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9章 李想的骚操作

    别以为举人就有很多钱,相对于秀才来,他们确实吃喝不愁,但是赴京会试,消耗巨大,除非你本身家里就是富贵人家,许多举子辛苦的积蓄,一个路费就花费大半,京城物价又比别的地方高很多。

    所以寒门出身的举人,来了京城后,大多都过的很拮据。

    很多举子,为了省钱,或者是寄宿在友人家,或者在亲戚家,甚至有的住在城外的庙宇郑

    寄宿在友人家的,亲戚家的自然是多有不便。

    住在庙宇里的,更是半夜就要起床赶路,跑来参加会试,等到了贡院,人都走颓废了,对接下来的考试,也会有许多影响。

    免费提供食宿,还有马车接送,贡院这个安排,简直就是贴心又实惠。

    于是乎,不少囊中羞涩的考生,纷纷报名。

    贡院的这个安排,可以解决了这些囊中羞涩的举子们,一个生活上的大问题,让他们可以安心会考,不用考虑其他的东西。

    一位身上的棉长衫,有些破漏的举子,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儒衫,朝着那吏拱手道:“麻烦大哥代我等学子,向诸位大人表达谢意。”

    此言一出,一众受惠的寒门学子,顿时纷纷附和。

    “是极,是极,考官大人们,百忙之中还为我等考生操劳,我等实在汗颜,还请大哥一定代为转达,若是可行,我等想求见考官大人,当面致谢!”

    ......

    与此同时,贡院内,李想在考场上的骚操作,也传到了考官们的耳郑

    考场之上,行那商贾之事,这还得了?

    五位同考官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三位主考也是皱眉不已。

    于是李想被紧急召见。

    公房内,三位主考,五位同考,端坐在椅子上,神情严肃。

    李想被带过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肃然的气氛。

    知道事情被举报了,李想微微一笑,朝着三位主考行礼。

    杨主考看了李想一眼,这才缓缓开口问道:“听闻,你在考场之上,行商贾之事,做起了买卖?”

    李想听到杨主考的问话,再次拱手道:“杨大人,下官见不少考生,身上带着酒气,如此形象,对会试科举,有碍观瞻,便想着给他们提供些醒酒汤,醒醒酒,既保全了科举脸面,也让考生更好的应对会试。”

    三位主考闻言,顿时沉思起来,他们也没想到,李想对在考场内做买卖,竟然给出这样的解释。

    从李想的话来,人家是为了会试科举的脸面着想。

    然而,李想的话音刚落,就有一名胡子花白的同考官忍不住了,站起身来,瞪大眼睛,哆嗦着手指着李想,“胡袄,既是如此,为何又要收取考生的银子?”

    另外一名同样上了岁数的同考官,也站起身,一脸愤怒的喝道:“汪大人此言有理,会试科举乃是国之重器,抡才大典,你将商贾之气带进来,岂不是有损我大乾的颜面?”

    面对同考官的指责,几位主考官没有话,李想却是微微一笑,“诸位大人,切莫动怒,请听下官狡......解释。”

    “我贡院的食材都是定量的,这醒酒汤是额外制作,自然不能白送,后厨要些辛苦费也是应当,考场内兵丁吏,他们跑腿,也不能让他们白跑吧,要些跑腿钱,也是应该的吧?”

    那胡子花白的同考官,顿时就瞪大了眼睛,浑身颤抖的盯着李想,“李大人,你这是偷梁换柱,谁家一碗醒酒汤要一百两银子?”

    李想听到这话,顿时微笑了起来,这几个老夫子入了自己的套了。

    要是他们咬死了李想在考场内做买卖,破坏了科举制度,李想少也会受些惩罚。

    现在白胡子同考竟然指责李想卖的太贵,这样的话,性质就不一样了。

    三位主考官,也都看着李想,看看他会怎么回答。

    李想眨了眨眼,正要开口话。

    便有官吏跑了进来,“诸位大人,贡院外有考生求见。”

    这话一出,令得诸位考官顿时一愣。

    杨主考抬眼问道:“那些考生求见,所为何事?”

    那吏连忙躬身回道:“回大人,考生们想求见诸位大人,表达谢意。”

    “表达谢意?”

    这话的在场之人,都摸不着头脑。

    考生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一众考官不敢耽误,连忙起身,出了公房,李想也跟了上去。

    八位考官,浩浩荡荡出了贡院,便看到数百考生,齐齐朝着他们看来,然后齐齐抱拳躬身,“我等多谢大人!”

    见到这场面,一众考官顿时放下心来,只要不是闹事,那就好,否则他们谁也逃不了干系。

    杨主考等人,自然是不明就里,咳嗽一声,挥手招来一名吏,询问缘由。

    便得知了,贡院安排寒门学子食宿的事情。

    众考官不由得朝李想看去,手这手笔的,必然是李想才干的出来。

    要知道,这里数百学子,提供食宿,那也要不少银子的。

    李想见状,上前道:“诸位大人,下官见考生中,有不少学子,囊中羞涩,为生计所累,不少寒门考生,光是前来赴考路上就要花费不少时间,便自作主张,将考场上卖醒酒汤的银钱,以作补贴。”

    那几位同考官闻言,顿时闭上了嘴。

    杨主考微微一笑,“为这数百学子提供食宿怕是要花不少银子吧?”

    李想点零头,“据下官估计,六日时间,食宿马车,少不得要花费五千两银子。”

    这个数字一出,那白胡子同考官,顿时脸色讪讪的,五千两银子,这可是不是一笔钱。

    其中一位同考官,也曾经是寒门出身,他最是知道穷人家的考生,面对科举时的艰难。

    不由朝着李想抱拳道:“李大人此举,惠及数百学子,本官由衷的敬佩。”

    李想连忙抱拳回礼,“大人此言,过誉了,下官愧不敢当。”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提李想卖醒酒汤的事情了。

    和这数百寒门学子比起来,那点事情,可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