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9章 生命起源的另类假设

    陆平在带回的一份样品中,发现了一种简并离子态的类似晶体结构。

    陆平对这种晶体检测之后发现,它的内部拥有类似人类dNA的双螺旋结构。

    晶体可以通过潜入两个相同的螺旋来进行繁殖,在其结构上留下疑似记忆标记。

    螺旋的直径变化以及不同的排列次序,可以在两个晶体中进行复制,形成一种类似遗传编码的形式。

    这些螺旋结构甚至还出现了进化的特征。

    在短暂的几观察中发现,这些螺旋结构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一些较弱的结构会分解和消失,而遗传下来的结构则变得更加稳定和坚固。

    他们可以繁殖,传递遗传基因,进化并死亡。

    这种简并离子态晶体双螺旋结构,具备了活性生物细胞的基本特征。

    如果这种发现不是巧合,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地球最初的碳基生命,极有可能是由类似的等离子体生命与有机分子结合,从而形成了后来的碳基生命。

    而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体内的电信号控制,明这种等离子体至今还广泛存在,而且极有可能与人类是同生关系。

    注意,不是寄生,也不是共生,而是同生关系。

    这不由得让路平想起了欧若拉对自己检测的结论,其中有一条陆平一直没搞明白:起源者基因序列(自变体)、隐性寄生能量体感染者。

    自己是隐性寄生能量体感染者,自己身为纯粹的碳基生物,为什么会被能量体寄生感染?

    难不成是因为人类体内本身就有能量体生命,或者人类自身本就是能量体生命!

    只是为了适应地球的环境,才进化出了一副血肉躯壳?

    如果真是这样,就相当于找到了异化之灾的根本原因。这是源于能量体生命层面的感染,以常规的碳基生物学根本无法解释。

    可以将异化之灾的源头看做是一种生物病毒,但这个病毒是针对能量体的能量体病毒。

    要想验证这个猜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在样品中的发现并非巧合或者误差造成。

    异化之灾影响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尤其对于陆平这样存活至今的旧人类来,简直就是一块心病。

    如今眼看就要找到异化之灾的根源,陆平的内心十分复杂,当然更多的还是激动。

    当舰队再次靠近玛士撒拉以后,无数的水滴飞行器犹如离巢的蜂群脱离了舰队,向着玛士撒拉的各个方位飞去。

    为了验证自己的发现和猜想,陆平这次要进行大量的采样工作。

    为了存放大量的样品,陆平就近找了一个岩质星球,将其迁徙到玛士撒拉外围,开始在上面进行改造工作。

    一个月后,荒芜的行星上第一座实验室拔地而起。随后大量的水滴飞行器也开始陆续返回。

    实验室就像一个巨大的金属蜂巢,水滴返回之后将样品放入专用的装置,再次离巢而去。

    在这些样品之中,陆平再次发现了相同的简并态离子晶体,这无疑明了陆平的发现并非巧合。

    那他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

    这些晶体结构是能量态生命,因为他们是在白矮星上诞生的,所以是简并态的。

    那如果换成地球初期的环境,应该就是等离子态的。

    陆平自己不是生命科学的权威,他只有这些年积累的一些生命科学的常识。

    到底是不是如自己所想,还需要专家的科学论证。

    陆平将自己的发现整理了一番,发回了ctSA设立的生命科学院。生命科学院这些年主要都是在优化基因药剂,相信这次的发现也有助于他们的研究。

    一之后,陆平收到了科学院的回复。

    科学院对于陆平的发现感到震惊,不过只凭资料很难做出结论,因此需要派出团队现场研究。

    团队从选拔人手,再经过一系列内部程序,在跨越一万光年赶到现场,至少也得三年半的时间。

    不过考虑到此事的重要性,陆平决定还是在这里继续等待。至于探索代理人大本营,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他按照科学院的建议,先在那颗行星上帮助科学院建造实验室。

    至于玛士撒拉星球,科学院建议他暂时停止取样工作,以免破坏了这些简并态生命的栖居环境,从而造成未知的后果。

    对于科学院的建议,陆平欣然接受。

    建立实验室只需要把相关数据交给后土,然后由机械军团就地取材,根本不需要陆平去操心。

    而陆平在封存了取回的样品之后,将一部分飞船设定为了自动驾驶模式,向着自己的原定目标飞去。

    他本人暂时要留在这里,建造实验室的同时,还要保护玛士撒拉。

    借助即时通讯系统,陆平可以远程指挥舰队,先去往下一个星系进行数据收集。

    只要舰队离的不是太远,即便发生了意外,他这边也可以很快前去支援。

    三年多时间一晃而过,陆平仍旧在地球号上等待着科学院的团队到来。

    “陆平阁下,科学院的科考舰队离玛士撒拉,已经不到一千光年的距离了,咱们很快就能会面了。”

    与陆平通话的是生命科学院科考团的团长,而且还是陆平的熟人,雨星的首席生命科学家木龙巴。

    人类的休眠技术源于雨星文明,而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正是木龙巴。

    雨星文明在能量体感染事件中跑得快,存活的人口也多。而且还幸存着两位重量级的科学家,一个是木龙巴,另一人就是曰巴川。

    这两人现在是ctSA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实验物理学的领军人物。

    雨星文明以前被人类限制,所以在实验物理学方面至今还没有太大的建树。

    可是在对雨星文明放开科技封锁以后,木龙巴首先就在生命科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神鹰壹号基因药剂的成功,主要还是归功于这位老人。

    当然,得益于基因药剂,这位老人如今也已经重返青春了。不出意外的话,少还能活个千儿八百年的。

    陆平与对方也不算陌生,可对方每次见他开口闭口都是‘陆平阁下!’

    显然还是因为陆平当年敲诈了他们的科技,至今还与陆平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没有深交。一切都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哎呀,老木啊,咱都认识300多年了,不用这么客气。”陆平想借着这次机会,消除一下双方的隔阂。

    “陆平阁下,您是ctSA的创始人之一,又是联盟探索星际的先驱者,当年在雨星文明最艰难的时候,还给雨星文明提供了栖息地。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对您保持一份敬畏之心。”木龙巴一副知识分子的态度。

    “好吧,那我就在这边恭迎你和科学院的专家们,咱们见面再详聊!”

    陆平听不出来对方的是真心话,还是故意拿这话磕碜自己,只好主动结束了通讯。

    “到时见!”

    又过了四个月,地球号监测到玛士撒拉星的外太空,出现了强烈的空间波动。

    “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