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 征服汪明瞚!

    “金老……”

    秦立还以为金炳昌是在给自己创造机会,面色有些犹豫,这样做会不会有点太过了?万一因此让金老恶了领导怎么办?

    金炳昌一见他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大概在想什么,没好气道:“不是故意在给你机会,是我碰到了鉴定迷障,鉴定迷障你懂吗?就是看任何东西都疑神疑鬼,怀疑是假,这种状态下是无法鉴定的,强行给出结果,多数也是错误的。”

    “喔~”

    秦立顿时恍然,他这还是头一次听说‘鉴定迷障’这种事儿。

    刘副馆长好奇道:“小秦,你接触这一行来,就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秦立心说我就算有不懂的地方,但也有金手指为我指明方向,不可能出错啊,上哪碰到这种情况去?

    不过这话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可不敢明说,只是委婉的回了一句:“我可能接触这一行的时间太短,暂时还没碰到这种情况。”

    金炳昌就毫不客气了,对刘副馆长说:“他鉴定文物除了靠专业基础知识外,鉴定真假最主要靠的是靠直觉,直觉上哪碰到鉴定迷障去。这是天赋,普通人没法比的。”

    刘副馆长想想也是,纯直觉的活儿怎么可能碰到鉴定迷障呢,一脸羡慕道:“我要是有这种直觉天赋就好喽,何愁再碰到假货。”

    主攻玉器的那名成员显然头一次听说秦立直觉天赋的事儿,震惊道:“真的假的?还有人拥有这种天赋?”

    汪明瞚也是大为震惊,“不能吧,没有专业知识做为基础,单凭直觉能鉴定真假?”

    “别人不好说,但小秦可以。”

    金炳昌当即将自己初次遇到秦立的情况,大概说了一遍。

    等听完,主攻玉器的那名成员和汪明瞚看秦立的眼神就好似在看一个怪物。

    汪明瞚一脸感慨的望着秦立道:“难怪老金一直撺掇我将你弄到海淘小组来,原来真正的原因在这块儿。”

    当即,他催促秦立赶紧对纹盘进行验证。

    秦立没了心里负担,快速上手鉴定,不过,他心里很清楚,光鉴定出真假不行,还要说出真在哪里,假在哪里,才能让汪明瞚信服,于是哪怕有金手指辅助检测,但仍看的很仔细。

    而后,就听他道:“纹盘有微瑕,底沿有两处脱釉点,但通过脱釉处,可以清晰看到胎质洁白如雪,这是典型的麻仓土特征,而在万历初期,麻仓土就已使用完毕,可见,此纹盘乃是万历之前的御窑产品。”

    “青花发色青中偏淡,与成化的艳丽有明显区别,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的更为柔和秀逸。底部釉面色调闪青,与正德时期类似,而这种变化正是弘治时期开始的,而弘治底釉有发生过变化,由初期的白色逐渐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色……”

    “底足釉色与器身釉色有细微差别,并不一致,和成化瓷器的釉色一致性有明显区别,符合弘治特点……”

    “款是大明时期的正规款,款中的“治”字三点水,低于“台”字,也符合弘治款特色……”

    最终,秦立给出结论:“综合上述,此纹盘乃是弘治晚期的御窑产品!”

    汪明瞚顿时看向金炳昌。

    金炳昌虽然陷入了鉴定迷障,但专业知识还在,通过秦立的描述可以一一进行对照,从而也在心中得到一个结论。

    只要这个结论和秦立的结论对得上,说明这个结果就是正确的。

    “没错,我的结论也是如此。”

    金炳昌朝他点了点头。

    汪明瞚当即道:“下一款!”

    却见旁边展台上放置的是一件大号六方瓶,高度接近七十厘米,通体施红釉,不过这个红釉不是正常的红,而是一种色泽暗沉的红,名祭红。

    祭红釉是景德镇的陶工在明宣德时期创烧的著名红釉品种,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故名。

    祭红釉,釉色深沉,釉面光润,釉中无龟裂纹理,不甚透明,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它以铜为呈色剂,用普通制釉原料,加入釉灰、氧化锡,生坯挂釉,高温还原烧成。

    历史上,鲜红釉瓷器曾倍受人们以及历代帝王的珍爱。其中清代乾隆皇帝对鲜红釉瓷更是喜爱有加,每每摩挲把玩,倍加赞赏。

    他的诗:“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泥澄铁镟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就是在吟咏明代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碗。

    而此款六方瓶就是乾隆时期的产物,标牌上备注的信息是:乾隆祭红釉六方瓶。来源:英国藏家旧藏。

    如此造型的六方瓶初现于雍正时期,乾隆时期盛行。

    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