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六章 仅是年份还不够强大吗?

    “汪副局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秦立忙向汪明瞚认真保证。

    汪明瞚点点头,对众人叮嘱一句:“你们先看着,我去跟那些国内富商聊一下。”便转身离开了。

    华艺这次出现了这么多以次充好的文物,价值大打折扣,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富商以御窑瓷器的价格拍下官窑或精仿,不然这钱就损失大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海淘小组回笼海外文物,并非自己参与竞拍,而是大多选择跟国内富商或者海外华商合作,这些人将文物拍下后,大多以捐赠的方式捐给国内的各大博物馆,当然,对他们也有好处,可以抵税。

    哪怕他们选择不捐赠也没有关系,只要文物回到了国内,再想出国门就难了,政府想做的事情便是文物可控!

    秦立暂时不了解这里面的道道,因此表情轻松,神态从容,但其他三位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明显意识到了什么。

    “怎么了金老?”秦立看都三人的表情有点凝重,不解问道。

    “外国人也学坏了啊!”金炳昌感慨了一句。

    刘副馆长也是大摇其头,叹声道:“这几年国内为了回笼海外文物,导致文物的价值屡屡提升,让他们看到了得利的机会。没办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外国人也免不了俗!”

    专攻玉器的成员点头附和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如果外国人真讲信誉,那些国际骗子又是怎么来的?诸位,任重道远啊!”

    秦立眨了眨眼,仔细琢磨一阵,终于明白过来,他们的话中含义,外国人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开始使坏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是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开始玩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的套路,跟国内的那些古玩店老板已经完全没有了区别。

    金炳昌皱眉道:“就是不知道华艺有没有参与其中,如果连华艺都参与了,那日后海淘就更难了,没了第一道保险,还不知道有多少富商会上当受骗。”

    “这谁能知道,只能看拍卖时的估价了。如果估价全部是按照御窑瓷器的价值来估的,那说明华艺也在使坏。等着看吧,拍卖会开始后就水落石出了……”

    刘副馆长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朝字画展示区走去,“小秦,你跟着我点,但凡我有看不准的,你帮我提点一句。”

    虽然秦立一再跟他表示,不懂字画,但直觉这种东西,根本不需要懂,他只需要秦立在某个点上对他能起到辅助作用就成。

    秦立知道做决定的还是刘副馆长,自己只是起辅助作用,心里也没太多负担,刚好他也想跟刘副馆长学习一下如何鉴定字画,答应一声,便跟在了他身旁。

    秦立曾见过陈老鉴定字画,单凭眼力,但刘副馆长的鉴定方式与陈老明显不同,他是采取的眼力+现代科技的手段,手里头有一台便携式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一些细节。

    不过,刘副馆长的鉴定依然是以传统的方法为主。

    传统鉴定字画方式,首先看用笔。这是关键。从用笔的功力就可看出字画水平几何。几十年的艺术修为与几年艺术修为的功力是大不相同的,能从用笔中体现出来。鉴别中须将每一笔拆开,看其是否到位。

    其次看用墨。看墨的层次,前笔和后笔能分开,该重则重,该淡则淡。而且有韵味,如同“余音绕梁三日”黑白分明,前后层次分明。

    第三看用水。画师作画少不了用水,以方便色彩结构上的合理,比如传统画法中的泼水法,就是其中之一。

    第四看“用色”。矿物质颜料,历史愈久越漂亮,不会褪色,而植物质颜料则会随时间而逐渐褪色。

    其中,笔墨不可造假,这是最重要的鉴别依据。因为仿造笔墨达不到原本的境界。所以对笔墨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往往会在书画鉴定上掌握主动权。

    同时,书画的时代风格不可忽略。比如,北宋以全景山水为主,而南宋则以局部画为主,主题更易突出表现。所以若看到全景山水多为北宋年间的,局部画则是南宋年间的作品。掌握了时代风格,就可大致判定时期。

    另外,字画的鉴定工作一般还包括在纸张、颜料、墨迹、印章等年代上的区分,还有技法、笔法、历史渊源、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区分。

    这些都需要鉴定者在字画上有着极高的素养。

    刘副馆长显然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水准,不然也不会成为海淘小组的成员,且专门负责字画鉴定。

    他第一个鉴定的就是汪明瞚念念不忘的,且提醒了数次的董其昌的字。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提学副使、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太子詹事等职。崇祯九年去世,谥号“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