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0章 三位大佬的交心话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杨主考微微一笑,对那些学子们,高声道:“诸位考生,只管安心会考,其他诸事,若遇上困难,皆可来找同考李大人。”

    李想闻言,不由无语,这是把自己推到前台来了。

    此言一出,一众考生,又是一阵彩虹屁。

    学子们的感谢,不仅仅的杨主考,涉及到了所有考官。

    这也是当初李想交待的,对外宣布的便是所有考官的决定。

    能够来当考官的,都是注重名誉的老夫子,这些学子的感激之情,比什么钱财都要重要许多,这可是声望啊!

    八位考官们,顿时脸上洋溢着笑容。

    安抚那些考生之后,杨自考便带着考官们,回到公房。

    经过刚才的插曲,李想已经不是接受审判的位置了。

    杨主考笑意盈盈的让人,给李想安排椅子入座。

    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其他考官也很想知道,李想是怎么做的。

    李想闻言,清了清嗓子,便将自己在正式考试之前,的操作了一遍。

    杨主考闻言,点零头,“那些考生,仗着家世富贵,考前还去青楼,让他们出些银子,补贴寒门学子,也不为过。”

    杨主考这话,就等于是给李想的性质给定调了。

    其他考官们得了好处,对此也就没有了意见。

    之后,又问起了,食宿提供的情况。

    李想将自己的安排娓娓道来。

    第一场结束之后,李想就给了那巡考官一笔银子,去周边寻找合适的大车店,找些马车,现在虽然是会试期间,客栈紧张,但是大车店这种地方,还是很宽裕的,扫尾整理一下,也很合适。

    之后,又给了后厨一笔银子,大肆采购生活物资,之后的六时间,务必保证考生们的伙食。

    气日渐寒冷,李想让人去采购,一些型的炉子,确保考生不被冻着,影响发挥。

    听到李想的安排,一众考官们,顿时纷纷抽了口冷气,为数百学子提供食宿,已经是一大笔钱,现在还要提供数千人六的伙食,和保暖。

    老实,要不是事情就发生在眼前,他们都不敢相信,有人能做到这一步。

    于是那位白胡子同考官,便问出疑惑,“李大人,这些手笔,估计要花费不少银子吧?”

    李想摆了摆手,“汪大人明鉴,据下官估计,会试完,少得花两万两银子。”

    “两万两?”

    即便是杨主考,也不由得倒吸口凉气。

    他是正二品的官员,即便是他,两万两银子,也要好多年的俸禄才能凑够。

    那些同考官顿时面面相觑起来,要是让他们拿出两万两银子来,做这些事情,他们可干不出来。

    李想微微一笑,道:“不瞒诸位大人,就第一场会试期间,便赚了两万两,下官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至此,一众考官们,终于知道李想要在考场上,做买卖的原因。

    这些钱财,他本人并没有揣进兜里,全都拿出来,补贴贡院和那些寒门考生。

    杨主考见状,摆了摆手,看向几人问道:“此事,就到此为止,诸位以为如何?”

    事到如今,即便是最气愤的白胡子同考官,此时也没有了其他想法。

    意见统一,此事作罢,会议结束。

    李想却被杨主考留了下来。

    此时就剩三位主考和李想。

    杨主考让吏,上了几杯好茶。

    这便意味着,留下李想,只是同僚之间的聊。

    杨主考深深的看了李想一眼后,这才道:“陛下当初让你担任同考一职,本官是不同意的,奈何陛下坚持,那日你所作的诗词,也极好,本官便也没有反对。”

    “如今看来,陛下是想将开办官学之事交给你办?”

    此言一出,东阳大学士和国子监祭酒,顿时坐直了身子,看向了李想。

    这事,永嘉皇帝显然给他们提过这个想法。

    不过具体的安排,没有与他们细。

    现在联想到李想的骚操作,这才有此一问。

    李想轻轻喝了口茶水,这才道:“杨大人,陛下确实与下官过此事。”

    三人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杨主考叹了口气,“要在整个大乾办官学,确实需要一大笔的银钱,即便是朝廷也负担不起,也只有你能胜任此事了。”

    顿了顿,又道:“若是日后,有需要老夫帮忙的,尽管来找老夫,惠及下学子之事,老夫定然义不容辞。”

    杨主考身为吏部尚书,官衙门的负责人,自然知道大乾官员的情况,很多时候,官员的任命,能选择的都不多,一切的根源都在读书人太少。

    国子监祭酒,也开口道:“陛下与老夫过了,会试过后,便会任命你为国子监司业,若是有用到老夫的地方,你也不要客气,谁要是拦着你,老夫决不轻饶。”

    这话的有些杀气腾腾,一代文学宗师,祭酒大人有如此戾气,显然对于大乾的教育事业,也很有意见。

    刘东阳则看了看两人,“李学士尽管去忙此事,翰林院那边,由老夫替你看着。”

    李想听到三饶话,不由肃然起敬。

    从他们的话中,都可以听出来,他们对于永嘉皇帝办官学的计,是赞成的,不仅如此,还力荐此事,算是一些实干派。

    只是他们有这个想法,却不知道如何实施下去。

    举办官学,不仅仅是找夫子,更关键的是要钱,整个大乾,这么多的州府,若是要覆盖下来,那可是文数字。

    他们有心无力,只能期望李想这个赚钱能手,来执行此事。

    李想站起身,朝着三人深深鞠躬,“三位大人,忠公体国,心怀下,下官敢不尽心?”

    “下官,别无长处,只能弄些银子,其他方面,还要三位大人,多多出力才好。”

    杨慎哈哈一笑,“李大人不必如此,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李想嘿嘿一笑,“会试过后,下官打算去附近州府看看,走访巡查,之后,会给陛下上一份奏折。”

    三人闻言,顿时纷纷点头,“如此甚好!”

    三位大佬的交心话,顿时让李想压力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