去的探险船队不仅花钱还要死人,这就更了不得,因此一定要反对。【1】

    【6】

    【6】

    【小】

    【说】

    在他们看来,量入为出,老老实实地推动现在下西洋的举措,稳稳当当地每次船队回来都能赚几百万的雪花银,那就行了。

    高希深深地感到,经济上的一些改革举措已经到了要赶快改变官员们陈旧思想观念的地步了,否则以后会越来越寸步难行。

    詹事府。

    奏折,又是奏折,还是像头皮屑般地飞到了太子朱高炽的案头上,堆积如山。

    太子朱高炽不胜其烦。

    留中?你总不能一碰到问题就留中。

    批复?还像以前那样搞定陈敬宗这样的言官中的意见领袖?

    怎么搞定?这回永乐皇帝并没有发什么指示。

    太子监国,你朱高炽自己说了算?可是你如果敢胡乱作为,言官们就会捡到“枪”,永乐皇帝也会来问罪。

    “唉,这太子,有什么好当的,烦!”

    朱高炽面对小山似的奏折,气得将笔一扔,墨汁沾得到处都是,慌得几个小太监又是捡笔、又是揩地,一通乱。

    高希却稳稳地托着茶碗,微笑着品茶:“大哥,你是太子,将来就是皇上,这点小事就气得扔笔,那以后当了皇帝不是每天都要被这些言官气饱了?”

    朱高炽没好气地说道:“你还是不是我的四弟,还是不是詹事府的詹事,还是不是工部侍郎,就知道喝茶,赶快给我出主意!”

    “大哥,这事容易,折子先留中吧!”

    “留中?还留中,陈敬宗又要亲自上门来问本宫了!”

    “我给大哥出一个主意,保管没人再上这种无聊折子,而且都去找陈敬宗他们的麻烦,呵呵...”高希喝着茶,想着这个主意弄出来后可能发生的事,自己先狡黠地笑了起来。

    高希放下茶碗,走到朱高炽身边,附耳上前“如此这般”咬了半天耳朵。

    “哈哈哈...哈哈哈...你小子,真有你的。那,快,你先写一个奏本过来,本宫给你批了再说。”

    第二天,詹事府发出太子教令至各部衙门,顿时像捅了马蜂窝,全京城的官员都不好了。

    特别是不少激动的中下级别的官员,也不办公了,堵到了陈敬宗所在的工科公事房,点名要陈敬宗出来搭话。

    京师各部衙门,工科是最晚收到太子教令的部门,

    陈敬宗眼睛老花,此时正费力地看着教令。

    教令上的意思是说,工部侍郎高希上奏本说,工部检账后,确如某些工科给事中所说“亏空巨大”,应该量入为出、开源节流。所以建议,户部暂停按新办法发放官员俸禄的,恢复折色发放、钞米冲抵的办法,这样就可以节约一大笔行政费用。

    教令上说,太子认为高希的建议“甚善”,而且这也是恢复祖宗成法,相信官员们会上下一心支持这种做法,以帮助朝廷渡过难关。

    当然,造集装箱船和货柜码头的事,也暂停一下,待请示陛下后,一并拆除。

    看起来,太子从善如流,御史言官们胜利了,他们想达到的目的达到了:叫停建造集装箱船和货柜码头。

    “请陈敬宗陈大人出来!”到工科公事房前堵门的官员足有两三百人,个个面有怒色。

    陈敬宗刚看完太子教令,又喜又忧。

    陈敬宗虽是言官领袖,但这可不能当饭吃。他的官阶并不高,又是清官,全靠官俸养家。

    他也头痛起来!

    工科给事中,正七品的年薪,按照祖制是“米12石、银27.49两、钞360贯”。

    宝钞就不提了,几乎等同于废纸。

    古代是大家庭居多,一家五六口人算少的,如果还要用仆人,米12石就不够了。

    银27.49两才是真正支配的收入。

    据记载,明朝时一个普通的地方官,平时所需的衙门办公费用、养家的钱,还有日常应酬等加在一起,一年大约需要五十两银子。京官的花费的就更多了。

    自从高希推动了官俸改革,现在大明官员的俸禄是全额用银子发放的,就是将米和钞也换成了银子,一起发给官员,这就是实打实的收入了。

    另外,官俸改革后,官员们还能根据季度、年度等定期考核得到奖金。奖金也是以白银发放,数额至少和官员的官俸相当,甚至高出许多。

    现在太子教令说要“恢复祖宗成法”发官俸,为的是“开源节流”。

    这下好了,才过上几天小富的日子,现在被陈敬宗这些言官一闹,“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低级别的官员就指着这点官俸过日子呢,看到一纸教令,能不上火吗?

    “陈敬宗出来!陈敬宗出来!”堵门的官员叫嚷着。

    陈敬宗跑了出来,赔着笑脸:“诸位同僚,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不知找敬宗有何事啊?”

    “有何事?”一个官员举着太子教令质问道:“你们的奏折写了点什么?参高希就参高希嘛,怎么把我们的官俸都参没了?”

    “众位大人误会...我没有...我没有说要按恢复祖宗成法发官俸啊,”陈敬宗急得摇动自己的双掌竭力否认。

    “陈大人,教令上虽然没有写你的名字,但是高大人说‘某些工科给事中’,那不就是指的陈大人你吗?否则还有谁?你就别抵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