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叫太子来见朕

    魏国皇宫。

    魏武正坐在灯下批阅着奏折。

    钟贤在一旁用一根铜簪把灯芯挑得更亮一些,让魏武的眼睛不那么吃力。

    魏武感觉光线亮了些,这才发觉自己的离桌案太近了,脖子和后背都有些酸疼。

    他一边用手捶着后背一边对钟贤道:“没想到我的眼睛已经花得这么厉害了,字太又看不见,离近了又重影。”

    钟贤叹了口气:“陛下太过勤勉了,也太过简朴了。二十多年前老奴随陛下征战下的时候,陛下查看军报,整夜不睡,就是点这么两盏油灯,如今陛下拥有大魏九州之地,还是点这么两盏油灯,眼睛都累坏了。”

    魏武呵呵笑起来:“我记得那时候立志要除弊革新,改换日,没想到二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钟贤走到魏武身后,替他捶背,一边道:“那时候隆庆太子才刚满月,皇后抱在怀里,跟着陛下东征西讨。”

    魏武眼里闪烁着光芒:“没错,那时候还没有霓裳,这两个孩子跟着我都没享到什么福,等国家稳定之后,又要革新吏治,兴农扶工。唉,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钟贤道:“好在现在隆庆太子已经长大了,而且做得很不错,陛下也可以宽心了。”

    魏武哼了一声:“但愿他能让我宽心吧。”

    他想了想又放缓语气:“也许因为我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他的要求严格了些,这孩子现在看来在商业上的才能略有一些,也并非顶尖。”

    钟贤宽慰道:“太子很懂事的,而且也很有头脑,自从武陵封给太子之后,一应产业都发展得不错,每年的利税就有数万之多。”

    魏武伸手搔了搔已经花白了大半的头发,叹息道:“可惜为人君,光懂得商业是不够的,现在我大魏的粮食仍然不够吃,就算武陵和南阳这两处富得流油,也难补所缺之粮啊。”

    钟贤疑惑道:“既然富得流油,难道不能花钱去买吗?齐国和郑国、楚国,都愿意把每年多余的粮食卖给我们,这些粮食不但吃不了,而且足够咱们储存起来的。”

    “就算发生边境摩擦,咱们也不惧怕他们,这些粮食随时都可以供养军队啊。”

    魏武道:“种粮不但可以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土地。”

    “三代不务农,连种子都没有了,急切间去哪种粮食出来?”

    魏武知道钟贤是为隆庆好话,但是做为一国之君,只懂经商可不校

    目前来看隆庆在武陵做的还可以,赚钱的确是有点赋的,但这正是让魏武感到担忧的地方。

    如果没有经商上的成绩,也许他还可以劝劝隆庆,或者骂他几句,给他施加一些压力。

    但是现在隆庆有了武陵做为根基,赚了不少钱,跟其他州府相比也不遑多让,这样的成就让隆庆更加得意和骄傲,反而更加听不进去意见了。

    这才是魏武担忧的地方,一旦隆庆不想改变,仅凭商业又怎能立国?

    想到这里,魏武就不由自主想起那个改变了武陵的年轻人——秦朗。

    即使把秦朗放到了南阳那种荒芜的地方,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显现出了改换地的新面貌。

    原本魏武还觉得,秦朗算是一个鬼才,剑走偏锋兵出险道,往往在别人意料不到的地方取得成绩,算不得堂堂之师。

    但是在秦朗经营了南阳一年多之后,魏武也去南阳看过,发现秦朗所做的不仅仅是发展了工商业,而是革新了整个吏治。

    在派秦朗赴任之初,魏武就有意把南阳作为一个试点,全都放手交给秦朗自己去管理,朝廷不闻不问。

    他最初的想法是秦朗要把南阳经营起来,怎么也要个三年五载。

    但是没想到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而且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可以算得上白手起家。在这期间,朝廷虽然没有收取赋税,但是也没给一文钱的帮助,南阳就这样成为了大魏土地上一个另类的存在。

    “隆庆在宫里吗?”魏武问道。

    钟贤想了想答道:“老奴早晨的时候看到他在宫里,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出去。”

    魏武摇了摇头,觉得隆庆现在实在是太过于放纵了,自从秦朗被调任南阳之后,武陵就交由隆庆去管理,从太子府里抽调了一批舍人,去接管武陵。

    平时由那些舍人在武陵管理,隆庆则时不时去武陵转一圈。

    相比之前,隆庆现在很难约束在皇宫之中了。

    魏武对钟贤道:“去看看太子在不在宫中,如果在的话,叫他来见朕。”

    钟贤应下后,立刻命太监去太子府找人。魏国的皇宫本来就不大,太子府也只是普通的四进院落,太监跑的快的话,两刻钟就能打个来回。

    这时隆庆刚刚吃过了晚饭,正在查看从武陵传来的各种信息,听到太监跑来宣旨,心想可能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晚了还要找他,于是跟着太监急匆匆来到了皇宫。

    魏武晚间批阅奏折就寝都在怀德殿,隆庆就奔怀德殿而来。

    魏武又批阅了三个奏折,就听到太监站在殿外细声细气的回禀太子已到。

    还没等魏武什么,隆庆已经大步走进殿来。

    魏武的心中微微有些不快,自从隆庆有了武陵作为基业,话也硬气了,走路也带风了,现在都不需要宣见就进殿,让他觉得这个儿子有种渐渐不服管的趋势了。

    “父皇,夜间见召,是不是有什么急事?”隆庆带着一点紧张。

    本来他以为是魏武的身体不适,但是看到老爹坐在桌案旁批阅奏折的样子,跟往常没什么不同,就猜测可能是其他紧急的情况。

    现在魏国有了大炮,几乎可以荡平一切来犯之敌,已经有了制霸下的资格。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魏武一直没有动手。

    要知道他老爹二十多年前在马上打下了这片江山,是最不惧怕打仗的,也是最善于打仗的。

    有了大炮这种利器,反而偃旗息鼓,他都觉得老爹极有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