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1章 陇右新局

    人群忍不住为那几匹马让开了一条笔直的道路。

    无数双饱含悲愤的双眼,惊诧地看着这边。

    传令兵疾驰到城下,大声道:“叠州大捷,我军斩首六千,击溃吐蕃主力!王帅命渭州刺史刘清立刻召集各路军民,西进岷州,听候安思顺节制!”

    他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顿时高呼:“王帅在叠州!王帅在叠州!”

    “王师大捷!”

    城头的刘清和乔元听到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立刻召集渭州兵马西进!”刘清激动道,“我们要开始反攻了!”

    这个消息如同洪流一样,在渭州、宕州、岷州等地传开,也很快传到已经失守的洮州。

    此时从洮州崩散往岷州的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低沉、狼狈的唐军。

    他们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跋涉。

    吐蕃大军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击垮了大唐在陇右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线,无数人前赴后继,依然没能挡住吐蕃人的铁蹄。

    甚至有人绝望地高呼:“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当绝望和无助蔓延大半个陇右的时候,叠州大捷的消息,无疑如同一阵狂风,所到之处,将所有的颓废一扫而空。

    连在岷州的安思顺听闻后,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还在河州苦苦防御吐蕃人进攻的哥舒翰听到这个消息,腰不酸腿不疼了,一口气可以来好几次了呢!

    数日之后,刘清在渭州集结了两万兵马。

    他在刺骨的冰雪中,对那些溃散到渭州的大唐边军说道:“我们反攻的时候到了!”

    那些溃败下来的人开始重新集结,组成新的力量,向西面的岷州推进。

    一支军队打败仗并不可怕。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如果一支军队能在溃败后短时间内重新集结起来,那这支军队一样是一支强悍的军队。

    这时候的唐军尚在巅峰时刻。

    虽然经历了去年的叛乱,经历了吐蕃人的进攻,但那股气还在。

    二月初六,渭州兵马抵达岷州后,被安思顺收编,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

    也是在这一天,洮州吐蕃主将多吉得知了叠州达扎路恭部兵败的消息,多吉顿时惊恐害怕起来。

    达扎路恭是吐蕃大军的二把手,是南部战线的最高指挥,所率部是仅次于北线尚杰息的精锐。

    他的战败,对整个南线的影响是巨大的。

    设想一下,唐军在去年的中原战线中,颜真卿的全面溃败,是什么后果?

    也是在二月初六,溃败的达扎路恭抵达洮州,进入多吉的营帐。

    他接管了多吉部。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停止对岷州的进攻,将兵力全部聚集到洮州,形成定点的防御之势。

    并且亲自向尚杰息写信陈述此次的战败,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作战部署计划。

    洮州位于叠州的正北面,位于岷州的正西面。

    唐军夺回叠州战线后,与岷州一起,对洮州吐蕃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这个时候,撤回攻打岷州的吐蕃军无疑是明智的,否则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他还向尚杰息严肃表达了王忠嗣抵达陇右后唐军行动上的变化。

    并且告诉尚杰息,王忠嗣的回来,预示着唐军正在往陇右战线增加资源。

    战局很可能进入僵持状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正如达扎路恭所料,王忠嗣安排刘清集结渭州兵马进入岷州归入安思顺麾下,就是为了遏制住洮州吐蕃军。

    李倓交给王忠嗣的第一个阶段的任务不是彻底击败吐蕃军,那不是现实。

    不现实的目的执行下去,容易崩盘。

    第一个阶段,只需要遏制住吐蕃人东进的步伐就可以了。

    至于下一步,就是后勤的源源不断。

    只要将有利地形占据后,用资源就能堆得吐蕃人应接不暇。

    四月初七,身在河州战线的吐蕃主帅尚杰息正准备增加兵力围攻哥舒翰所在的镇西军,却突然接到了达扎路恭的信。

    这一路吐蕃大军在击溃大唐鄯州防线后,几乎一路摧枯拉朽般抵达河州。

    如果不是哥舒翰临时抵达河州,河州防线支撑不到现在。

    饶是有哥舒翰坐镇,缺乏后勤的唐军也苦不堪言。

    年前李倓又及时调来了安思顺,才逼迫尚杰息分兵南下攻打洮州和叠州。

    为此,吐蕃大军战线被拉长,战力被摊薄。

    原本尚杰息以为即便兵力分散,也足以在数月之内拿下河陇地区。

    却没想到,哥舒翰来了,又来安思顺,安思顺来了又来王忠嗣。

    不不!最开始来的是封常清!

    他妈的!

    大唐皇帝是一个又一个的名将往陇右堆啊!

    最后堆出了个王炸!

    对待眼前的局面,尚杰息除了把达扎路恭批评一顿,然后叮嘱他守住洮州战线以外,也不能再做什么了。

    毕竟达扎路恭的地位极高,而且鼎力支持他。

    这么说吧,如果尚杰息相当于王忠嗣的位置,那达扎路恭就相当于哥舒翰的位置。

    都算是吐蕃名将。

    甚至达扎路恭在军事层面比尚杰息还要高一成。

    当然,除了批评,尚杰息也接受了达扎路恭的建议,并且叮嘱他,对洮州展开保守战术,稳住当前大局。

    尚杰息这么做也有他的政治考虑,吐蕃国内的政治并不稳定。

    末·东则布、朗·迈色这两个人是吐蕃权臣,他们与尚杰息和达扎路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也是赤德祖赞扶持起来专门制衡前线将领的。

    陇右局势因为叠州大捷而发生变化,这无疑为李倓赢得了充分的战略缓冲空间。

    四月初八一大早,天刚刚亮不久,宵禁刚解除,捷报就抵达了长安,传令兵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奔往大明宫。

    “西线捷报,王尚书于叠州打败吐蕃军!”

    这个时候,李倓恰好在见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刘晏!

    刘晏是他从扬州召回来的。

    去年的平叛,长安粮食调度就是刘晏在江东一手操办的。

    这是李倓手中最杰出的财政大臣、吏治能手。

    可以说,刘晏就相当于一台算力极其可怕的机器,他能快速处理浩瀚如海的公文,也能清理繁琐复杂的账本。

    李倓急着调他回来,就是组织河北、陇右的后勤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