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八章 迟国公的算计

    此时钟贤已经回到了隆庆的身后,听到子辽竟然胆敢公然质问太子殿下,不禁怒喝道:“大胆!卫尉子辽!”

    “有何罪证难道还需要殿下拿给你不成?你的罪证,自有人证明,你只需伏法便是!”

    子辽惨笑道:“如果仅仅只是八个字,就要子辽的命,也不是不行,但是得让我心服口服!”

    “我谋反,问过我身上的伤疤了吗?”

    “我追随陛下十几年,征战无数,一身伤痕全是战场所留,哪一枪,哪一刀不是我子辽忠诚的证明?”

    “我子辽若谋反,何需等到今?”

    钟贤怒道:“大胆!你还敢狡辩?”

    “我且问你,你私藏甲兵,结交权臣,甚至立下盟约,做何解释?”

    此言一出,子辽眼中瞬间一片清明,同时脊背也冒出了一层冷汗。

    他想起了与迟国公交往的种种情景。

    注意到迟国公,还是在魏武召开的一次筵席上,没有皇亲国戚,也没有那些酸腐文人,找来的全都是在战场上曾经一起拼杀过的兄弟。

    在筵席上,无论是老部下还是新部下,都向陛下敬酒,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子辽喝了很多酒,醉得不成样子,一个人跑到花园里吐,然后就听到了一个人讲话的声音。

    这个人只了一句话,却把子辽吓得瞬间酒醒。

    “他有今,难道不是靠了这些兄弟拼命?若有一,我必定取而代之。”

    因为花园中的花树遮挡,子辽不知道话的人是谁,想要过去一探究竟,但醉得过于厉害,摔了一个嘴啃泥。

    等他好不容易爬起来跑过去,早已踪影全无了。

    回到筵席中,所有人都在,唯独不见了迟国公。

    就是在这一次,子辽对迟国公起了疑心。

    这件事情他没有声张,也没有想过要跟魏武帝讲,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根本无凭无据,如果空口白牙要陛下查办迟国公,恐怕魏武帝并不会同意。

    而且子辽醉得太厉害,那的酒又喝得太多,一个醉鬼的话,能有多大的可信度?

    所以思来想去,子辽觉得要想替魏武帝清除那些暗中的敌人,靠等可不校

    等来等去,当发现这些人包藏祸心的时候,恐怕已经晚了。

    于是子辽一咬牙,开始结交朝中大臣。

    他并没有直奔迟国公而去,那样恐怕会惹他的怀疑,而是先结交了一些朝中的文官。

    对于那些文官来,卫尉大人可是最受陛下依赖的人,这种人如果结交好了,那么宫中的动静,或者陛下的心思,都会迅速传到自己的手郑

    在这段时间里,子辽每都与那些官宦出入酒楼、妓馆,一起吟诗作对。

    他一个军伍起家的粗汉,如果不是因为卫尉这个重要的职卫,那些文人跟本就不愿意搭理。

    子辽也是知道这一点,可是为了迂回接近迟国公,他不得不作出姿态,向更多的人表明一种态度。

    开始是董骁听了这件事,过来劝他,但子辽依然我行我素。

    然后是子辽的军中旧友,也有意无意提起,现在朝廷上传得很厉害,卫尉子辽心怀怨怼,借酒消愁,有满腹的牢骚。

    后来董骁又劝了他一次,如果陛下知道了你的那些话,可能会不悦。

    子辽心里很清楚自己了什么,有些话的确很难听,但如果不这么的话,又怎么能钓出那些隐藏着黑暗中的大鱼呢?

    至于陛下的误会,相信也仅仅是一时的误会,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当他把所有的证据呈给魏武帝的时候,相信陛下会感受到子辽的一片忠肝义胆。

    那时候所有针对他子辽的谣言,都将不攻自破,所有趁机诋毁他的污水,都不会玷污半点。

    在子辽的努力之下,他终于如愿似偿的接近了迟国公,并且成功取得了迟国公的信任。

    迟国公有一次跟他喝酒,只有他们两个人,在一片湖上泛舟,连仆人都没有带一个。

    酒喝光了两坛后,迟国公吐露心扉,自己曾经找一个瞎子算过命,将来会富贵至极,也不知道现在算不算。

    这句话里有话,子辽就顺着迟国公的话,两人越越投机,干脆在船上立下了盟约。

    这盟约只有一份,并没有写明要造反,而是兄弟同心,相互扶持,将来若有泼的富贵,必不相忘。

    除了这份盟约之外,迟国公还要求子辽弄些刀枪和盔甲。

    因为卫尉在皇宫中还管理着武库,里面的刀枪盔甲堆积成山,每年都要对里面的武备进行检验和更换,把破旧的武器处理掉,换上新的。

    所以迟国公才要求子辽准备这些东西,还如果子辽不去做,那就是没有实心把他当兄弟。

    为了取得迟国公的信任,子辽真的去武库取了不少甲胄出来,甚至都没有掩饰。

    到了这时,子辽仍然没有怀疑自己已被识破,直到听钟贤出了这句话之后,才猛然明白过来。

    可笑自己想做渔翁,却不知反被鱼儿给钓了。

    因为盟约只有一份,在迟国公的手里,而自己私藏甲兵的事情,也只有迟国公一个人知道。

    可是现在钟贤知道得这么清楚,能会是谁告诉他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迟国公先他一步,把他给告发了,也许迟国公还在皇帝陛下面前捞到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印象。

    子辽想透了这一切,才知道自己是被魏武帝给误会了。

    其实起来也不能怪魏武帝,甚至也不能去怪隆庆,为了骗过迟国公,子辽谎得自己都信了,这样的状态,叫皇帝陛下如何不误会?

    但是魏武帝并没有立即对子辽兴师问罪,也许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也许是为昔日的情份再留一分回旋的余地。

    子辽想通了这一切,忍不住热泪长流。

    原来陛下的确是怀疑他了,但仍然选择把后背交给了他,甚至直到临死之前,都没有拿下他这个满腹怨言的卫尉。

    子辽越想就越是愧疚,越想就越对不起陛下,他转过身,向着怀德殿的方向扑通一声跪倒。

    “陛下!臣有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