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 暗处的力量

    杨东等茹卯不到,又是一个杀头的罪名。本来这两个杀头的罪名可轻可重,认真处罚杀头是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抬抬手,改成军棍处罚也是可以的。

    坏就坏在这些人遇到了隆庆的营地,却选择穿营而过,驾前拔刀,这才是砍脑袋的最重要原因。

    这等于是自己统带的兵里面有人造反,隆庆还能给他保留一个指挥权,已经是很信任他了。

    骑督尉重重向隆庆磕头道:“谢殿下宽容!”

    隆庆知道这个骑督尉已经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这才走上前亲自把他搀扶起来。

    有错必惩,这是给别人看的,官职能撸下去,也能再加回来,但是态度必须要有,否则其他人有样学样,这军队就没法管了,必成一盘散沙。

    隆庆亲手扶起骑督尉,还是在向他示以亲近,毕竟接下来去濮阳一路上还需要这些人保护自己,不给他一颗定心丸,万一真遇到什么事情,绝望的人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骑督尉顺着隆庆的搀扶站了起来,也知道这件事情上自己的确该死,竟然没有发现杨东这家伙在军中搞团体,自立山头。

    幸好发现得早,而且杨东在军中没有什么实际地位,如果让他混成了军头,凭他这拉拢人心的手段,只怕要在军队内部另立山头了。

    这可是危险的信号,也幸亏今夜的事情,才得以发现这些隐藏在暗中的苗头,回去整治军队也有了由头,算得上有惊无险吧。

    而且看隆庆的态度,只要接下来兢兢业业,把护卫做好,多半还是有希望官复原职的。

    此时离开亮还早,隆庆了解到十三人中只抓到了十二个,领头的那个叫做杨东的骑士竟然靠着一个镫里藏身逃了出去。

    他又把已经降职成为骑督尉的校尉叫进了帐篷。

    “你派两名骑士回去,把这封信呈交给陛下。”

    这是隆庆仓促之间写下的一封信。

    归根结底,这件事只是一个插曲,这十三人原本是没有反心的,所谓的带刀冲驾,也只是想要冲过骑兵布置下的防线,意图逃脱罢了。

    但是这话隆庆自己放在心里想想可以,出来却不行,这些饶行为只能是带刀冲驾,只能是死路一条。

    隆庆写信向魏武争取的,就是这些骑士们的家属,希望免去他们的刑罚。

    如果按照弑君定罪的话,那是十恶大罪的谋逆,连大赦下都不免,要株连九族的。

    隆庆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得太大,只是一些想捞笔横财的士兵做出些出格的事情罢了,因此而牵连他们的家人,就有些过于残忍了。

    当然罪名还是要定成弑君,至于宽仁也可以宽仁,并不冲突。

    隆庆一方面是请求魏武在这件事情上网开一面,给这些士兵的家属留一条活路,也是给那些活着的士兵看看,如果你们不听话,像这十三个人一样擅自行动,那么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另一方面,隆庆意识到,有些人,或者有些处在暗处的力量,正在慢慢向魏国的皇宫和军队中渗透。

    这个领头的杨东就是一例,他是受人委托,才接下这单杀饶悬赏。

    能调动太子扈骑去接悬赏,已经不是普通的渗透了,如果让太子扈骑转过头去杀太子呢?如果让他们去刺王杀驾呢?

    相比这十三个糊涂蛋,真正需要惩治的,应该是那些隐藏在幕后之人。

    根据口供,这一切都是杨东在联系的,只要抓到杨东,那么暗中隐藏的势力就会牵出一角,也许,能通过这件事一窥全貌,至少也能针对这些暗势力做些相应的对策和布置。

    隆庆的这封信就是向魏武阐述了事情的完整经过,并且附上了自己的意见,一是暂时保住领军的校尉,二是免了那些犯事骑士家属的罪责,三是提醒魏武,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大魏看似蒸蒸日上,但已经危机四伏了。

    送出信之后,隆庆又睡了一会儿,到了色大亮,才拔营上路。

    濮阳再一次接到了太子将来巡视的通知,于是县令曾平,立刻把十里八乡的乡老,县里的县尉和县丞都找到了一起。

    “隆庆太子将来咱们县里巡视,你们也知道,隆庆太子是十分关心咱们县里那一半试验田的,这些日子以来,大家也都是在尽心尽力的照顾田地。”

    “太子到咱们这里,要看的一定是稻田的生长情况,千万要把事情做圆满了,拜托各位父老。”

    曾平虽然善于钻营,但是也算是一个实干的官员,钻营是他的品德不好,与能力无关。

    事实证明他管理的濮阳还不错,至少下面各乡都花费了不少银钱修建水渠,切切实实提高辆田产量。

    他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一心想把产量提上去,所以设身处地想想,隆庆太子在这里这么费力气搞东搞西,不也是想要看到产量真的翻番吗?

    所以曾平苦口婆心拜托这些乡老,千万要认真对待,这可是关系到他前途官阅大事件。

    一旦隆庆太子高兴了,他做为种粮有功之人,提拔那是肯定的了。

    他就怕这些乡老目光短浅,为了跟秦朗的赌约故意不好好伺候田地,导致产量没有那么多,虽然看似赢了赌约,但实际上却是输了前程啊。

    听了曾平拜托的话,各位乡老也是齐声应喏。

    县尉县丞其实跟曾平想的是一样的,包括这些乡老,个个都是人精,都知道让太子高兴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这些来,没有一松劲的时候,恨不得半夜就把佃户们叫起来让他们上地里拔草,除虫。

    眼看要进入六月份,六月在北方即将进入汛期,在南方则是梅雨,直到这季稻子收割,都处于温高、湿重、雨多的环境郑

    而这段时间又正是虫害最为频发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控制住的话,前段时间的努力那就全都白费了。

    因为乡老们的催逼,这段时间乡里人情绪已经很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