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十二 萍水(二十一)

    到了寺庙大门口之后,小余背对着庙门,望向梁浩轩。

    梁浩轩避开对方的目光,接着将脸转向西北一侧。

    小余像是想起了什么,皱了皱眉头之后,转身到庙里烧香去了。

    这寺庙,由于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倒是颇为旺盛的。即使不看大殿内,单是大门口两侧的香炉盆,那缭绕着的烟雾,就足以让人看不清大殿内的香客。梁浩轩闲着无事,就一边打量着眼前的这一切,一边让自己的思绪,在烟雾之中飘飞着:这寺庙的大门口,大致上是向西的,大概,大概是为了面向西天的佛国净土?由于没能到殿里去,这寺庙里供奉的是什么佛或什么菩萨,我就不太清楚了。哦,记得《心经》的前面几句是: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人世间有“苦厄”,这不难理解。只是,该如何“度”呢?对于那些到寺庙里烧香的人来说,属于他度;也就是说,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神佛菩萨上。这种做法与想法,也可以理解。只是,前来求佛拜菩萨的人太多,佛与菩萨,心中是不是也有先后顺序呢?而如果以“心诚”为标准,那么,又该如何来衡量呢?从常理上说,富人能够用来烧香的钱,自然会多于普通人和穷人,那么,这样一来,又如何体现众生平等呢?

    其实,在我看来,佛教更看重的,是自度,也就是个人的领悟、觉悟与善行。这世上,真正理解佛教的人,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更多的人,有意无意之中,心存交易或交换的念头:我出钱积功德烧香,你保佑我。只是,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之中,又有多少善言善行呢?我,我想起了“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来了。哦,《心经》里说:

    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是啊,要做到“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又谈何容易?哦,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足够强大、坚韧,多半是没指望的了。佛国净土的境界,离普通人,多半是很远的?这样看来,提高自身的修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哦,我们总觉得,有文字的经卷,才是真经;然而,真正的经义,倒更应该是刻在心上的。

    哦,如果我到了庙里,在烧香拜佛的时候,我会求点什么呢?或者说,我会许下怎样的愿心呢?这几年的时间里,我最想解开的,应该是情缘之谜。只是,在我看来,这谜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揭开的。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我又隐隐的觉得,适当的留一点悬念,也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这样一来,我的脑子里,就有事情来想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今小余在庙里烧香,她的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呢?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是足够许愿的了。从这个角度看,她不想着去爬那座小有名气的大山,也不无道理。再过一阵子,当她从大殿里走出来......

    “哦,让你久等了——”小余的声音,传了过来。

    确实,是小余在向他走来。

    梁浩轩淡淡一笑:“我,我也只是在外面站了一阵子,东张西望了一番。”

    “哦,看出点什么来了呢?”小余接过他的话语。

    “只是,只是随意看看——”梁浩轩支吾道。

    “我,我的意思是,到什么地方走走,你想起来了吗?”小余这样问道。

    “我,我是外地人,这个,不太清楚——”

    凝视了对方一阵之后,小余这样说道:“你,你既然不知道,那,就由我来做主?”说着,她将目光转向了那东北方向。循着她的目光看去之时,梁浩轩发现,那一带,也不过是些连绵的群山而已。

    梁浩轩暗自思忖道:这样的方向,无疑是远离小冷及其女友的了。嗯,这样也好,双方都自有一片天地。

    “好,既然决定了,那就走——”凝视着小余,梁浩轩这样说道。