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0章 唐军人人愿死战

    剩下的人在疲惫中收拾营地,把吐蕃人收集的柴火全部点燃。

    夜幕降临之后,熊熊篝火照耀在周围白雪之间。

    周围的温度上升了许多,那些躺在雪地里睡着的人,被安排下来。

    吐蕃人的军粮也被取出来。

    唐军饱餐了一顿。

    为了防止吐蕃人杀回来,唐军安排人整夜换防巡视。

    天圣元年二月初三,兵部尚书王忠嗣临危受命,于叠州常芬县羌水附近大破三万吐蕃精锐。

    叠州之战的背景是安史之乱中陇右精锐九成被抽走,埋葬在灵宝,陇右空虚,吐蕃人趁机东进。

    从北线的鄯州到南线的叠州,延绵六百多里的陇右防线,在吐蕃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下,几乎要崩溃。

    无论是封常清临时集结的军民,还是安思顺从朔方调集的兵马过来,在双方大规模的交战中,都没能真正阻止吐蕃人的步伐。

    直到王宗嗣抵达陇右,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绕道突袭了南线战场的吐蕃主力,一战击败吐蕃名将达扎路恭。

    常芬之战,挽回了大唐在西线的颓败局势。

    但此时的后方却还并不知道捷报。

    二月初四,更多军民抵达渭州,想要加入王忠嗣麾下抗击吐蕃人。

    渭州城外已经云集万人,他们慕名而来。

    要求进入城中,发放补给,拿到军备,并且希望渭州能快速组建兵马反击。

    其中有一个从叠州败退回来的叫刘济的校尉带着他的人在城外激动地大声喊道:“我们是叠州兵马,我们与主力走散,我们不是逃兵,我们正在寻找主力!”

    城头的守卫大声喊道:“刺史有令,非常时机,有吐蕃细作潜入,没有文牒,谁也不准进!”

    “我们不是逃兵!”刘济大声喊道,他双眼布满血丝,面色冻得发乌,声音也变得沙哑,“我们是陇右叠州边军!我们遭遇了敌人的突袭,敌人正在占领我们的防线,我们需要增援!我们需要增援!”

    但上面的人却没有再回应他们。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渭州襄武城下。

    他们是河州、洮州、叠州等地溃败过来的军和民。

    “我们要见王帅!”

    有人开始大声呼喊。

    “我们要见王帅!我们是当年跟随王帅一起打吐蕃人的陇右老兵,我们只是战败,我们没有投降!”

    “吐蕃人已经突破边境防线,我们必须见到王帅!我们必须立刻重振旗鼓!”

    风雪中,一个又一个边军士兵,带着满腔热情,穿越冰山,走过雪原,来到了这里。

    但城门却丝毫没有打开的迹象。

    “刘公!刘公!”渭州长史乔元急匆匆走进刺史的衙署,“外面的人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了,都要求见到王帅!”

    刘清立刻头疼起来:“可是王帅根本就不在渭州。”

    “但现在都以为王帅在渭州!”乔元说道,“您还是出去解释一下吧,不然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若那些人都冻死在外面,朝廷问责起来,就麻烦了!”

    刘清立刻披上外衣,抵达城楼。

    “我是渭州刺史刘清!”

    下面的人一听说是渭州刺史出来了,更加激动。

    “我们是洮州神策军,我们……洮州已经失守,我们是来请求支援的!敌人正在穿过洮州,向岷州进发!我们需要支援!我们能赢!”

    站在城头的刘清叹了口气,看着这么多双充满期盼的眼神,他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们王忠嗣不在渭州。

    “命人送一些军粮出城。”刘清对乔元说了一句。

    “可是城中粮食已经不多……”

    “朝廷不是说已经在补给了么?”

    “朝廷多次说在补给,但每次都会出问题,这您是知道的。”

    “王帅数日前到咱们这里的时候说,朝廷的补给一定会到,当今陛下是一位亲自带兵打败过叛军的人,他比谁都清楚军粮对我们的重要,王帅说朝廷的补给会按时到,就会按时到,我们连他不都信了,我们还能信谁!”

    “刘公,前线节节溃败,吐蕃人来势汹汹……”

    “仗打到这个份上,就不要再说了!去调粮!吃完这一顿,如果王帅还没有传来消息,我们就集结这些兵马,前去叠州!他们都没有放弃,我们更不能放弃啊!”

    乔元做了一个叉手礼,说道:“好,下官这就去安排。”

    “刘公!请王帅出来见我们吧!我们随时可以再返回战场!我们还能再跟吐蕃人打!”

    “刘刺史!”一个穿着单薄麻衣的男子突然跪在雪地里,大声喊道,“前线急需增援!我们需要王帅!”

    刘清死死握住拳头,他很想说出来,但他不能。

    更多人跪在了雪地里。

    安史之乱消耗了大唐,正史上,吐蕃人多次击穿陇右防线,占据了陇右、河西等地,彻底隔绝长安和西域。

    甚至在唐德宗年间,双方谈判失败后,吐蕃人俘虏了一万多唐军回吐蕃,发配为奴。

    在离开之前,吐蕃人允许他们朝东面跪拜,与自己的家园告别。

    数百人痛哭到晕厥,还有许多人跳崖自尽。

    那是最悲壮屈辱的时刻。

    那段历史离天宝哥舒翰扩边也就才二十年。

    是风云际会的大时代,这个世界性大帝国衰落的一个缩影。

    甚至大唐最后一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郭昕在西域与长安断联后,依旧带领那支唐军,在西域孤守了四十几年。

    已经到了人尽白发的地步。

    这说明了,在安史之乱的这段历史前后,陇右和西域的兵马,对大唐的归属感都极高。

    有很多人愿意献出生命去和敌人死战。

    就像此时襄武城下这些人一样。

    他们只是缺乏前线统一的调度和后方持续的补给。

    刘清回过头,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他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渭州的西面还有岷州,安思顺的兵马退守到岷州,镇守岷州。

    可是自从陇右精锐东去之后,防线脆弱不堪,他知道,渭州是陇西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一旦敌人攻破渭州,进入天水,便可以顺着陇道在数日之内进入关中平原。

    那将是大唐的灾难。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道声音:“叠州大捷!叠州大捷!”

    那声音在风雪中,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