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关于幸存者偏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航空兵,为了研究“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

    他们找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沃德教授(Abraham ald)。

    希望他应利用其在统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来达成这个目标。

    很快美国军方的军官,根据统计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机场的数据,发现了一个规律。

    即:“排除重点防护的飞行员座舱和发动机外,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

    因此这些军官得出了,后续应该重点加强机翼防护的结论。

    而沃德教授则坚持认为:“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

    而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

    并非是机尾不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失去了方向控制能力,早已无法返航。

    因此大多数返航的飞机都依赖着“机尾尚好”,这个救命稻草。

    故而相较于加强机翼,更应该加强的是机尾。

    后来美国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

    所以实际上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个故事被后人用一个词语概括——幸存者偏差。

    言归正传,蕲州城外看着1000多名散兵游勇冲了过来,司马枫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

    在队伍的最前方,随着火枪队的宁文德一声令下,三个火枪连开始了装填。

    当双方距离200步的时候,司马枫的火枪手们都已经完成了装填。

    此刻第一排的火枪兵举枪半蹲着举瞄准,而第二排的火枪兵站着举枪开始了射击准备。

    在他们的身后第三批的火枪兵也完成了装填。

    准备在前两排火枪兵完成射击后,立即补位再次进行射击。

    而在他们的对面,看到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有的散兵和团练已经犹豫的了。

    但这时候有老兵油子喊道:“放心吧,那火枪根本打不准!冲过去砍死他们!”

    “冲过去,砍死他们!城里的娘们和房产都是我们的了!”有人高声应和着。

    “兄弟们!富贵险中求!冲啊!杀啊!”

    于是刚才还有些犹豫的散兵团练,像被打了鸡血一般往这边冲了过来。

    此刻司马枫的蓝营后军,虽然已经多次进行过模拟冲击演练。

    然而“砰!”的一声,还是有的一个蹲着兵卒忍不住手抖,放了一枪,结果当然是打空。

    这时候他那一排站在最边上的一个班长,马上从身后过去一脚把那名士兵踹倒在地。

    接着骂道:“老子平时了多少次,听到“放”才能开火!”

    那名兵一边爬起身,一边揉着被踹的屁股,徒后方开始了装填。

    “砰!”又有兵卒放枪了,结果很快也遭到了一样的待遇。

    不过由于司马枫的兵卒里,老兵的比例并不低。

    特别是最早跟着司马枫到富川的那一批老兵,算得上是蓝营的精锐之一。

    因此虽然有零零星星的新兵手抖,但绝大部分火枪手还是沉住了气。

    瞄准训练的时候,有队友在身边放枪,本来就是后军的日常训练之一。

    司马枫对面的散兵,见到对方在零星放枪,自己这边却没什么大碍。

    于是他们便更加的兴奋,一边叫嚣得更欢快,一边加快了冲击地步伐。

    100步,80步,60步,眼见对方就几个呼吸,对手就马上要冲到眼前!

    前两排的新兵很多身体已经在轻微地颤抖。

    就在最前面的散兵逼近到50步的那一刻;

    “第一排放!”宁文德大叫着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第一排放!第一排放!第一排放!”几个传令兵同时重复着命令!

    而刹那间,“砰~~”第一排的火枪手几乎同时开枪进来了射击。

    一百多发的密集子弹,顷刻间把冲在最前面的敌军放倒了一片。

    这些散兵团练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识这么密集的火力。

    因此除凉下的部分人外,有的人愣在了原地,更多的人则开始转身。

    当然也有极少的狂妄之徒再着继续冲。

    然而在他们的对面,此刻蓝营后军第一排的火枪兵已经开始弯腰绕到了后面。

    同时第二排的火枪兵开始了自由瞄准射击。

    “砰!砰!砰!”那些继续冲击的狂妄之徒马上被打成了筛子。

    而一边发呆的家伙,显然也没好到那里。

    第二排火枪兵完成了射击后开始绕回,第三排火枪兵开始了瞄准。

    这时候对面已经没什么正对着的靶子,于是第三排的射手们开始瞄准跑得慢的倒霉鬼。

    “砰!砰!”随着一声声枪响,那些移动的活靶子陆续被命中,一个个跌倒在地。

    一轮射击就击溃了对方的进攻,这跟司马枫的预期差不多。

    根据过往的战例,一般的朝军损失个10-20%就开始丧失战斗力。

    就算是朝军的精锐或禁军,损失最多损失三分之一也就开始溃败。

    太宁军的情况比朝军略好,但也是大哥略比二哥强的程度。

    像志愿军在朝鲜,多个营连战损到个位数,战损比达到95-98%还能坚守阵地,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那是那个时代革命信念、战斗意志和钢铁纪律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在战争史上空前的,甚至在很可能是绝后的。

    某种意义上来,软实力模仿起来比硬科技更难。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脚下!

    正因为如此司马枫也才从最简单的纪律入手,再到意志的训练,试图一步步打造自己军队的战魂。

    现在司马枫让宁文德和于大江,各指挥两个连队去追击敌军。

    而他自己则带着赵四和警卫连往城门处赶去。

    在城门口,司马枫遇到了前来迎接的李新月和熊芳霞,司马枫赶忙下马并上前行礼。

    李新月还没开口,旁边的熊芳霞就笑道:“枫,你这后军果然是与众不同!”

    “大嫂谬赞!只是这些朝军那些残兵草寇,战力不行罢了。”司马枫谦逊地回道。

    听到这话,熊芳霞却继续笑道:“枫还跟我们谦虚起来了?”

    “我们在城墙上面可看的清清楚楚!”

    “话你们怎么敢逼的那么近才开枪,万一人家硬冲过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