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章 简单讣告的背后

    南阳百姓对此早已司空见惯,由于南阳实施的免费教育,识字的人非常多,十个人里面有八个是可以通读全文并且理解意思的。

    所以往常市政厅贴出告示,大家往往看了一眼之后就会离去,并不像其他郡县一样一堆人围在那里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这一次市政厅贴出来的内容非同寻常。

    大魏的开国皇帝,魏武帝驾崩了。

    古人讲究视死如生。

    意思就是人虽然死了,但灵魂犹在,所以对待死人也要像对待活人一样。

    因此丧礼的准备就是一个冗长的工作。

    魏武帝驾崩之后首先就是讣告下,请各国的国君前来吊唁。然后会征发徭役修建墓室,打造棺椁,最后才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下葬。

    按照葬礼,子的葬礼最长可以达到七个月,如果再加上战乱或者突发事件,几年的也樱

    而且丧月与葬月要严守礼仪,魏武帝于十月驾崩,下葬也要选择偶月,即十二月、二月、四月等。

    如果在四月下葬,即子七月而葬,是符合葬礼的。

    之所以子用了这么长时间才下葬,主要就是应付吊唁、祭告祖庙、修建墓室等比较费时,所以时间也长得多。

    如果是平民的话,只要挖个坑,草席一卷就入了土,哪还需要七个月呢?七都算长的了。

    许多百姓看完了告示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那里议论纷纷。

    他们并非是因为皇帝死了而感到悲伤,而是因为担忧会发生战争。

    因为子丧礼的时间跨度很长,往往几个月都在忙丧礼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在这个期间受到攻打。

    每当一国的国君死去,很大机率会爆发一场战争。

    而南阳又是与郑国相邻的边界,四战之地,百姓们都很担心会发生战争而影响生活。

    秦朗和隆庆在家中相对而坐,隆庆手拿着朝廷传来的讣告,一字一句的认真研读,想要从这份简单至极的讣告中看出些什么。

    但事实证明只是徒劳而已,讣告上既没有写是谁在主持丧礼,也没有提到太子失踪等情况。

    这则简短的讣告让隆庆的心不断向下沉,因为国君驾崩这件事情,居然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理,甚至没有通知官员服丧,也没有要求百姓任何形式的丧礼。

    而且大业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陷入一片混乱,各级官员仍然照常按步就班的工作。甚至都没有大臣站出来要征讨逆贼。

    这个发现让隆庆坐立不安,又如坠冰窟。

    这明有谋反之举的,不仅仅是董骁一人,也许这些人早就在策划或者寻找时机实施,只不过刚好碰上魏武帝驾崩。

    秦朗看到隆庆的脸色变得极差,整个人神情恍惚的样子,拿着那则讣告坐在那里失神,就猜到隆庆心里在想什么了。

    “咳咳……”

    秦朗故意咳了两声引起隆庆的注意,果然,隆庆抬头向秦朗看过来。

    秦朗道:“殿下是在担忧什么?”

    隆庆沉吟了一下,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我和霓裳还有母后全都逃离了大业,到现在已经一月有余,却没听到京城方面传来任何消息,百姓们甚至不知道大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连各级官员也都被蒙在鼓里……”

    隆庆激动得涨红了脸庞,握着拳头道:“这明逆贼势力无比强大,轻而易举就控制了朝廷,甚至没听大业发生什么动乱!”

    秦朗暗叹一声。

    隆庆的没有错,的确是这样,可是也仅仅就是这样罢了。

    作为百姓,在没有被逼到生死关头的时候,根本不会做出任何反抗的举动。

    因为在这些百姓眼中,无论是国君死去,还是太子逃亡,都是他们改变不聊事情,自有那些高坐庙堂之上的人去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担忧的始终是围绕着自身的危机,比如朝廷再次征徭役了,或者战争即将到来了。

    市政厅门口聚集的百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讨论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征兵,而不是国丧。

    如果隆庆太子指望着百姓跟他站在一起,那注定是要失望了,只能明在统治这件事情上,他认识得还不够成熟。

    “太子殿下,如果你想依靠百姓站出来反抗谋反的那些家伙,恐怕是不现实的。”

    隆庆激动的站起身,在地上来回走动。

    “为什么?”他低声怒喝,虽然极力压抑着声音,但眸子里的愤怒却如同火焰一般。

    秦朗解释道:“因为事不关己。”

    “事不关己?”隆庆太子真的愤怒了,秦朗怎么可以出这种话来?大魏的百姓怎么可以如此冷漠?

    皇帝死去了,朝廷有逆贼谋反,百姓怎么可以觉得事不关己?

    秦朗解释道:“这片土地在几十年前,还不叫大魏,而是卫国,在先帝征讨卫国皇室和军队的过程中,殿下可曾听过百姓主动集结起来为卫国皇帝报仇的?”

    隆庆被秦朗顶了一句,一时间答不上来,可他却觉得自己有一肚子的话要,却偏偏不出来。

    “那不一样!”隆庆深吸了一口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

    “父皇征讨卫国,岂能与如今这些谋反的逆贼相比?”

    秦朗道:“也许是我的比喻不恰当,但是请殿下仔细想想,下十国臣子弑君的事情太多了,有哪一个是因为弑君而遭遇百姓反抗的?”

    隆庆一时语塞。

    尽管秦朗的话让他绝望,但据他所知,这样的事例一个都没樱

    其实道理很浅显,隆庆稍稍一想,就转过这个弯来了。

    此时的国君,当然拥有全国的武装力量,但是因为封地的存在,大臣其实也是拥有武装力量的。

    整个国家就像一个盘子里的芝麻球,国君是最大的芝麻球,而大臣则是了很多的芝麻球,其余百姓则是散落在盘中的芝麻粒。

    这一整盘就是当前魏国的状态,国君死后,只要大臣们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反对,那么谋反的臣子就不会受到制裁。

    甚至如果反贼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臣子,那么谋朝篡位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