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划二郡,曹操求情

    “哈哈,妙计,妙计!”

    马超醒悟,赵昂给他出的主意,的确可以提高苏则的忠诚度。

    马超表苏则出任武都太守,但苏则这人比较轴,马超估计苏则上任后,对自己的态度是同僚,最多带几分感激。

    而马超想要的,是让苏则臣服。

    赵昂建议马超上表朝廷,把原本归属于益州的武都、阴平二郡划入凉州管辖。

    如此就从行政层面,把苏则划入马超麾下。

    苏则即便不愿意将马超视为主公,可若武都划入凉州区划,那马超在名义和实质上都将是苏则的上官。

    这样的做法有点耍无赖,但马超要的是有人帮他看住南边门户。

    征讨袁绍在即,马超觉得有必要防一手汉中的张鲁。

    就算张鲁不捣乱,他也需要有人帮他坐镇武都和阴平,因为武都和阴平的大山里居住着许多氐羌部落,数量以万计。

    马超当然可以只凭威望就震慑住氐羌,但他更希望能实控这些地盘。

    两郡的郡守人选他已确定。

    武都交由苏则坐镇。

    阴平则会交给陇西太守马磾。

    二人一文一武,应该足以镇住凉州南大门,也能处理好氐羌关系。

    顺便,马超还能把陇西太守的位置空出来,让比马磾更擅长文治的薛夏上任。

    从马超的人事调动可以看出,他准备把土地相对肥沃的汉阳、陇西、金城三郡作为核心发展区。

    武都和阴平作为南大门,河西四郡作为北大门,西平郡作为西大门,为陇右三郡的渭河谷地、洮水谷地、湟水谷地营造出稳定的发展环境。

    经过赵昂提点,马超当即上表朝廷。

    为求稳妥,马超决定在扶风逗留一段时间,等朝廷的回复到了再走。

    七天后,天子没有拒绝马超的请求。

    朝廷正式将武都、阴平二郡划归凉州!

    有朝廷背书,马超当即召来苏则,把朝廷文书交给苏则看。

    苏则见状,只能无奈把自己的名字署在马超的官牒上。

    有“策名委质”这一流程做保证,马超终于可以放心地让苏则去武都郡上任。

    策名委质,代表苏则成为马超的下属。只要事情传开,即便苏则本心不愿侍奉马超,朝野也会认定他就是马超的人。

    将来要是苏则背叛马超,就算他是为朝廷背叛马超,那也有可能遭人唾弃。

    谁叫东汉政坛流行“二君制”呢。

    天子是君,上官也是君。

    武都如果不归凉州管辖,就算苏则是马超推举的,将来二人产生矛盾,苏则也有理由。

    可如今武都划入凉州,苏则就别想反叛了。

    确保苏则忠诚后,马超正欲上路。

    长安又传来消息,原来是钟繇派人来给曹操做说客!

    扶风郿县,钟繇任命的新任扶风太守——张时,在郿县和马超会面。

    张时跟马超有过数面之缘。

    讨伐李傕时,张时曾代表钟繇,监督段煨、马超的军队,双方之间还起过冲突!

    后来关中平定,钟繇表举张时出任并州刺史,可惜河东王邑、并州高干屯兵蒲坂,不让张时上任。

    可怜的张时做不了并州刺史,钟繇便让他来接替严象,出任扶风太守。

    在马超眼里,这位属于是老倒霉蛋了。

    张时见到马超,态度表现得很谦卑,没了李傕讨伐战时身为钟繇喉舌的狂傲。

    马超不是小心眼,无意追究张时当年的冒犯。

    他对张时说:“太守,钟公让你来,除了替曹操说情,还有别的事吗?”

    张时拱手:“君侯,钟公只让我办这一件事。”

    马超点头,仔细阅读信件。

    钟繇在信中说,曹操想先支付一半军粮,等秋收后再付另一半。

    算下来,马超只能暂时得到5万石军粮。

    但比起能到手多少军粮,马超还从曹操的提议里,察觉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曹操很可能不会按照朝廷约定的时间,对袁绍发动攻势!

    这条隐藏的讯息,更让马超警觉!

    曹操如果延迟出兵,那战争初期,袁绍将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河内和河东战场!

    这意味着,朝廷和马超的压力将骤增!

    进一步思考,如果袁绍把精力集中在并州,那么等到曹操发兵时,曹操是不是比朝廷、比马超,更容易摘取胜利果实呢?!

    曹操离袁绍的大本营可更近啊!

    通过曹操分期交付军粮,马超察觉到曹老板的打算。

    好一个曹孟德啊!

    马超在内心感慨,同时抬眼看向张时。对方眼观鼻鼻观心,完全没意识到事情真相。

    他用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案几。

    张时看过来,发现马超在沉思。

    张时劝说马超:“君侯,中原战乱方息,民生凋敝,张时以为君侯应该体谅当地百姓,延缓则个亦无妨。”

    马超笑笑,他倒真不在意曹操分期支付。

    他更在意怎么才能在曹操延迟出兵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战果。

    马超说:“太守请先下去歇息,这事容本牧考虑考虑。晚些给你和钟公一个答复。”

    张时点头,躬身退出茶房。

    等张时走后,马超召来赵昂,将自己察觉到的信息分享给赵昂。

    同时,马超还告诉赵昂,他现在有两个想法。

    一,是和曹操一样,也延缓出兵时间,让朝廷的军队完全成为牺牲品!

    赵昂听后,立马表示不妥!

    赵昂为马超分析道:“明公,朝廷的军队战力低下,难以和袁绍的军队抗衡。若您和曹孟德都按兵不动,朝廷绝对无法独自和袁绍大军抗衡!”

    “一旦朝廷战败,必定挫伤军心。更可怕的是,袁绍一旦看破关中虚实,冀州数十万兵马,顷刻间就将渡过黄河啊!”

    马超点头赞同,赵昂说的没错,朝廷绝不是袁绍的对手。

    如果汉军在河内溃败,袁绍马上就能渡过孟津,围攻雒阳。

    天子要是落入袁绍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以汝南袁氏的威望,再加上“挟天子”的加成,全天下的士人恐怕都会前往河北!

    相比匡扶汉室,世家豪强们可能更愿意,推一个完全代表士人阶级利益的人上台。

    而这个人,自然是袁绍无疑。

    到时就算马超、曹操等军阀再牛,失去士人阶级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战胜袁绍!

    唯物史观下,谁掌握先进生产力,谁就能主宰天下。

    而封建社会中,世家豪强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历朝历代的开创者,都必须跟士人合作,就连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马超想明白学曹操按兵不动的后果,立马就将这招臭棋从脑海拿掉。

    赵昂问道:“明公,您的第二策,是什么呢?”

    马超嘴角弧起。

    即便不问赵昂,他也已经确定,只有第二策,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这第二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