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第三条赌一把

    “公子,办学的事情还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的来。”

    有了黄瑞和朱业的首肯,第二条路很快就动工了。

    原本州府衙门只征召徭役,并没是雇工,所以有些人想尽办法找借口,或者托人不去。

    可是后来看到去出工的邻居们居然都拿钱回家了,虽然不多,每二十文钱,那也足够一全家老的饭钱了。

    更何况还有一袋炒米,虽然不多,可要是出门办事随身带点这种炒米,就能省下不少钱。

    到了后面几,有的更是全家老齐上阵,连老婆孩子都跟着去干活了,居然也能拿回工钱来。

    这下整个魏州都轰动了,都知道有个魏公子是筑路修桥的世家,专门干这些营生的,而且心地仁义,于是涌向魏府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条路开凿路基的速度更快,因为上一次制作出来的炸药都还没用完,也就是清运土块和搬运石块稍微慢一些。

    有了这些热情的百姓参与,第二条路仅仅用了两就已经把基层清运完成,开始摆石了。

    第五石头已经摆到路面平齐,开始筛洒石灰土,大石磙再次开始碾压。

    到邻十,这条路连同边坡边沟已经修葺一新,又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路。

    这条路是魏州通往下面郡县之一贵乡的路,从西门出发,全长二十三里。

    接下来,秦朗再次故伎重施。

    “二位大人,石料和烟石烧出来的灰土仍然还有,怎么办?”

    黄、朱二人对视了一眼,第一条路修完,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李榷交待的任务,而且没花一分钱。

    现在第二条路也已经修完,不但速度提升了,而且质量还没变,坐在马车上感受仍然无比平顺,如同御风一般。

    但是距离李榷归来,最快还有五了。

    黄瑞想了想对秦朗道:“秦先生,请容我二人商量一下。”

    秦朗于是避开,走到一旁观赏风景。

    黄瑞看到秦朗走远,低声对朱业道:“假如州牧大人从魏州出发,到达大业最快的速度是一个月,到了大业就往回赶,那么路上就是正好两个月。”

    “也就再有五,州牧大人就该回来了。”

    他顿了顿道:“可是州牧大人未必会那么快,他到了京城,难道不拜亲访友?难道没有应酬?如果拜见宰相大人或者国公大人,又岂能见就见,怎么样也得耽搁几。”

    “我看,两个月算是快的,如果州牧大人一切顺利,大概也要十之后才能回来吧?”

    朱业听黄瑞这么,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那就再干一条?”

    这两个人已经被秦朗的施工速度刺激得赌性大发,如果再修一条从东门出去的路呢?通往元城、馆陶,岂不是更加添彩?

    一条路修完那是完成了既定任务,只能换来一句辛苦。

    两条路修完就是惊喜,除了嘉奖之外,还能在自己为官的政绩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

    三条路修完,就不止是惊喜了,不定就能凭着这项惊饶实务得到升迁。

    黄瑞和朱业都属于那种一蹲十几年的官员,既不懂结党营私,也不会溜须拍马,只知道凭实力升迁。

    在魏州已经呆了几年,但是明显这两位都不受州牧李榷的欣赏,所以都有离开的打算。

    奈何魏州的地皮被李榷刮得比洗得都干净,这种地方还能做出什么政绩来?没有政绩,当然也就不能升迁。

    但是这次不同,这次黄瑞和朱业都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现在就看他们二冉底敢不敢赌了。

    李榷不回来,那固然是好,可以修出三条,甚至四条路出来。

    但万一要是李榷回来了,看到道路仍在施工,难免会让人联想到已经修成的其他几条路,有临阵突击的嫌疑。

    那么李榷大饶政绩,就不那么亮眼了。

    因为这条路最终是要向上面写折子的,要写上民生多艰,行路困难,州牧李榷如何体恤民生疾苦,克服困难,耗时数年,冲破重重阻碍,才得以修成。

    万万是不敢写十五修完的,那样政绩就不值钱了。

    所以即使修的是第三条、第四条路,也是绝对要赶在李榷回来之前完成的。

    现在就是赌李榷会不会提前回来。

    黄瑞捻着胡须,在地上来回踱步,朱业道:“黄兄,别转了,我都快被你转晕了。”

    其实此时黄瑞的心里活动非常剧烈,他想要修的可不仅仅是三条,而是四条!

    从魏州县城出城门,东西南北四个门,全都是这种平阔顺直的公路,真正的四通八达!

    这才是黄瑞的目的,现在已经修完了两条路,第一条路由于前期没有任何准备,一共用了十五,而第二条路有了足够的材料,只用了十,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假如李榷在二十之后回来,那么就足够完成两条路了。

    黄瑞盯着朱业道:“再干两条,你们都有功劳,不定能调离这里。”

    朱业吓了一跳:“两条?最快也要二十,现在距离州牧大人离开已经两个月零五了,他随时都可能回来啊。”

    黄瑞道:“那就先干一条再,十内,州牧大人未必回来。”

    朱业本来不想赌,可是听黄瑞一能调离此处,也是心思活泛了起来。

    如果能离开这个又穷又偏的魏州,去往其他富庶的州府,比如襄阳府,另外南阳郡的上一级邓州可还没有州牧呢,听朝廷里为了争这个州牧都快打起来了。

    想想美好的未来,朱业一咬牙道:“拼了!那就再干一条!”

    “不过如果还没干完,州牧大人就带着京城里的高官回来了,那编好的几年时间修路的话可就被戳破了,到那时,州牧大人一个不高兴,你们现在这点功劳可就都没了。”

    朱业得没错,如果保证现在的两条路,李榷回来之后,一顿夸奖是少不聊,不定在功劳簿上还能分点功劳。

    至少朝廷每次磨勘,州牧大人那里不会坏话的。

    可如果修第三条路,如果没修完就撞上了州牧大人,那前两条路的功劳就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