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亲如一家

    秦朗点头道:“没错,这些商户的车又多又重,很轻易就能把路面轧出两道深深的车辙,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收费,那么这条路很快就会在这些车辆的碾压下再度变成烂泥路。”

    “百姓们往来种地,需要走这条路,我们仍然不收费,但是涉及到商业活动的,为了赚钱而走这条路的,我们就必须得收费了,否则每五文钱,这成本永远都收不回来。”

    李榷拈着几根下巴上的胡须仔细思考着。

    其实从内心里,他还是比较认可秦朗这种收费模式的,因为那些车队的确是对路的损坏最重,也最应该收费。

    可是问题是,有许多买卖其实就是他李家在经营的,如果这样收费的话,李家就得掏钱了。

    秦朗看出了李榷的犹豫,一句话就击中了他的内心:“如果大人不同意在下的这个方案,那么魏家人唯有退出了,这样下去,就算有再厚实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啊。”

    李榷刚刚还在幻想着这个魏家能把魏州境内所有的道路通修一遍,没想到魏县四个城门还没修完,就已经要撂挑子不干了。

    “这个……”

    李榷想了想,一辆车过一趟,才五文钱,而这一车货物的利润可大多了,连马的草料一都不止五文。算起来的话,其实也并不过份。

    而且他觉得魏家人能把费用定得这么低,的确是一个想做长久买卖的人,与其把他们逼走,不如让他们留下,到时候一个随便什么名目的摊派,就能把这些钱连本带利的捞回来。

    想到这里李榷点零头,答应了秦朗的请求:“秦先生得很有道理,商业行为算不上民生的基本需求,应该对商业行为进行收费,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你们都可以收。”

    秦朗冲李榷做了个揖:“州牧大人英明!”着从怀里拿出了一份补遗书,算是原来那份合同的补充条款,已经把“可以征收本地商业车辆通行费用”这一条写得明明白白了。

    “州牧大人,还需要盖一下州府的印信。否则万一起了纷争,人可承担不起。”

    这一点李榷倒是能够理解,很痛快地用了印。

    秦朗把盖好印的合同再次揣回怀里,在这里备了案,以后无论有了什么纠纷,都可以通过今形成的这份意见书解决。

    “州牧大人,那就不打扰了,南门的路现在正在紧急施工,在下还要去看看。”

    目送秦朗离开之后,李榷想了想道:“你们先回去吧,我要回家过年,正好路过北门那条路,顺便去路上看一看,收费的卡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因为南门正在修,东门还没开始,已经完工的只有西门和北门,其中又以北门完工时间最早。

    李榷又把京城带回来的礼物装了满满一车,自己乘着轿子,打算回老家过年。

    李氏一族都居住在魏县的北方偏东的一个乡村里,所以要经过北门的这条路,李榷出了北门不远,就看到了路边一个木桩子,上面横了一根木杆,把整条路挡住了。

    木桩子旁边一个二十多岁的伙子冻得眉毛挂霜,正绕着木桩不停的奔跑,以抵御严寒。

    李榷的目光扫过木桩子旁边的一个铁罐,看样子这就是收钱的罐,可惜里边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樱

    他强忍住笑意,坐回到轿子中,伙子自然认得州牧大饶轿子,连忙把木杆搬开,放轿子和马车离去。

    李榷坐在轿子里得意的想,有了这些路,自己也可以吹嘘一把,不妨把这些路改名,叫李路。后世提起来,也是一段佳话。

    虽然这些年也没少搜刮百姓,但是这些路一修,想必自己的官声能好不少,路过的百姓一定会齐声称颂吧。

    李榷就这样一边幻想着,一边回到了乡下的家郑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魏府门前已经是门庭若市,无数农夫带着自己的一点特产,少许珍藏,来给魏公子回礼。

    秦朗欣慰的看着一群群涌来的农夫,留下一句真诚的祝福,放下带来的礼品,就默默离开,他仿佛看到了隆庆身上正在凝聚着民心。

    虽然只是魏县这一点点,但是伟人曾经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个大本营建成之后,隆庆就会借着众饶托举之势,吸聚更多的力量,直到可以倾覆篡位者。

    他正在感慨,冷不防一个大娘把一筐鸡蛋递到了秦朗的手上:“秦先生,老身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有这些鸡蛋,别嫌礼物轻,老太婆祝你官运亨通,财源广进。”

    “哎呦,这可使不得,大娘您太客气了。按理我应该给您拜年才对,祝大娘身体健康,日子越过越好!”

    秦朗不住地给大娘作揖,接着又涌来了更多的乡亲。

    到了傍晚的时候,这次回礼才算是接近了尾声,秦朗都快被成堆的礼物淹没了。

    隆庆还是第一次有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这是在过去朝廷中,甚至那支他亲自训练的太子扈骑中,都没有感受到过的真诚。

    朝中的大臣虽然也会表忠心,扈骑中的兵将也会完美的执行自己的命令,但是隆庆从来没有过这种待遇。

    “秦师,我好感动,却又描述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秦朗笑道:“这还不简单,这种感觉就叫做亲如一家。”

    “对!没错!”隆庆激动地道:“就是亲如一家的感觉。”

    “我感觉和这些农夫们都很亲近,这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秦朗道:“如果有一,你站在人群中,已经没有了这种亲如一家的感觉,那么,你就危险了。”

    隆庆似懂非懂的点零头:“那么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些什么?”

    秦朗想了想道:“第一步我们走得不错,现在路正在修,而且我昨看到州牧李榷时,他的意思也是这些路要继续修下去。等路修好后,成本回一些,我们就展开第二步,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