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3章 致仕的苏轼

    易州和涿州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大辽南京道地位最高的三人聚集到一起,交换了一下彼茨信息。

    耶律阿思:“陛下确已驾崩,遗命燕王继位,待击退宋军后,再行发丧,燕王性急,萧兀纳与我多次规劝。”

    耶律斡特剌:“宋王为上京留守,我奉诏还京后,就来此与南朝交战,上京道的驻军如今全在宋王之手。”

    耶律俨:“我什么都不知道,全听二位的。”

    耶律阿思和耶律斡特剌商议一阵,觉得既然南朝已经知晓,再隐瞒也毫无意义,不如先回中京扶耶律延禧上位,然后再南下与宋军一决雌雄。

    两人拿定主意,决定留下耶律俨和二十万大军驻守析津城。

    他们则带领剩余部队返回中京,抢夺拥立之功。

    一旁眼巴巴的耶律俨:“……”

    契丹军撤离的消息很快就被宋军得知,种师中等人总算松了口气,向朝廷报信,等待下一步的安排。

    差点一语成谶,和城池共存亡的宗泽也赶紧重开城门,调运物资进城,加固城防。

    中路军在占领大同后,花了些时间沿长城向东推进,接连攻克了弘州(张家口阳原县)和怀安(张家口怀安县)等数座城,与辽军在归化州(张家口宣化区)和奉圣州(张家口涿鹿县)一带陷入苦战。

    种建中和姚雄见进攻受阻,调转方向,兵分两路向长城以北的德州(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和大同以西的大辽西南路招讨司进攻。

    再往北,就是耶律那也的倒塌岭节度使司和上京道,再往西,就是辽夏边境了。

    西夏这边的战事,年后党项军从瓜州城几次进攻沙州和肃州失利,李合达最终率部绕道沙漠回到了兴庆府,将瓜州城拱手相让。

    再不走,大宋肯定要调兵合围他了。

    李乾顺的主力大军则一直在围攻韦州城,不过宋军占据许久,早就将韦州城经营得如铁桶一般,加上陕西诸路在背后的支援,党项军根本无计可施。

    夏州与石州的战况也差不多,夏军越过长城进攻,宋军则坚守不出,相持数月毫无进展。

    李乾顺本寄希望于契丹人,可大同府失陷的消息传到后,他也有些丧气。

    大宋在收到几路的奏报后,开始进行兵力调配。

    防线前移后,成为后方的河北两路驻军可以分批北上,加强涿州一带的防御力量;

    大同城则加紧修复城墙,成为大宋新的进攻前站;

    西北方面继续围困党项人,不让任何物资进入党项人剩余的城池。

    回到中京城的耶律斡特剌和耶律阿思遭到了萧兀纳的指责,认为他们被宋人蒙骗,没有完成大行皇帝的遗命,给了南朝更多的时间。

    耶律延禧则对二饶到来表示欢迎,反正计划已经失败,他宣布了耶律洪基的死讯,然后开始筹备自己的登基仪式了。

    拖了几个月,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日子,他早就受够了。

    对于宋饶传言,耶律延禧倒是有些在意,所以趁着丧礼的机会,他顺势召耶律和鲁斡和耶律淳回京,封耶律和鲁斡为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淳为郑王。

    当然,升官的代价就是需要留在京郑

    至于什么都反对的萧兀纳,则被耶律延禧派到东京道去,接替耶律淳的工作,对付女真人。

    西京的失守和南京道数城的丢失,都被他抛到脑后了,没有什么比登基更重要了。

    至于登基之后,没有什么比为当年的父母和祖母报仇更重要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辽上下都将努力适应这个新皇帝的节奏。

    北地的战报传回后,苏过再次证明了自己无愧赵煦的信任。

    具体到一些事上,苏过可能会犯错,但是在节奏上,他确实判断得很准。

    进入夏季后,大宋又进入蚂蚁搬家的环节,一趟特往涿州和大同等地运送粮草物资,冬季休战的时候很多大件都不方便运送,趁现在辽饶心思都在中京城里,大宋开始拼命巩固所占的领土。

    这种打法虽然不好看,但确实奏效。

    游牧民族在攻城方面的劣势,不是招几个汉人工匠就能解决的。

    相反在大宋,骑兵一直在稳步发展,最短板正在慢慢补上,而弓弩和火炮上面的优势,还一直在扩大。

    所以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蚕食大辽的希望。

    苏轼在留下了诸多治理黄河,减少泛滥的方案后,将都水监交给了任伯雨打理,自己则向朝廷申请致仕。

    赵煦一直不肯批,他想让苏轼重回宰执行列,然后再致仕。

    苏轼拒绝了,朝中早已没有他的位置,他也不是贪慕虚荣的人,这辈子官场混得够够的了,能在这个位置上退休,他已经很满意了。

    苏过进宫帮着苏仙话,最终赵煦还是同意了,下旨苏轼以太子少师致仕。

    进宫谢恩,是苏过陪着父亲一起去的。

    这是苏仙最后一次入宫了,致仕之后,他不会再掺和到朝局里,他可以写诗词文章、去各地旅游、吃下美食,再也不用担心官场上的暗箭了。

    苏轼走得很慢,六十五岁的他比预计中晚了五年才离休,不过看了看身边的儿子,他觉得是值得的。

    苏过的成长远超他的预期,也许再过两年,苏辙也可以退休了,因为苏过不再需要长辈的庇护。

    赵煦有些感伤,当年一怒就免了苏轼的右丞之职,近两年这位老人一直在黄河边上忙活,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提过什么要求。

    苏过情绪也不高,虽然他是支持苏仙退休,好好安度晚年的,但想到苏轼在这一辈子混官场的经历,还是有点替他惋惜。

    苏轼倒是很坦然,先躬身谢过赵煦,然后道:“如今国势日盛,我也没什么可担忧的了,只希望官家保重身体。”

    赵煦默然点头,他之前虽然尊重苏轼,但并不喜欢苏轼的性格和观念,如今皇帝做久了,见多了各式大臣,反而觉得苏轼和刚刚去世的范纯仁,更值得标榜。

    这些人虽然保守,但不固执,他们真的能看到民间的疾苦,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

    苏过在一旁发愣,也想到这里:大宋如果只是一点问题,这些人修修补补也许真就解决了,可一个破破烂烂的大宋,就只能用猛药唤醒了。

    苏轼没有生在最适合他发挥政治能力的时代,但生在了一个让他成为苏东坡的时代。

    对个人来,这是个悲剧,但对文坛而言,这是一件莫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