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七章 董骁逼宫

    “众将听令!”

    董骁抿了抿嘴唇,发布了命令:“陛下驾崩,而真凶仍在宫中,众将士随我肃清敌人,保卫太子和皇后娘娘,有胆敢挡我者,杀!”

    “是!”

    御林军的声音整齐而坚定。

    这些军人并不傻,当他们看到魏武帝的尸体时,就迅速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那些心思直的,只听长官的命令,长官杀谁,那就杀谁。

    现在魏武帝都死了,所谓的“真凶”还没找到,侍卫几乎被斩杀殆尽,这把刀已经觉醒了自我意志。

    当他们发现没有了约束,自己就是这片皇城中最高权力拥有者的时候,心态自然而然产生了变化。

    有的将士已经想到了什么,频频去看董骁,琢磨着下一个皇帝是不是会姓董。

    董骁冲着跪在魏武帝尸体旁哭丧的子辽屁股踢了一脚:“别哭了,既然陛下已经驾崩了,就只好找太子问问清楚了,你堂堂的大魏卫尉子辽,为什么会造反?”

    子辽猛地抬头,低声吼道:“我没有造反!”

    董骁道:“所以才让你跟我去太子那里问一下啊,难道你不想知道,太子写给我的八个字是怎么来的吗?”

    那张字条还攥在子辽的手里。

    他激动的握着拳头,手臂因为手力而微微发抖。

    董骁冷笑一声,也不管子辽,直接迈步出殿,向毓碧宫而去。

    此刻的毓碧宫中,钟贤和隆庆、霓裳以及陈皇后,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截止目前,一切进展顺利。

    钟贤如约打开宫门,董骁的御林军得以长驱直入,子辽掌控的侍卫被尽数斩杀。

    隆庆正在焦急的等待着,按照约定,当董骁彻底肃清宫内残余的侍卫力量之后,会来到毓碧宫禀报。

    到了那个时候,适当的封赏和几句许诺是一定要有的,然后接下来就是稳定皇宫,接着才是宣布魏武帝的死讯,举国缟素。

    就在他想着等会儿该怎么才能既显得诚恳又不突兀的时候,殿外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

    隆庆喜道:“是御林军来了。”

    钟贤听了听,也猜是御林军。

    霓裳有些担心地问道:“哥哥,御林军会不会……”

    隆庆摇了摇头,这个时候谈论这个话题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陈皇后也拉了霓裳一下,示意暂时噤声。

    果然,宫门外传来了董骁的声音:“禀太子殿下,郎中令董骁前来复命!”

    隆庆吩咐那些披甲执刀的太监道:“开宫门!”

    随着宫门的打开,午后刺眼的阳光让隆庆稍稍眯了一下眼睛,接着就看到宫门外整齐列着军阵黑袍黑甲的御林军。

    在御林军的最前方,董骁半跪在前,抱拳道:“太子殿下,甲胄在身,请恕末将不能全礼。”

    隆庆欣慰地道:“无妨,朗中令请起。”

    他清了清嗓子,正想按照心中打好的腹稿,几句什么。

    只见董骁站起身道:“太子殿下,末将有一事不解,还请殿下解惑。”

    隆庆点头:“但无妨。”

    此时正是勉励人心的时候,董骁又是有功之臣,刚刚将一场大难消弭于无形,问几句话自然是可以的。

    “殿下曾以纸条示臣,言陛下宾,子辽欲反。”

    “如今子辽已经捉到,宫中所有侍卫都已经肃清,但臣却有些疑惑,子辽与臣都曾追随陛下多年,征战沙场,如今陛下委其重任,信任有加,殿下可知他为何要反?”

    隆庆摇了摇头,他还真不知道子辽为何要反,这是魏武帝告诉钟贤,又由钟贤出来的。

    但是具体原因为何,他还真的不知道。

    不过在他想来,造反还有什么理由吗?难道造反本身不就是理由吗?

    董骁见隆庆太子只是摇头,也不回答,就站在那里等待。

    隆庆只好了一句:“个中缘由,要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着刑部严加审问,或许才能知道。”

    董骁道:“殿下无需如此麻烦,子辽就在这里,请殿下看在子辽追随陛下十几年的份上,给他一个话的机会,也许他自己就能出想要造反的理由呢。”

    隆庆不知道董骁突然来这一出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有些不妙。

    “钟贤,速速带母后和霓裳从暗道离开。”

    之所以选择在毓碧宫,是因为这座宫殿曾经意外发现了一个秘道,也许是前朝在修建宫殿的时候暗留的逃生通道。

    钟贤已经探过,这条通道十分长,一直通向宫外,可以直达皇城的北门附近。

    隆庆第一时间感觉到不对,就吩咐钟贤带着陈皇后和霓裳离开。

    钟贤却不敢抛下太子不管。

    “殿下,老奴不会丢下殿下不管,请殿下立刻下令关闭宫门,老奴带着太监们可以支撑一阵,等他们破了门之后,殿下已经走远了。”

    隆庆摇了摇头,无论如何,他都必须留在这里,只有他留下,才能为霓裳和陈皇后争取更多的时间。

    “钟贤,按我的话去做!”隆庆低声怒吼。

    钟贤无奈,只好按照隆庆的话去做。

    此时霓裳和陈皇后都在宫里,焦急地等待着外面的消息,刚刚听到隆庆去了宫门口与董骁对话,都渐渐放松下来。

    这时钟贤带着四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吩咐道:“你们四个,务必保证娘娘和公主的安全,听到没有?”

    “是!”四个太监坚定地答道。

    钟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陈皇后和霓裳公主磕头道:“娘娘、公主,请恕老奴不能再伺候二位了,若有来生,老奴再愿意追随左右。”

    陈皇后和霓裳一听,知道事情不妙,想要问清怎么回事。

    但是钟贤知道已经没时间再这些了,现在是最宝贵的时刻,必须尽快护送两人逃离此处。

    他冲着四个太监一挥手,道:“快快带她们离开!”

    太监们一左一右架起陈皇后和霓裳公主,就直奔秘道而去了。

    钟贤则带领剩余的太监们前往宫门,准备掩护太子。

    此时子辽从军阵中走出来,手里拿着那张纸条,问道:“太子殿下,我子辽一生行事光明磊落,我谋反,可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