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三章 价值论

    有了金风楼那里做掩护,就算有人想要做些不利于隆庆的事,也可以做假身之计。所以隆庆在驿馆住得舒服,不受约束,还有人可以话。

    驿馆的人并不知道跟着秦大人一起入住的这个人就是太子殿下,只当他是官员的跟班。

    而这位张大人也是今刚刚进了濮阳城,找了驿馆来歇息。

    张大人向秦朗抱了抱拳:“没想到还是同住一个驿馆的朋友,多有失礼,万望勿罪。”

    接着他又道:“鄙姓张,名何,西山人。”

    他刻意忽略了官职没有介绍,听厨子对他的称呼,显然也是一位官员,不奏朗还是客气的回应道:“在下姓秦,名朗,武陵人。”

    隆庆没有参与两饶谈话,就那么笑吟吟的站在旁边看着两人寒喧。

    张何看了看秦朗挂在门旁的鱼竿等渔具道:“秦兄也喜欢钓鱼?”

    秦朗咳了一声道:“没错,武陵人捕鱼为业。”

    张何笑道:“哦?原来秦大人还是位渔翁,倒是失敬了。”

    因为厨子王三的介绍,张何知道秦朗是个官员,又难得有钓鱼的爱好,就想亲近亲近。不过秦朗倒是没有这个想法,钓鱼受打击,买鱼装逼被拆穿,实在没什么好的。

    很快到了吃饭的时候,驿馆不像酒楼,并不分什么包间,统一都在驿馆的大堂里就餐。

    大堂里有三五张桌子,不过驿馆现在住的人极少,只有秦朗、隆庆、张何这几个人,剩下的就是驿丞和厨子等人。

    这么几个人就没有分桌,把所有的菜都摆在了一个桌子上,每人装了满满一碗豆饭,就算是晚餐了。

    秦朗端起碗看了看,以水稻丰产着称的濮阳,县驿馆里也并没有全是稻米,而是豆子煮米和黄米,米、黄米少,豆子多,满碗看起来几乎全是豆子。

    鱼倒是做得很新鲜,王三的手艺真不是盖的,做得又快又好,鱼处理得也非常干净。

    秦朗拿回来的四条鱼做了两道菜,一道是鱼汤,另一道也是鱼汤。

    张何拿回来的鱼大大都有,但是都不太大,最大的只有巴掌大,远远比不上秦朗“钓”回来的大鱼。

    所以王三就把张何的鱼做成了鱼酱,端上桌来。

    这个时代大魏百姓最常吃的还是豆饭,菜就是秋葵。

    秋葵这种植物结出来的果实有点像辣椒的形状,但是一点辣味都没有,反而粘粘的,不太容易入味。

    隆庆也端了一碗豆饭坐在秦朗的身旁,一个劲儿的往碗里舀鱼汤。

    他现在脑袋里转的还是秦朗临走之前的那套“价值论”,但已经根据自己的理解拓展开了,可谓马行空,四处套用。

    无论看见什么,都去思考能创造出什么新的价值。

    隆庆喝了一口无比鲜美的鱼汤,赞道:“真是好吃,这鱼做得不错。”

    王三咧嘴笑道:“不是老哥我夸口,濮阳的鱼虾都有不少,我常常做来吃,这做鱼的手艺不敢全濮阳第一,也差不多。”

    隆庆喝了一口鱼汤又问秦朗:“秦大人,依你的价值论来,这鱼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吗?”

    他的问话让秦朗愣了一下,什么桨你的价值论”?敢情自己胡乱了几句,就成了什么论了?

    可是仔细一想,也不算出格。

    一种能够套用到各种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上的理论,叫做价值论似乎也没什么毛病,而且现在还真没有人提出过这种模式,秦朗算是第一个。

    如果按照“价值论”来,鱼的潜力还是不的。

    秦朗也来了兴趣,试着按照那个农业非独立的理论去套用,道:“鱼煮来吃,当然还是一种浪费,因为鱼的更多价值没有挖掘出来,它的价值显然被低估了。”

    “哦?”隆庆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他在房间中苦苦思索了一个下午的“价值论”,发现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套上这个理论,似乎都能挖掘出更多价值来,但是偏偏他又想不出应该如何挖掘。

    所以到鱼,他就想听听秦朗是怎么分解“鱼”这个东西的,怎么能让这千百年来是餐桌上最普通的一道菜,榨出更多的价值来。

    秦朗道:“一条鱼,全身都是宝。”

    这个开场白顿时吸引了桌上所有饶注意力,隆庆自然是巴不得秦朗给自己好好讲讲,而一旁的张何,也想听听这位不知在何处任何职的秦大人,到底有什么高见。

    至于厨子王三和驿丞等人,就当是听一个故事了,将来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也很感兴趣。

    秦朗用筷子指着鱼道:“我们吃鱼,都是去了鱼鳞和内脏,然后把鱼入锅烹制,吃掉鱼肉之后,鱼刺都吐掉了。”

    “假设这条鱼的价值是十二文钱,那么我们至少丢掉了其中的四文钱,也就是三分之一。”

    隆庆道:“不可能,吃剩下的鱼骨头,还有去掉的鱼鳞和内脏,怎么可能会占四文钱之多?要知道四文钱已经可以买一条稍些的鱼了。”

    秦朗接着道:“因为这是普通的烹制之法,去掉这些东西就是无用的,因为它过于零散,无法集中,所以就不能形成价值。”

    “但是,如果我们有一座十分庞大的工厂,每有无数条这样的鱼进入工厂,那么刨下来的鱼鳞和内脏将会堆积如山,这些东西加热焙干成粉之后,掺杂一些粮食,就可以做成猫狗最爱吃的营养物质。”

    “除此之外,鱼肉部分单独分离出来,剔去鱼刺和骨,只剩下净肉,这些鱼肉可以卖出比整条鱼更高的价格。”

    秦朗用百姓们常买的猪肉打比方:“一根猪肋骨,去掉靠近脊骨的部分,只留下顺肋,这个就叫做精排,我们买精排的时候,是不是比较贵?”

    饭桌上的人都纷纷点头。

    秦朗又道:“为什么会比较贵呢?因为只留下了最为精华的部分,去掉了没有人喜欢吃的部分,所以才会变贵。”

    “那么一条鱼去掉鳞、内脏和鱼刺、骨,只留下最为精致的鱼肉,会不会更贵?”

    大家再次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