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二十余年治九州之地

    见魏武没有回答,隆庆又问道:“是跟南阳有关吗?”

    魏武暗自叹息,隆庆也算是实际历练了几年,可是考虑起问题来还是抓不住重点,也太过于片面。

    “你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

    魏武并没有一上来就训斥他,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

    隆庆想了想答道:“儿臣最近在……读书。”

    他看到魏武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脸上淡淡的没什么表情,就知道今老爹不知哪根筋没搭对,又来挑自己的毛病了,所以他给了一个“完美”的答复。

    魏武总是他不读书,嫌他把心思都用在了商业上面,给他请的几个老师讲的课都听不进去,每次魏武骂他也都是从他不读书开始。

    所以隆庆干脆先封死了这条路,你不是总是我不读书吗?现在我读书了,看你还能什么。

    魏武明知道这个逆子在对付,却没有训斥他的心思了。如果放在往日,少不得拿起枝条狠抽一顿。

    可是今晚上,魏武只想跟隆庆几句心里话。

    “晚上吃饭了吗?”

    隆庆本来是提着一颗心,等着老爹暴风雨般的痛骂,没想到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这让他越发忐忑起来。

    “父皇,儿臣吃过了。”

    魏武指指面前的凳子,道:“坐!”

    然后转头对钟贤道:“去让下人们走远一点。”

    钟贤知道这一定是魏皇与太子要些亲密的话了,有些话可能不适合让下人们知道,因为宫中也是耳目众多,今晚上的话,指不定明就传出去了。

    钟贤立刻把门口站着的太监赶得远远的,自己也站在远处守着,不让宫女等靠近这里。

    隆庆看到魏武把钟贤都赶出去了,知道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心里更是七上八下。

    没想到魏武开口,仍然是家常。

    “武陵今年的麦子种了吗?”

    因为武陵受到隆庆的影响,已经逐渐得商业化了,整个武陵什么卖得快就造什么,什么东西值钱就卖什么。

    因为兵部对棉花的巨大需求,再加上秦朗当初在武陵任职时留下的丰厚储粮,隆庆干脆把所有的耕地全部种了棉花。

    这些棉花一旦产出,那么带来的利润将十分丰厚,足以抵得上种粮的收入。

    所以当魏武问到麦子的事情时,隆庆有些自豪的道:“父皇,今年的麦子还没有种,不过粮食足够,不但够吃,而且不影响纳粮。”

    他就等着魏武问他“为什么还不种”这句话,然后他就会自豪的介绍自己种棉花的情况。

    但是魏武并没有问,只是叹了一口气。

    “隆庆,你觉得光靠赚钱,能挡住下十国的吞并吗?”

    隆庆没想到魏武把话题又转到这个上面,有些不忿地道:“父皇仍然是看不起经商吗?那请问父皇,武陵每年的利税抵得上一个州,如此还不足以明经商的重要性吗?”

    他越声音越大:“如果我大魏各州都如武陵一样,那么……”

    他的话还没有完,就被魏武打断:“如果我大魏各州都如武陵一样,那么离亡国就不远了!”

    隆庆吃惊的看着魏武,不明白老爹怎么这么激动。

    魏武十分痛心,隆庆也算是历练了一年有余,算算时间都快有两年了,可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樱

    他直接问道:“如果大魏九州之地各个如同武陵一般,那也只是更加有钱罢了,仍然挡不住十国的吞并。”

    隆庆被魏武两次否定,心里隐隐的不服输的劲头上来,梗着脖子道:“怎么挡不住?我大魏有钱有粮,还有大炮,试问谁敢来攻?”

    魏武点点头:“那你可知现在大炮已经铸了上千门,为何我没有率兵出征?”

    隆庆想了想:“父皇是怕郑国的飞艇吗?”

    他对飞艇的印象也极为深刻,但他觉得这东西并非郑国所能制,应该还是南阳搞出来的新玩艺,八成是秦朗送给郑国娶郑容的彩礼吧。

    “父皇,如果你是担心郑国的飞艇,那么请你放心,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郑国能造得出来飞艇,儿臣以为秦朗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郑国以飞艇来攻,父皇放心,秦朗绝对不会坐视,他一定有反制的手段。”

    魏武站起身在桌案后面来回踱了两步,道:“朕知道飞艇一物十有八九产自南阳,朕也知道现在上千门大炮已经列装军队。有这些利器,朕随时可以横扫下。”

    “但是你知道为何朕没有去攻打任何一国吗?”

    隆庆摇头表示不知,他的确是不知道魏武为何迟迟没有开战。以他对老爹的了解,在马上得下的皇帝,有了这等军事利器,反而能压住蠢蠢欲动的欲望,不去出兵,也是十分不解。

    魏武道:“大魏有九州之地,朕得国已二十余载,这二十余年来朕励精图治,克己奉公,一时一刻不敢懈怠!甚至,二十余年来一直点着这两盏油灯,宫殿不超五座,皇宫用筵最多也只有十个菜而已。”

    “可是即使朕如此节俭,亲自督政,赏罚分明,大魏仍然是十国之中的末流罢了。”

    他霍然转身盯着隆庆道:“若朕以大炮攻取下十国之地,成为前所未有的下共主,奄有四海之地,统御亿兆黎民,朕问你,朕该如何做才能让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朕该如何做才能澄清吏治?”

    “朕连九州之地,二十余年都未能让百姓承平,若广有下四海,会比如今的魏国更好吗?朕能成为明君?”

    隆庆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回答。

    的确,按照老爹的法,连九州之地都治理不好,就算拥有下又能好到哪里去?

    当然这话他是万万不敢的,如果直的话,只怕当场就会被老爹打死。

    然而魏武话锋一转,落到了隆庆的身上:“同样的道理,你能以治商之道治理武陵,能以此治九州否?能以此治下否?”

    隆庆目瞪口呆,心想果然绕来绕去绕到我的头上来了,我就这么晚了把我叫到宫里没什么好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