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五章 风云激荡

    “你这张详单所写都是真实数据?”魏武帝再一次确认。

    隆庆点头道:“没错父皇,儿臣亲眼所见,每车粮食都真得不能再真!的的确确就是这个数字!”

    魏武帝霍然起身,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如此来,每田增产将可达到……三倍以上!”

    “是啊,父皇。至少是三倍。”隆庆在一旁再次确认道。

    魏武手里死死捏着那份详单,再次拿到眼前细看起来,如同在欣赏一个绝世珍宝。

    他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决定,竟然搞出了一个绝世宝藏。

    三倍以上的粮食收入,可以迅速壮大魏国的国力,在群敌环伺的下,无疑是有了攻伐和征讨的底气。

    他激动的在大殿中走来走去。

    “这份详单是真实的吗?”

    隆庆笑道:“父皇,儿臣刚刚得到准确数字那,也是茫然不知所措,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他想起那在濮阳演军场举办的“下第一吾稻会”,人山人海的百姓向他跪拜,口称“太子仁德”那一刻,仍然陶醉不已。

    魏武帝连道了几声“好!好!好……”

    他蓦然停下脚步,对隆庆道:“你可知我为何即使手握大炮这种利器,却迟迟没有向十国兴兵?”

    隆庆摇了摇头。

    自从秦朗把大炮的制造工艺献出来后,魏武帝就闷头造炮,现在就连隆庆也不知道自家军队里有多少大炮。

    但是他相信,一旦这些大炮拉出去,大魏武卒在下十国必将是无敌的存在,任何雄关险塞在大炮的面前都会灰飞烟灭。

    现在又有了足够的粮食支撑,不需要太长时间,只有五年或者八年,隆庆有信心荡平下,一统宇内。

    魏武帝道:“我没有兴兵,其实是因为……”

    他刚刚到这里,忽然就顿住,整个人直挺挺的向后倒去,砰的一声摔倒在地上。

    隆庆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听魏武帝只了半句话就顿住了,还在等他的下文,没想到听到砰的一声,隆庆循声望去,只见魏武帝已经倒了在地上。

    怀德殿的地砖都是特殊烧制的,极为坚硬,魏武帝忽然倒地,后脑磕在砖上,顿时就陷入了昏迷。

    隆庆吓得脸都白了,急忙叫太监快传太医。

    接着他跟几个太监把魏武帝抬到床榻上放好,脑子里如同乱麻,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好。

    还是魏武帝身边的老太监钟贤提醒:“太子爷,该去通知皇后娘娘和公主吧?”

    “啊……对对!”隆庆连忙派人去通知陈皇后和霓裳公主,同时紧急召见卫尉和朗中令。

    卫尉是负责宫门和皇宫的守卫官,整个皇宫中的安全都由卫尉负责。而朗中令则是负责皇城和御林军,可以这两个人把持了整个大业城的武力。

    所以在这种危急时刻,为了以防万一,卫尉和朗中令是要第一时间召集来的。

    卫尉名子辽,是魏武帝极为信重的老部下,所以把皇宫的安全交给了他。

    朗中令名董骁,同样是追随魏武帝出生入死,在战场上救过魏武帝无数次的老部下。

    收到隆庆的紧急召见,子辽和董骁都急忙赶来了。

    隆庆并没有在怀德殿接见二人,而是先在自己的府邸接见了卫尉子辽。把魏武帝忽然摔倒的情况跟子辽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之后拜托子辽一定要帮他,子辽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隆庆在怀德殿门前接见了董骁,只魏武帝忽然病倒,请董骁保持镇静,内紧外松,严防有人趁机作乱。

    董骁也是接受了隆庆的嘱托离去。

    站在怀德殿门前,太子望着董骁离去的方向,凝神想了很久。

    直到霓裳哭泣着走过来叫他,他才回过神来。

    这时候太医们已经抢救了很长时间了,但魏武帝并没有一丝醒转的迹象,反而呼吸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微弱。

    隆庆心中惨然,知道他老爹这一次可能真的要撒手人寰了。

    但无论如何,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尽全力施救。

    太医们也是尽了力,什么吊命汤,金针刺穴,指尖放血,通通试过了一遍,仍然没办法让魏武帝清醒片刻。

    其实事情走到了这一步,最重要的就是魏武帝的临终交待,一定有许多事情是只有魏武帝自己一个人知道,而隆庆,甚至陈皇后和霓裳全都不知道的。

    如果这些秘密随着魏武帝逝去,那么无疑会让接任的隆庆丧失很多机会和精力。

    时间一分一秒的逝去,魏武帝的呼吸也越来越微弱。

    隆庆走到榻前,询问太医:“太医,有没有办法让父皇清醒一下?”

    太医叹息着摇了摇头:“老臣万死。”

    隆庆见这些太医都已经束手无策,他自己更是没有了主意,好在还有陈皇后和霓裳在一旁安慰他。

    郎中令董骁出宫之后,并没有立刻召集全军,而是把手下的几名校尉叫到了一起,道:“刚刚得知消息,宫中失窃,丢了一只玉佩,陛下震怒,要求捉拿贼人。”

    几个校尉一听吃了一惊,以前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所以一时想不出该如何应对。

    倒是其中一个校尉反应快,问道:“大人,既然宫中失窃,也可能是宫人所为,皇宫看守森严,一般的贼人怎么能混得进去呢?”

    董骁道:“也许是看到了窃贼出宫时的身影,却没有抓到,所以才通知了我们。”

    另一个校尉道:“那也该是贼曹去捉贼吧,咱们可是御林军呢。”

    董骁揉了揉鼻子:“普通贼哪有那么大胆子进宫盗窃?何况,这贼人进宫真的是只盗窃?这贼人有没有同伙接应?”

    这三句话一问,校尉们这才明白,是窃贼偷玉,搞不好是个刺客也不定,朗中令大人这么,可能只是为了不引起恐慌。

    于是几个校尉问道:“朗中令大人,请问我等该如何行事?”

    董骁道:“枕戈待旦,内紧外松。”

    看着校尉们接令后陆续走出去,室内只剩下董骁一个饶时候,他长长吐了口气,一直紧握着的右手才慢慢松开,在他的掌心,有一个被捏皱聊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