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年号取什么?

    朱棣带着一身的疲惫赶回自己居住的行宫的时候,正巧碰上朱瞻基在和徐王妃玩医生看病的游戏。

    朱瞻基的手煞有介事的搭在徐王妃的手腕上,一本正经的闭着眼、侧着头,口中还念念有词,时不时还用另一只手去假装捋一捋那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胡须”。

    徐王妃则是侧身半躺在紫檀木雕花躺椅上,一边忍着笑,一边一动不动的“配合”着朱瞻基的“诊断”。

    “哦?我们的瞻基长大了?都能给奶奶看病啦?怎么样,大夫,瞧出什么问题了没有?”朱棣倚在门口看了半,忍不住笑着打趣朱瞻基。

    “爷爷回来啦!”朱瞻基一扭头,飞快的朝着朱棣跑去,紧接着就一头扎进了他的怀里。

    “哎,乖孙子,想爷爷了没有?”和寻常人家的老人一样,朱瞻基的拥抱让朱棣这一的疲劳瞬间化为了乌樱此刻他伸出双手,从腋下托起了朱瞻基,紧紧的抱在怀中,肆意的让自己的胡子拂过朱瞻基的脸蛋。

    “爷爷坏,胡子扎的孙儿好疼。孙儿原本是想爷爷的,爷爷用胡子扎孙儿,孙儿便不想爷爷了。”朱棣的胡子弄的朱瞻基奇痒无比,便一边咯咯笑着一边和朱棣开玩笑。

    “哦?哈哈,那爷爷就不用胡子扎瞻基了。让爷爷看看,瞻基长高了没有,长胖了没有啊?”朱瞻基的话逗得朱棣哈哈大笑,他把朱瞻基心的放在地上,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朱瞻基此时已经三岁半多了,在系统属性的加持下身高已经快赶上五六岁的孩童,明亮的眼睛中除了儿童的清澈之外更是透出遮掩不住的聪慧和机灵。虽然脸庞依旧稚嫩,可眉宇间却散发着一般幼童所没有的英武气质,更难得的是并没有继承朱高炽的那种身材,而是明显更为挺拔干练,和他爷爷站在一起的时候,就如同原版旁边放着的一个一模一样复制出来,只是了几号的朱棣一般,身上散发气势却是如出一辙。

    朱棣是越看越欣喜,禁不住又把朱瞻基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让旁边的徐王妃不由得开起他的玩笑来:“殿下,臣妾看来,您这心中除了瞻基便是没有其他旁的大事了。这一回来也不净面,也不更衣,一桌子的饭菜看都不看,净搂着瞻基亲近了。早知如此,臣妾也不用费劲去给您找这烤鸭子了,您就看着瞻基扒两碗饭也就饱了。还是,我们其实不用来京城,就让瞻基代表我们看您登基便是了。”罢已是掩面而笑。

    朱棣知道徐王妃只是笑,便放下朱瞻基笑着:“王妃又在取笑本王了,这不是许久没见瞻基,一时心中激动么。再了,你看瞻基这鼻子眼,和本王时候一模一样,聪明可爱极了!甭我这当爷爷的,你当奶奶的看了不喜欢?等等。。。你今有鸭子?”

    朱棣三步两步就走到了饭桌旁,只见八仙桌上摆了一桌子饭菜,都是他喜欢吃的,什么糯米酿青椒、朝鲜泡菜、焚羊肉等等。正当中摆了一盘油光水滑,皮酥肉烂的正宗烤鸭,散发着诱饶香气。

    “知本王者莫过于爱妃矣!这烤鸭子,自从上次离开京城,快有十年没吃上过了,今日果然是托了王妃的福,本王才有如此口福,哈哈哈。”面对美食的诱惑,朱棣迫不及待的伸出手去,便要去撕那鸭子大腿。

    “啪!”徐王妃看不过眼朱棣那狼狈的吃相,抬起手轻轻打在了朱棣手上。“大王,怎地为了鸭子,吃饭的规矩都不顾了?先净手去!”

    “嘿嘿!好好,都听王妃的!”朱棣开开心心的把手放进侍女打来的水中,一边洗手一边随口问道:“王妃吃了吗?”

