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四 惊鸿(七)

    我先是下意识地将肩头往上一缩,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了,把封面一合,回答道:“看,看书啊——”

    她倒像是很有好奇心的样子,稍稍弯下腰,伸出左手,要把那封面向上抬一抬,以便看清楚那封面上的几个大字。

    幽香,淡淡的幽香,就像走在山路上所闻到的第一缕花香似的。与此同时,她的手指外侧,与我拿着书的右手碰了一下。电流,瞬间从我的手背,传到了心口。“哦,是《唐诗三百首》——”这样说着,她回复到了笔直站立的姿势。

    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我现在翻阅的是这一部妇孺皆知的《唐诗三百首》,不至于影响自己的形象。看来,对于书籍的选择,也还是有讲究的。这样想着,我一时忘了接过她的话语。

    “哦,我发现,”大概是看到我有点窘,她微笑着继续说道,“你,你很爱看书的。”

    我淡淡一笑:“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随便翻翻——”

    “博览群书,也是好的。”她这样说着。

    “打发,打发一下时光而已。”我这样回答道。

    她噗嗤一笑:“小小年纪,就想着怎样打发时光——”

    “哦,”我斟酌起字句来,“我是说,如果不看书,也会把时间消磨在别的方面——”

    “嗯,看书,需要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就会有所收获的。”

    “收获,自然会有一点的。总不至于是,是唱月亮光——”

    “哦,我以为你想说水过鸭背呢?”

    “意思,也差不多的——”

    “嗯,同一件事情,同一种情况,有不同的说法——”

    就这样,两个人闲聊起来了。

    再过了一会儿,看了看那大门口之后,她这样说道:“我,我还有一点事情,要先走一步了。你,你继续看?”

    她的神情,居然带着一丝歉意:影响你看书了,真不好意思。

    其实,如果能够跟她多聊上几句,少看,甚至是不看书,又有何妨呢?

    她向书店门口走去;我,无心再看什么书,只是默默地看着她。

    走出门口之际,她没有回头。

    我很希望她回头,于是就多看了那大门口几眼。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尽管目光依然停留在书页上,那种风行水上的感觉,却找不到了。

    再过一阵子,那曾让我神清气爽的幽香,也慢慢淡去,以至于再也嗅不到了。这样说来,那幽香,的确是随她而来的。

    哦,好些日子过去了。这个冬日午后,这么冷的,她还会来吗?

    从我的角度说,自然希望她来。怎么说呢,独自,的确可以让我长一点见识,也会找到某种精神上的慰藉。只是,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毕竟是太寂寞了,于是,我就想着有一个人陪伴着我。“红袖添香夜读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哦,我甚至还希望,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起读书,然后能够交流一下,共同提高。

    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年纪要小一些;然而,我也多次这样想:以后那些做学生的日子里,如果一直都能够跟美女同桌在一起,那该多好!

    只是,好景不长,既然我的美女同桌未能够到拉保读书,那曾经的心愿,就成了一场梦。

    于是,这几个月里,另一个梦想,也小草般萌发了:既然当初的美女同桌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在我的初中同学里,会不会有类似的一个人呢?本来,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然而,这样一个人,毕竟还是出现了。

    她,就是梅玲玲。

    不过,她是隔壁班的。

    隔了一个班级,能够和她说上几句话的机会,自然就少得可怜了。好在,她家就在书店对面,我可以有所期待。于是,这个寒冷的冬日午后,这一路上,我就不时想起她来。其实,也不知是一路上,进到这书店里,少说也有二三十分钟了,手中的这本书,我又翻看过几页呢?哦,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其实说的是,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去做;要不然,时过境迁之后,就会懊恼、后悔的!

    跟美女同桌在一起的时候,我虚度了太多的光阴,于是,我一直在郁闷、后悔。

    过去的事情,自然只能让它过去了。问题是,对于梅玲玲,就算我有此心,又会有多少把握呢?

    哦,上一次她为什么急着要离开呢?仅仅因为有“事情”吗?如果她对我没有足够的兴趣,那又如何呢?我,是不是很可笑呢?这一厢情愿的美梦,还要继续往下做吗?做梦,不见得就有多可笑?如果连梦都不敢做,不是更可笑吗?梦,尽管虚无缥缈,毕竟还是存在你心间的;而如果连梦都没有,那就只能是一片荒芜的原野了。是啊,只要想起她,至少,身上就没那么冷了。热气,首先来自心底。哦,我“想”什么,别人未必就能够知晓;从这个角度看,梦想,倒是最自由、最怡然自得、最无拘无束的事情了。如果只是“想”,其实并没有是非对错、得失成败之分。再说,如果你不想这件事情,心里空荡荡的,无聊之际,有意无意之中,你就会去想另外一件事情。除非是入眠了,要不然,我的这颗心,是停不下来,静不下来的。人的心,就像,就像......一番信马由缰之后,梁浩轩暗暗地吸了一口气,决定继续翻阅一下手中的这一本《红楼梦诗词选》。一番之下,他的目光,停下来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低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

    “浩轩啊,”又是一个声音响起,“这么入迷的,又在看什么书呢?”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后,梁浩轩下意识地将那原本是翻开的书页一合,紧接着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