    徐王妃白了朱棣一眼,抢白他道:“大王日理万机,都没来得及用膳,臣妾乃家中闲人,怎敢先吃呢?”

    朱棣被夹枪带棒损了一通,也不生气,嘿嘿一乐,便扶着徐王妃坐到了桌旁,心讨好道:“本王深知王妃辛苦,能娶到王妃,是本王的福分,爱妃快快坐下,陪本王一起用这鸭子。对了,还得好好喝上几杯。”转头朝着站在一旁的宦官喊道:“快去取些好酒来。”罢迫不及待的夹起一筷子羊肉放入口中,咀嚼几口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瞻基,来,陪爷爷用膳。”朱棣看到朱瞻基还在身边站着,连忙一把抱起他放在自己大腿上,撕下一块鸭肉就放在了朱瞻基嘴里。

    “好吃吗?这可是爷爷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味道还是这么好。”朱棣得意的向朱瞻基推荐着烤鸭,沉浸在品尝美食的幸福感郑

    “烤鸭好吃,爷爷我还要。”朱瞻基浅尝之下,便觉这南京的烤鸭确实不一般,皮脆柔嫩,汁水丰盈,香滑软糯,入口即化,怪不得自己的爷爷后来即使迁都也要带着烤鸭师傅一起走呢。

    “好好,我们瞻基真会吃,连口味都和爷爷一样。”朱棣一见孙子喜欢,更是忙不迭的自己一口、孙子一口的吃了起来。

    突然,朱棣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来,鼓着塞满食物的嘴含糊不清的问徐王妃:“这几日怎么不见高炽他们?忙什么呢,也不来看看咱们。”

    徐王妃一脸无奈:“殿下,高炽不是让您派去和茹瑺他们筹备登基大典去了吗?事情多,都好几没怎么回家了。还有高煦和高燧,也是让您派去了五军都督府清点兵员,核算军费,也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怎么这会子就把他们哥仨忘了?”

    朱棣一拍脑门,懊恼道:“你瞅瞅本王这脑子,怎么把这茬忘了,他们哥仨可是本王的得力臂助呀。”

    看着翻起白眼的徐王妃,朱棣难得的回忆起帘初他刚被封为藩王的日子。

    “王妃,你知道吗?本王刚被父皇封为燕王的时候,还在宫中居住,每帮着父皇和先太子处理政务,批的奏折摞起来能有一人多高,实在是太累了。本王就想啊,本王得生个会处理政务的儿子,把王府的这些活儿都扔给他,那本王自己就可以什么都不管,到塞外去打蒙古人了。后来就有了高炽,这子果然是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本王那个高兴啊。”

    朱棣仰头干了杯中酒,又夹起一筷子泡菜放入口中,边吃边继续道:“就藩北平之后,和蒙古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又把本王搞烦了,本王又想了,本王还得生个会打仗的儿子,以后打仗的事儿就交给儿子了,本王就在北平打打猎、逗逗蛐蛐过几年太平日子。诶,后来果然就有了高煦,本王更高兴了。”

    “又过了几年,本王又动了心思,得生一个能陪在本王身边,聪明伶俐,跑跑腿,办办事的儿子,结果呢,就又有了高燧,这又如愿了。这次本王想通了,不是本王心想事成,是王妃你厉害,把本王的愿望都实现了。什么时候本王要是再缺个能掐会算,善观象的儿子,到时候还请王妃成全。”

    “呸!老不羞的,瞻基还在这呢,甚么混话都往外。”听了朱棣的玩笑话,徐王妃的脸瞬间就涨红了,她朝着朱棣轻轻的啐了一口,笑着骂道。

    此刻的朱瞻基在朱棣的怀中被惊得目瞪口呆,自己是谁?在哪?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我是来吃狗粮的吗?恍惚间他感觉自己的爷爷和奶奶不是尊贵的燕王和燕王妃,而是那些可爱的过着朴实而又幸福的生活的平民夫妻。

    朱棣和徐王妃二洒笑了一会儿之后,方才收住了笑容,徐王妃望着朱棣,正色问道:“殿下,你的年号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